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崔岱  张立浩  严正 《法治纵横》2013,(15):11-13
俗话说,“不怕被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扇洞开的窗引来了蜘蛛盗。  相似文献   

2.
谢小璐 《江淮法治》2012,(20):50-50
在日本,性骚扰事件充斥着社会每一个角落。在所有的性骚扰事件中,最令女性不安的也许就是回家时被人跟踪了。因为这种骚扰不仅是一次,也许会是几次甚至几十次。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那么,这些经常被骚扰、被跟踪,却又不知该如何反抗的日本女性,怎样防  相似文献   

3.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20):46-47
盗贼这个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为何?因为黎叔是“偷儿”,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是打劫的,还是“偷儿”,在古代,有一个词概括得好,叫“盗贼”。 盗本是“贼”,贼本是“盗” 在现代汉语词义中,“盗”这种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小偷。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严格而言,“盗”和“贼”是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古之“盗”多为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在中国古代,经常用“贼”来称呼强盗;“盗”则不同,虽然有时它能够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主要是指前者。古之“盗贼”只是偶尔才会指称盗与贼两种人;今之盗贼则往往既指称小偷,也指称盗贼。  相似文献   

4.
不贪为宝     
陈敏光 《法庭内外》2014,(12):37-37
不贪为宝,这个故事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虽年代久远,但其所包含的廉政思想于今人而言,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先来说说这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喜不自禁,但宋国治安极差,群贼四起,此人生性胆怯,寻思:"生逢乱世,得宝者未必能守得住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邻里的贼寇四处打探我,我若留着此玉,恐有性命之忧。  相似文献   

5.
张玮 《江淮法治》2009,(24):40-40
如果你家里来了贼,你不但把这贼给发现了,还把他给逮着了,你是不是觉得特走运? 加拿大多伦多中区华埠“金牛城”超市的老板陈旺不久前就这么走了一把运,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不但逮住了那个倒霉贼,而且把他结结实实给绑了起来,打算往警察那儿送。  相似文献   

6.
循安善处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两岁的女儿在家里睡觉,半夜一个贼进入家中。贼发现家里只有母女两人,上去就把女儿给劫持了,掐住女儿的脖子说:“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放了你女儿,否则,我就掐死她。”这个贼是想劫财又劫色。这个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要么女儿死,要么答应他的非分要求。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保住了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7.
幽默     
《政府法制》2014,(18):33-33
太喜欢 男友:“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喜欢不?”女友:“嗯,可好看了,贼喜欢!”男友:“真的吗,那咋不见你带在身边呢?”女友:“刚刚不是告诉你了吗?贼喜欢,被偷了。”  相似文献   

8.
一贼,入室偷盗,主人发觉,急追、边追边喊:“抓贼呀,抓贼呀!”那贼慌中生智,亦作追赶状,且边跑边喊:“抓住他,抓住他”!众人一时不知哪个是真贼,眨眼工夫,那贼便在“抓住他”声中溜之大吉了。这叫贼喊捉贼。贼的这一招很灵,灵就灵在混淆视听、蒙混过关。由是观之,贼之“精明”,实有过人之处。但精明如贼,也  相似文献   

9.
无处可逃     
林奇 《公民与法治》2011,(12):50-50
咱中国人穷惯了,兜里还真就不能有钱。不是自己爱烧包,是总有人惦记。 你刚有点钱,大学收费了。家有一个大学生让你立马从小康变吃糠。于是你唱着“从头再来”,重新投入到火热的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王瑞山 《犯罪研究》2012,(2):12-23,30
杀伤人命、取人钱财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犯罪,中国传统社会法律规范中称之为“贼”、“盗”。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盗”、“贼”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历代统治者均将其作为社会治安治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康帅 《西部法苑》2001,(9):8-10
近日,笔者翻过层峦叠蟑的群山,终于在千里之外找到了刘金满和吴立鹏。回忆起不久前当选“贼”的奇耻大辱,两少年神情黯然。刘金满仍止不住内心强烈的悲愤:“没有偷钱,为什么说我是小偷啊?”吴立鹏未语先泪:“我真的不想活了,不如一死了之。”——这是怎样一场选“贼”事件啊。  相似文献   

12.
在反贪侦查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也许是作“贼”心虚的缘故,其对检察机关的调查非常敏感,稍有察觉就会毁灭、假造证据,进行串供、转移赃款赃物。所以反贪侦查要善于抓住时机,快反应,快出击,兵贵神速,及时立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犯罪分子容易隐匿、毁灭的主要证据固定下来,使犯罪分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这就要求反贪侦查工作必须科学把握立案时机。  相似文献   

13.
前秦时的一天.在冀州州牧苻融的公堂上,两个男子互相指责对方是贼.一老太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原来,头一天晚上老太太在路上被抢劫后.有一路人赶到时见贼已经跑远,就拼命追赶把贼抓了回来,可贼却反咬一口说那过路人是贼.眼睛不好使的老太太又没看清楚贼的模样.于是三个人就来到公堂请苻融断案.苻融听了三个人的述说后,沉思片刻,就让两个男子出去赛跑,并说谁跑在前头谁就不是贼。  相似文献   

14.
好书推荐     
《江淮法治》2012,(12):55
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美】布雷耶著何帆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6月定价:23元布雷耶大法官认为,民主政制的有效运行,既需要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司法系统支撑,也取决于普罗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为维系人民对法院的信任,布雷耶结合"华盛顿禁枪案"、"日裔公民集中拘押案"、"关塔那摩囚犯案"等案件背后的重大争议,阐述了最高法院应当如何以务实态度,处理好与国会、内阁、各州、先例和下级法院的关系,推动实  相似文献   

15.
司振龙 《法人》2009,(10):92-92
连日来,“民工荒”再次闹起来了,再次成为了一个举国关注的话题。之所以连用了两个“再次”,一是因为早在几年前这类事就已出现过并引发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二是因为此次的“民工荒”有所不同于以往。  相似文献   

16.
领导失踪了     
刘国芳 《政府法制》2014,(20):49-49
中午,两个贼潜进领导办公室.才进来就听到外面有开锁的声音.两个贼无路可走,仓促之下,一个在办公桌前坐下来,另一个则坐在沙发上.门开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走进来.这人就是领导,领导中午喝了点酒,看见两个人坐在自己办公室里,吓了一大跳,说:“你们怎么到我办公室来了?”坐在领导办公桌前的那个贼盯着领导说:“你说呢?我们总不会无缘无故坐在你办公室吧?”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5,(3):51-51
看《天下无贼》可以提高作案水平,“红头文件”淡化法律,干部们也已“审美疲劳”,废除死刑,还贪官以人道?自然灾害的威力战争不能比……  相似文献   

18.
谢良兵 《法人》2004,(11):117-119
为何在金融系统会频繁出现“内鬼”?为什么那么多“外贼内鬼”相互勾结犯罪时那么隐蔽,难以发现,或发现后难以治罪?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28日清晨,一具腐烂的赤裸女尸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附近的一座居民楼里被人发现。警方经过4天的缜密侦察,确定死者陈琳是一位漂亮的女模特,疑凶为死者的邻居。女模特怎么会死在出租房里呢?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一幕发人深省的惨剧呈现在了人们面前。防范意识淡薄招贼“惦记”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的陈琳不仅高挑美丽,还生性活泼,是个待人真诚、古道热肠的女生。她于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服装公司做职业模特,并在烈士墓附近独自租住了一间出租房。  相似文献   

20.
警匪勾结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一书中,对镖局与强盗的关系有着形象的表述:镖局是清末一门奇怪的行业,其防范的主要对象是强盗,俗称贼。然而镖局不能见贼就打,那样代价太高。相反。还要与贼和谈。交朋友。遇贼拦路,镖头便走上前去一脸堆笑。拱手抱拳,向贼行礼问好,贼也识相回礼,然后双方对答黑话。问话的范围包括江湖上的师承与帮派,如扯上远祖或同门关系,就好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