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校园文化主体的建设.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主体的层级关系应以校园为基础空间.横向与纵向结合.发展校园文化主体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人"、"文化人"精神,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汽车进的系统过程.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全方位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2.
黄平  袁媛 《世纪桥》2008,(7):56-58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校园文化主体的建设。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主体的层级关系应以校园为基础空间,横向与纵向结合,发展校园文化主体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人”、“文化人”精神,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汽车进的系统过程,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全方位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3.
提倡"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要从宏观的视角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提炼大学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彰显办学特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保证,优化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轻内容、重娱乐轻教育、重工具轻人文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机制,缺乏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缺乏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缺乏对网络文化的足够重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建设好网上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校园文化基本方面之一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其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校园文化基本方面之一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其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因此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语言的传播出现阶段性、认同和修正并存等特点,校园文化及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网络语言正负价值两方面的影响,这把"双刃剑"的使用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治理,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从网络育人的视角着重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原因、传播与效应等具体分析,力求建立新形势下理性科学的网络文化语言净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皎 《党史纵横》2010,(5):11-11
校园文化是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构建优美环境文化、建设和谐精神文化、营造人本制度文化和活跃特色行为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逐渐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要做到校园文化和谐,就必须保持校园文化各要素发展科学、要素构成科学、要素之间运作科学,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我们追求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果",也包含了构建这个"果"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之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科学内涵之一。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构建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校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通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和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明胜  刘慧卿 《世纪桥》2008,(7):49-50,52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和谐校园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应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爱丽 《世纪桥》2010,(23):70-71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和谐校园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所以,要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和谐校园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应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元 《世纪桥》2008,(12):42-43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和谐校因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应建立和健全校因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源 《世纪桥》2010,(9):102-103,111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社团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社团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完善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树立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切实推进服务型组织建设,完善和谐校园的构建机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和谐校园的参与平台;全面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培养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