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感谢日本人帮助中国人首先接受社会主义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双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隋朝、唐朝起,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文化传输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起了积极推进作用.18世纪末,日本比中国先接受西洋思想文化的影响.1868年明治维新前后,先进的日本人开始用汉字的组合词或古汉语已有的词汇来翻译反映现代西欧思想文化的新名词.例如,本书书名所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这四个名词,首先都是日本人精心翻译的,到20世纪初才被中国人移植到中文书刊中来.中国人自己起先把流行于欧洲的社会主义一词,意译为“大同之议”、“贫富均财之说”、“安民之学”、“人群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6)
正任何一种生活习俗与生活态度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当代,"日厕"似乎成为日本的一个文化脸谱,成为日本标榜城市文明和产品人性化的一个符号。中国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一事炒热了"日厕文化"。中国游客归国后的最大感叹,往往都是日本的"逆天"厕所—无论在机场、商场,还是景区、旅店,几乎所有公厕都是一尘不染到令人惊叹。"日厕"这一日常生活细节,体现了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一种生活情趣对日本人而言,厕所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生理需要的场所,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更是附加了消费、享受、娱乐等功能和需求,需要得到身心  相似文献   

3.
相扑在日本     
森裕子 《南风窗》2008,(15):39-41
作为非西方体育文化内容之一的相扑,在今天的日本社会里如何生存与发展,值得正艰难探索民族体育项目未来的中国参考。2007年6月,据日本中央调查社的调查,日本人最喜欢的运动是棒球,接下来是足球,第三位是相扑,而在1995年之前的历次调查中,至少有一半人选择相扑为最喜欢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0):77-77
恐怕没有什么比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更加复杂、矛盾、难以表述了.提起日本人,大多数中国人的感觉都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3)
正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情况很复杂,这对政府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中国经济,从基本面来看,很像上世纪70年代经济中速发展时期的日本。而从广泛的全球化合作、资金的强流动性和一度快速上涨的房价等方面看,中国又很像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因此,很多人把现在的中国经济和当年的日本经济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南书房     
顾文豪 《南风窗》2011,(2):100-100
《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陈柔缙文梁旅珠图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本书还原日据时期的台湾世相人情,从政治、文化、经济,一直到饮食、建筑等细枝末节。台湾人对日本人是又恨又爱,其生活残痕也一直绵延在现今的生活中。多数人的生活,并非波澜壮阔,他们需要应付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记忆深处,有的尽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件衣服在风中飘曳的绰绰姿态,火车上日式便当的清甜爽口,味精从日本传到台湾后受追捧导致山寨产品辈出,这般微小的细节,都让人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7.
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二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后日本文化软实力构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逐步实施,摆脱了战争和侵略的形象,较好地应对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摩擦和各种威胁论,发达、环境友好、和平、民主、礼仪等词汇已经成为新的日本形象代名词。以软实力为主线,从公共外交视角剖析二战后日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战略,对于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美国犯罪学家索尔斯坦·塞林提出"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理论假设,在今天"地球村"和信息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理论光芒。塞林提出"初级文化冲突"与移民犯罪的关系,在来日中国人群体中是存在的,但表现形式与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描述的情况有所区别,具有一定的华人群体的特殊性。这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一般规范文化的冲突、法文化的冲突、歧视性文化,以及受日本社会环境影响的中国人原有规范文化的变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首个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日本印证了现代化成就的普适性。通过对技术转移实例的分析和对日本战前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观点的讨论,本文揭示了日本经验对日本技术的意义,介绍了"分支"和"层叠"两个技术发展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理论之中。文章认为,日本的案例揭示出:技术合理性是以各种复杂的方式与文化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技术概念全球化,而不再将其唯一地辨识为西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3)
正古代日本人的动物观,融入长久的国策。若论实施过近1200年的"肉食禁断"政策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制止了畜牧业带来的大规模森林草原化,让日本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至今。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同属东亚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民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其动物观,相对于人类和动物"差别主义"的西洋文化,日本人多持"平等主义"态度。日本在历史上实施过近1200年国家层面的"肉食禁断"政策("禁断"在日语中是指"绝对断绝、禁止"),更与世界上大部分民族不同。探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常常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环境阴暗面的衍生物。要遏制犯罪的蔓延,必须大力净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对人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作用,不可能是单一因素的结果。但是,在诸多因素中,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常常发生着深刻、明显的作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文化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矛盾 一定的社会有一定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也在发展变化着。社会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的社会化是指人获…  相似文献   

12.
日本民主党首次组阁执掌日本政权,必将给日本政治生态带来重要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政治制度的制约性、社会制度的稳定性、战略思维的传承性、战略文化的影响性和战略意愿的长期性,决定了日本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会以日本固有的战略追求为目标进行谋划。日本的基本社会形态和传统没有变,日本的经济结构和国际地位没有变,民主党很难背离日本的基本现实而采取过激的改革,只会依据自身理念进行一些策略性调整。民主党的对华政策趋于务实,但中日关系复杂、敏感和脆弱,冲突点多,处理难度大,不能期待昔日"蜜月期"的重现。由于民主党首度执政,受党内各种因素制约和自身经验以及民意影响,其内外政策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必须加以跟踪研究,从其调整中把握发展脉搏,切忌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3.
陶杰 《南风窗》2011,(7):98-98
日本菜少油,讲究包装修饰,低卡路里,近年成为伦敦、巴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时尚。当代欧美的饮食市场,日本菜、泰国菜和印度菜,把中国菜边缘化。日本海啸,新闻画面,几乎亡国。日本一旦垮亡,文化沉沦,幸好日本的卡拉OK早在港台地区发扬光大,香港人最舍不得的是日本菜,因为日本菜洁净而专业,外面的人模仿不来。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36个国家陷于饥荒。然而在北半球、欧美、日本、还有日渐崛起的中国和东南亚,食物消费浪费惊人。欧美酒店的自助餐,每天都要清倒数以吨计的剩余食物。  相似文献   

14.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东亚外交及其变化,从日本与中韩、日本与东盟、日本与湄公河地区5国、日本与越南的关系等角度,分析鸠山和菅直人两届政府的关于东亚合作的设想及其实施结果,考察其东亚外交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不同表现,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茶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通的一种饮料.由于各国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在饮茶习俗上也是呈现出多彩多姿、风格迥异的各种习俗. 日本:日本人对茶情有独钟.自茶从中国传入后,受到日本人的喜爱,并在日本生根、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种族和谐的新加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世界上极为复杂、多样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广阔的地区,除了地理构造的差异外,还表现为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东南亚国家大多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消除种族和宗教的矛盾,达到种族和宗教的和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新加坡可以说是东南亚国家中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典范.从人种上来看,新加坡国内有黄、棕、黑、白各色人种.新加坡总面积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1年),人口为326.32万(截至2000年6月),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的占1.4%.此外还有欧洲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犹太人、菲律宾人、泰国人以及缅甸人.语言有华语、闽粤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锡克教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宗教.大体上来讲,华人信仰佛教,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相似文献   

18.
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日本学派的文化视角乃一项特色,该学派认为,以"文化"而非"国家"为基础的理论更适合解释东亚国际关系,日本学者平野健一郎的国际文化论堪称个中翘楚。平野是当代日本国际文化研究的先驱,他把对满洲与东亚共同体研究提升到对国际关系的反省。平野首先检讨了文明与文化的差别,提出"文化触变"理论,强调对文化的抵抗,包括对外来文化内涵的抵抗与对外来文化团体的抵抗。平野的理论有助于反思日本学派"世界史立场"在当代日本知识界的意义。"世界史立场"在战时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基础,平野因而通过建构国际文化论,以批判与消解自文明开化以来日本国家概念所充斥的侵略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娘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儒家的战略文化是建立在“仁”、“礼”、“和”三个重要理念之上的。在此理念上体现的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看法,具有时间早、认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两个特点。这些理念也体现在被日本误解的中国人的“中华思想”和“民族主义”以及当前对日本的看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