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传统的经济思维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种新的经济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思想。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受到了这种新经济观的猛烈冲击。经济学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正在悄悄地到来。如果对十年的经济改革做一番深入的分析,人们会惊异地发现,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政府,众多的改革措施竟可以用一个“包”字来概括。然而,“包”字所蕴含所代表的正是“利益分享”这样一种新的经济观。这种“利益分享”的新经济观,突破了“利益共享”的传统经济思维方式的束缚,公开承认经济个体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利,承认它们追求自身  相似文献   

2.
李炳炎 《理论文萃》2002,(2):39-47,32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传统的经济思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被日益废弃。一种新的经济观正在成为改革的新思维,被人们日益接受,成为指导改革和经济生活的主导性经济观念。这就是公有制分享经济观。分享,是对生产成果和产权的分享;  相似文献   

3.
史要防 《世纪桥》2011,(21):65-66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问题,又是一个贯穿我党开创事业重大的实践问题。对此,张闻天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形成自身独特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张闻天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改革与公平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为什么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别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坚持公平?因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要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构...  相似文献   

5.
《红旗文稿》2012,(24):1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中国需要寻求新的改革共识和发展动力。旅美学者黄树东在《公平与中国的命运》一文中提出,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应当成为中国改革新共识的重要内容。面临内需不足和生产过剩的当今中国,共同富裕是连接总需求和总供给的那个等号,能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让广大中下层分享经济发展的成就,是改革的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的结合点,是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既是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建国以来改革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我们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确保党的事业长盛不衰。怎样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扭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不放呢?从我们永州市的实际情况看,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创造和逐步完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文明社会。邓小平正是这样紧紧抓住社会主义运动的三个基本因素及其相互联系来具体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这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不仅全面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基本原理,而且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任务和价值目标高度统一的基本规律,更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第一,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州由农村改革到城市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农村基本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一些地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和初心使命。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引,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解放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目的是为了人;消灭剥削,实质是消除奴役人;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利于学术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研究,述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或统一性、革命性或批判性、科学性与价值性、实践性与理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开放性与系统性和稳定性、传统性与时代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翟文 《党史纵横》2003,(2):39-39
听邓小平讲话或者读邓小平的文章,总令人感到独具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十分简洁。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心中本来有千言万语要回答,然而他却把千言万语凝结为两个字:“等待”。1975年,邓小平狠抓各行各业,特别是军队的整顿。1975年7月1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题目就简单朴素:《军队要整顿》,内容更是抓住要害,狠抓五个字:“肿”、“散”、“骄”、“奢”、“惰”。简单明了,掷地有声。而且说了就做,…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其中充满了哲学思维的睿智,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精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之中 ,“入世”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这种挑战既有经济上的 ,也有政治上的 ,还有文化上的。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过程中 ,避免被资本主义“同化”的趋向 ,必须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为此必须做到 :一是坚持发挥我们的政治理论优势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三是越是扩大对外开放 ,越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宏 《探索》2001,1(2):73-76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对东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直接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最初的成功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占居主导地位的.同时,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及对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出现的某些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地认识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王阳明讲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平民化,其弟子人数在当时就是个很模糊的统计数字,所谓数百人也好,二、三千人也好,六千人也好,大概都不能作数,它们只表明一个事实,即阳明在人格上的巨大感召力和在思想上的广泛影响力.对阳明弟子,笔者感兴趣的不是实际人数,而是入门标准和人员构成.钱德洪把阳明门人的标准定格为两类,即所谓"表所闻"者与"表所信"者.阳明弟子的主要成员来自四个方面,即学有所成的著名学者和民间处士、各级政府官员和乡间绅士、备举子业的地方生员,以及来自随其争战的部分属僚和军队官兵.其中的政府官员,又可区分为道友型与功利型两种类型.前者在阳明学派中占了绝对多数,而后者则是阳明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而特意吸纳为弟子甚至奉为座上宾的.阳明讲学除了其平民化的特色外,还与官府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左亚文 《探索》2004,3(6):70-73
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一个表现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是一个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应在改造和重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克服文化建设上的种种错误偏向,凸现文化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体的广泛性,这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与社会事务管理政治活动的基础;二是内容的差异性,这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规律;三是环节的连续性,这是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重的全过程民主;四是路径的渐进性,这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艰巨性的体现;五是实践的直接性,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站在全球化的制高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置于全球化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阐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宽阔的视角,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一方面,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具有契合性,当代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全球化的指针和方向.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及实践的拓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全球化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认知水平和解决全球化时代重大历史课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会计理论的特色是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 ,体现我国特点的反映会计规律的理论。所有制形式、产权主体、会计信息用户、会计监督等 ,都是我国特色会计理论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