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围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模糊现象在其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上均有体现,它在刻画人物形象、增强语言诙谐幽默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从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来研究《围城》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创作时间:2010年 《万水千山总是情》以中华风情、民族韵味为主线,全面呈现民族之多、中华之美。演出形式包括多种声乐及器乐表演形式,整台音乐会生动活波、梦幻朦胧,是一台充满少数民族瑰丽色彩的音乐会。  相似文献   

3.
刘绍卫 《今日广西》2007,(21):37-39
在20世纪90年代,我正在古都西安读大学,对广西文学的印象,似乎是朦胧的,在大学课堂发现广西文学只有陆地的《美丽的南方》、韦其麟的《百鸟衣》等零星的作品,其他的只剩下红遍中国的《刘三姐》电影了,以至于在《电影美学》课欣赏电影时发现《黄土地》竟然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时,心中自然有一份惊喜。毕业以后,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的春天,我在烟台海滨住了一阵子。一天黄昏散步,正是落日熔金时分,桔红色的夕阳、碧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间或飞来几只银色的海鸥……构成一幅即使莫奈或列维坦也勾勒不出的风景画。那是只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莫测才具有的色彩、美妙与威力。 我想:只有在这样的海边,才会涌现美丽的传说或故事,让人充满无尽的幻想、憧憬,常会给人意料不到的惊奇或喜悦,比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格林的《红帆》……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夏天,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珍品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我去观展。站在《安提比斯的园丁之屋》这幅画作跟前,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莫奈没有使用黑色,他用冷暖相间的鲜明的色彩重现明亮的阳光,使小屋、海水、空气、树木获得永恒的慰藉,这个印象派大师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有比白色更加耀眼夺目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闫变芳 《传承》2009,(14):142-143
《枯河》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虽不及"红高粱家族",但也不能遮蔽其自身的光芒,其中感觉描写与色彩运用是莫言作品的显著特色。《枯河》用美学的视角,从感觉心理、变异、色彩等方面,开掘这短短文字篇幅中亦真亦幻的感觉世界,体会主人公小虎一步步迈向死亡的心路历程,并唤起我们对于人性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7.
好听好看     
葫芦丝,云南特有的一种竹制乐器,主要流行于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葫芦丝用葫芦和竹子制作而成,音色类似云南的另一种竹管乐器──巴乌。《竹林深处》是云南傣族乐手眼德全演奏的葫芦丝音乐专集。其中不仅有云南傣族、景颇族、佤族、藏族等民族的乐曲,还有大家都很熟 悉的流行乐曲《月 朦胧,鸟朦胧》,新 疆民歌《掀起你的 盖头来》等。葫芦 丝音色柔美,富于 抒情色彩,加上限 德全技巧娴熟而 富于感情的演奏, 给人以宁静安谧 的音乐体验。 CD光盘《竹林 深处》由云南人民 出版社出版。 《开启心智的 金钥匙── 云…  相似文献   

8.
付邦明 《前沿》2012,(2):145-146
《基督山伯爵》是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繁荣时产生的一部作品,作品中,没有提到具体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只是为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本文将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对小说《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人性中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因素等进行分析,探究《基督山伯爵》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吴桐 《前沿》2014,(21):202-204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曾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风格奇特,内涵丰富。获奖之后,褒奖和非议都纷至沓来。一时间,其代表作炙手可热,以《钢琴教师》尤为热门。该小说用另类的笔触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是耶利内克有意识地进行叙事试验的成功尝试,饱有鲜明的女性色彩,是新女性文本的代表之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家、作品及其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总结出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试图传达的女性主义审美观念和价值,同时指出了阅读《钢琴教师》对女性读者的疗伤功能。  相似文献   

10.
《葡萄园·海边的梦》、《残缺者的情愫》、《朦胧岛》、《孔子传》、《中外名人家教》、《法律面前的微笑》……,这些文学作品和专业论著,并非出自名人大家之手,而是山东省龙口市党政机关的“才子”们近年撰写发表的部分作品。 在龙口市,各级党政干部潜心研读,著书立说,已渐成风习。 今年以来,龙口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中央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各类作品,足可开列一个长长的“清单”:市委书记于希信、市长张卫国站在全市工作的高度,撰写发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党委政府的宏观调控》、《大力培育社会主义的企业家群体》、《论  相似文献   

11.
柴静 《今日浙江》2008,(13):59-59
下午去看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 是美国人的收藏,作品不多,但雷诺阿,高更,凡·高,马蒂斯,都有一点。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新疆油画展,展出二百多件作品,新疆博览中心的两个宽敞展厅里掀动色彩的风暴,为边城迟来的春色提前写下绚烂的注脚。在这色彩风暴的抽打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幅油画,是名不见经传的锡伯族画家巴欣盛的作品《游移的文明》,主题是交河故城,色调是有差别的白。我第一眼见到,几乎脱口而出,立即为这幅作品改了一个我更喜欢的名  相似文献   

13.
《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记了》、《地下铁》、《森林唱游》、《蓝石头》……,随着一本本精美的绘本作品在大陆出版,台湾绘本画家几米的名字在大陆读者中已深入人心,拥有不少年轻的"粉丝"。新年来临之际,"几米星空特展"在北京时尚之地三里屯VILLAGE展出。这是几米首次在北京办展,展出60件绘本《星空》的原画作品及14位艺术家的跨界艺术品,给以青春、时尚著称的三里屯增添了些许文艺气息与梦幻色彩。  相似文献   

14.
论本雅明的灵韵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美国最大代表的弗里德里希·杰姆逊称为“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评论家之一”[1]的瓦尔特本雅明,以其机械复制艺术理论著称于世,他独创性地提出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分在于“灵韵”(Aura)的有无等观点。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于“灵韵”。但对这一重要概念,本雅明语焉未详,就像艺术“灵韵”自身特质一样模糊朦胧,迷离惝恍。在《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以下简称《作品》)一文中,本雅明对“灵韵”只作了两种描述性的定义,先就“历史事物(对象)”即艺术作品角度提出:“复制过程中所缺乏…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包括四百九十余篇作品,绝大多数写的是狐魅、花妖、鬼怪和人交往的故事,或者是记述社会上的奇闻异事,琦玮僪佹,富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自从十八世纪初问世后,因脍炙人口,至今仍葆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这部作品定名以前,曾被称作“狐鬼史”.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聊斋志异》属于公元三世纪以后流行的志怪传奇性的文言小说.  相似文献   

16.
顾城简介: 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相似文献   

17.
《弟兄》是鲁迅小说中的一篇颇为重要的作品。它取材于鲁迅的一段生活经历,即以一九一七年五月周作人出疹子,鲁迅向教育部告假,为其延医买药、悉心照料一事为蓝本,加以生发、改造,铺衍而成。可见这是一篇具有浓厚自叙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18.
程万里是那种让我从小感到惊讶而且至今还十分敬佩的作家。早在20年前,我读他的小说《毛拉买买江》、《白驼》,就被其中浓郁的南疆风情,富有寓言色彩的奇异故事吸引住了。新疆的文学创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大部  相似文献   

19.
《靖国之绘卷》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日本陆海军省共同编辑,用于靖国神社春季、秋季例行大祭的纪念画册。考察《靖国之绘卷》的缘起、主题、内容、构图、色彩并与同时期日本随军记者的摄影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靖国之绘卷》为代表的日本战时影像作品,在其生产过程揉进了创作者及日本政府的诸多"心念"。这种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意识的形塑,无法客观公正地还原战争的真相。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影像只是"再现",而非"映现",这是学者在利用和研究战时日本的影像时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硕 《岭南学刊》2015,(1):126-128
《红日》是十七年文学中很受瞩目的一部作品。在当时又红又专的政治背景下,《红日》跳出了普遍描写模式的局限,以孟良崮战役为线索,有血有肉的刻画出了刘胜、石东根等英雄人物,饱含着作者的真实感情。这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文本描写让我们重新领略了红色文学的魅力,其在当下文学中的独特吸引力是:在信念和信仰中重生,人物内在感情的冲击,英雄性格多重性的鲜明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