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华 《政府法制》2012,(27):23-23
乾隆十六年,33岁的刘墉参加会试,南于文采出众,一举夺魁,剩下最后一关,就是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当日,只见一名身材矮小、胸凸背驼、蒙着右眼的考生一瘸一拐地来到乾隆面前。乾隆不南得一惊,问他姓甚名谁,考取第几。刘墉不紧不慢地说:“小生姓刘名墉,宁崇如,考取大清第一。”  相似文献   

2.
许禾钢 《政府法制》2013,(29):39-39
乾隆皇帝在刘墉、和坤一帮大臣簇拥下,来到一处庙宇。只见庙宇供台上是一尊喜笑颜开的弥勒佛。乾隆望了一眼佛像说:“这尊大佛享尽了人间烟火缭绕,所以整天喜笑颜开。朕想,哪位爱卿能否让大佛由笑变哭呢?”说完.环视了大臣们。大家面面相觑,低头不语。这时,和坤皮笑肉不笑地说:“我推荐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保证能让大佛哭。”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和坤身上了。  相似文献   

3.
潘勤 《江淮法治》2011,(22):11-11
“小悦悦事件”后,面对民众的激昂情绪.有人反问:“你愿用全家的幸福做你高尚人格的赌注吗?你就不怕吗?”有人回答:“是的,我们怕。我们都怕,毕竞,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足够我们乐施好善的财富:没有‘生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保障;没有‘善有所保,恶有所报,权有所惧’的法律撑腰。  相似文献   

4.
快乐一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35):33-33
选择 一只熊抓住了一条大鱼回家了,熊对鱼说:“你自己选个死法吧。” 鱼说:“请让我死得舒服点。” 熊说:“你是让我电死你再吃掉你还是让我淹死你,你自己选择吧。”鱼说:“那还是淹死我吧。”  相似文献   

5.
1你们不要老企图问我我是谁,我不会告诉你们。“我不是你认识的我,你认识的那个我已经死了。”这是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经常能听到的一句经典台词。我把这句话介绍给你们,就像是介绍我自己一样。只不过,我不知自己已死过多少回了,今后,我还能说多少次这样的话?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是谁?精神病其实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高级白痴。有时候,他又等同于一个智商非常高的人,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精神病里的一类,他们的思想都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这两种人往往是殊途同归。现在,有一个问题死死地系结在我的大脑…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1,(24):7-8
“杀人偿命”,当然不是说杀了人就一定要偿命,而是指你欠别人多少,就要还多少,如果欠了一条命,就要还一条命。像邓乇娇杀邓贵大那样,因为是邓贵大咎南自取,所以邓玉娇不欠邓贵大的。这样的公正观被大多数人接受;  相似文献   

8.
胡祥甫律师的人品和能力,是用案例累积起来的。 一位朋友说,对律师来说,案例就像是作家的作品、诗人的诗篇、记者的新闻。它也是经济学家的数据、哲学家的思辨、政治家的政绩、企业家的产品。胡祥甫自己也说:“作家最美丽的语言是作品,律师最美丽的语言是案例。”  相似文献   

9.
有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很多亲戚朋友前来祝贺邻居家的主人叫来仆人吩咐说:“你去看看,隔壁有多少人参加婚礼”  相似文献   

10.
阅卷趣谈     
刘亮 《政府法制》2013,(20):31-31
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一个研究先秦文化的学生期未考试仅得了50分,该生郁闷不已,就前去询问.梁启超说:“你的试卷我根本没看,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对我也没帮助。你回家复习一下吧,开学来补考就是。”开学后,梁启超在该生的补考卷上打了100分。该生又疑惑不解,梁说:“你的试卷我还是没看,经过一个假期的复习,相信你一定考得很好,我还看它干啥?”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要求语言必须准确明白地记叙和说明,使人正确理解,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但语言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为了达到高度准确,不使用确切词语,反而故意使用模糊词语,把话说得模糊些、灵活些,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事物,或给一时难以概括得了的事物留有余地,这不但不使人觉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反而比确切词语更能准确表情达意。因此,模糊词语的表达作用在法律活动领域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拟就模糊词语在法律活动领域中存在的基础、表达作用及其适用范围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抱怨执行死刑警官走进牢房,一边抖着雨衣,一边向犯人宣布赶赴刑场的命令,死刑犯惊异地说:“冒这么大的雨去刑场?”警官说:“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还得冒雨回来呢!”谁高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碰在一起夸耀自己的国家的高楼最高。甲说:“我们最高的房子,从房顶往下跳要过好几个小时才能落地。” 乙说:“那算什么高,我们那房子若往下跳,你猜他是怎么死的?是半路上饿死的。”戒指法官:“为什么你拾到这样贵重的戒指不交警察或是失物招领处呢?”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先生。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刻的那一句话后,我就把…  相似文献   

13.
腊月二十八凌晨,我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平哥,你能过来一下吗?小宁子出事了……”打电话的是老家一个远房妹妹,小宁子是她16岁的儿子,腊月二十七晚上被一帮后生捅死了。我着急地说:“我在值班,你快报警,下了班我就去。”  相似文献   

14.
对于时岁的更嬗,我—直觉得无可大惊小怪,即如歌之咏之,也带些想不开的矫情。那日,一位足足小我半轮的广义女友看见大学音乐社的几个学生,用有些造作的肢体语言和略微走调的和声表演爵士曲,感慨地说“年轻真好”,我便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你吃过了早餐,总不见得守在桌子边羡恋下—拨食客,你自然得奔着午饭去吧?再说那也一样是自助嘛。  相似文献   

15.
律师出庭参加诉讼活动,最先给人印象的,不是言词,而是仪表、神态、举止和人质,即映到人们眼中的形象。有的律师觉得这似乎无足轻重,因此不予D注意。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从时间)饭序上讲,你一走进法庭.就开始发表D辩护词了(只不过是静态语言).而真正的辩护词不到法庭调香结束你还不能发表呢。从内容深度上讲,人们在倾听你的言词语言的同时更注视你的态势语言——眼神、表情、手势及由此制造出的一种气氛_如果你的态度不好,你说的话再好,也很难取信于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见眼睛看问题比耳朵听问题更形象直观,更尖…  相似文献   

16.
张伊  曾涛 《政府法制》2011,(24):26-26
要问全世界最有语言天赋的剧家是哪一个?答案非卢森堡莫属。每个卢森堡成年人都至少会说3种语言,大多数卢森堡人还会第四门、甚至第五门语言:首都卢森堡市更被誉为“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八哥的语言     
年轻的八哥是鸟世界里公认的语言学专家。不论是谁,只要在他面前说上几句或唱上一段,他总能一字不漏地学出来,就同录音机一样。于是,无论他飞到哪里,总能找到知己,成了别的鸟类的朋友。八哥一天天老去,他也说不清到底学会多少种语言,结交过多少个朋友。他在语言上的杰出成就,可以出许多本书。为此,儿孙们决定为他开一个庆祝会,邀来了百鸟宾朋,场面恢弘,好不热闹。八哥也是欣喜若狂,拿出自己的绝活,用各种语言与大家打招呼。这时,有只鸟朋友说:“八哥老师,我经常听你说各种语言,但还没听你说过自己的语言呢,相信你自己的语言一定更动听迷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快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人能够安于平淡的生活。快乐的人能够与世无争,快乐是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快乐是守着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快乐是在逆境中不能沉沦而是崛起的心态。快乐是在孤独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人能够在困惑中不迷茫。曾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律师罗伯特说过:“如果你最初是为了挣钱才从事律师这一职业,那么你现在就可以放弃这一想法。你会发现,在商界可以毫不费力地赚大钱而且无愧于心。一个人若投身于法律这一职业.其宗旨就必须先主持正义而后考虑生计。”这句话,或许就是对律师职业使命最为朴素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循安善处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两岁的女儿在家里睡觉,半夜一个贼进入家中。贼发现家里只有母女两人,上去就把女儿给劫持了,掐住女儿的脖子说:“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放了你女儿,否则,我就掐死她。”这个贼是想劫财又劫色。这个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要么女儿死,要么答应他的非分要求。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保住了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