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明 《法学研究》2011,(4):148-168
不需要得到相对人自愿配合而直接实施的侦查措施为强制性侦查措施。强制性侦查措施具有正当性,同时也具有侵害公民基本权益的弊端。为避免或减轻强制性侦查措施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需要通过法律规范强制性侦查措施,同时需要加强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目前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严重不足,对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局限于对逮捕等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对搜查、扣押、冻结等大量强制性侦查措施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需要通过立法完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规范体系,同时也有赖于检察机关改革、优化侦查监督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潘雪亮 《河北法学》2011,29(3):190-195
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现行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制度缺乏有效可操作的法律规范予以保障,检察机关依据现有法律难以有力开展监督活动。如何规范与控制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行使,从而建立更合理科学的侦查程序,成为当前法学界和实务部门广泛探讨的热点。首先在对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运行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指出当前有关监督工作的不足,包括监督范围的问题、监督模式的问题、监督方式的问题、监督时间的问题。然后,从强化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出发,立足完善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三个部分提出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建明 《法律科学》2008,(3):156-163
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桥梁。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具有程序保障、案件侦破、人权保障、遏制犯罪、惩戒教育等主要功能,其主要特征体现在适用主体的法定性、适用对象的特定性、限制权利的单一性、适用措施的强制性、适用效力的暂时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的有关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发挥强制措施的实际功效,应当结合职务犯罪侦查实际,大力加强研究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4.
健全和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措施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最主要的要素,也是实现侦查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桥梁。加强对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立法完善的研究,对于提高侦查能力和侦查效率,保障和促进侦查工作的健康发展,更好地落实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含义及其意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查获犯罪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各种调查活动而采取的措施,通常包括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广义上还包括综合侦查措施,即针对某一类型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强制性措施是否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里侦查中所指的“强制性措施”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五种强制措施是否同一概念,有无联系和区别?法学界的认识颇不一致。大体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措施在含义上和外延上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赋予特定含义和内容的概念,除此之外不能再有别的强制措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立法规定存在严重不足,缺乏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在我国现有刑事法律框架内,依据刑事司法权力配置原则,应当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司法审查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对违法强制性侦查措施行为的惩罚规定,完善刑事相对人的救济途径,以确保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规范、公正、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当前职务犯罪侦查中,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法律功能实现的状况和程度令人堪忧,而且与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关系相当紧张。在立法上完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强制措施,应寻求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建构科学、实用的强制措施体系,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59条的规定,批准逮捕由人民检察院负责;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作为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审查批准程序.但侦查机关在撤销或者变更时,却缺乏程序性控制和应有的监督、制约.侦查机关可以自行撤销和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逮捕措施的严肃性.容易造成变更强制措施的随意性.影响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刑诉法的教科书和有关著作,都把刑诉法总则第六章的强制措施归入了侦查的范畴.认为侦查概念中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既包括第二编侦查一章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也包括总则第六章中规定的强制措施.我认为这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秘密侦查正当程序之理论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侦查的正当性,源于犯罪控制与个人自治利益的价值冲突与合理平衡,其平衡点的合理确定可以从哲学、伦理、法律的多重视角展开.应根据秘密侦查措施强制性程度的序位,依次确定大小不等的适案范围;在适用上,通常遵循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并区分司法令状与行政令状程序.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强制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强制检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具有直接执行力 ,应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我国行政强制立法应明确以下内容 :只能以宪法和法律设定行政强制检查 ;以比例原则对强制检查的行使予以实体限制 ;加强对行政强制检查的程序性监控 ;给受害人提供完善的救济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反贪侦查工作中,强制措施作为一种侦查对策,能够及时有效地突破全案,制服犯罪,是侦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强制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审讯工作、证据、追赃、政策法律教育和党政纪律措施相结合。同时,强制措施在运用上要高度注意“四个慎用”。  相似文献   

13.
《河北法学》1983年创刊号,刊登了王兆基同志《我对侦查概念的理解》一文,读后颇受启发.然而,又有一些不同之见,故提出以与王兆基同志商榷.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侦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表明,侦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专门调查工作;二是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王文认为,“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就是指第二编第二章,即侦查那一章中有关带强制性的规定,即强制检查、搜查、扣押和通辑等措施.”我们认为,侦查概念中所讲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并不是第二编第二章的内容,而是与之有关的第一编第六章的内容,即强制措施.理由是:  相似文献   

14.
刑事强制措施是通过对基本权之干预来实现程序保障目的的行为。强制性和程序性是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属性,共同构成强制措施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依对人身自由的干预程度,可以将刑事强制措施分为羁押与羁押的替代措施。二者在目的指向上具有同一性,但在实现方式上存有区别。新《刑事诉讼法》将监视居住定位为逮捕的替代措施,理顺了刑事强制措施的层次性和内在关联,有利于减少逮捕措施的适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刑事侦查中物的强制措施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所谓"强制性措施"是指侦查机关所采取的涉及限制或者剥夺个人人身自由、财产、隐私等权益的措施,它既包括法定的5种强制措施,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也包括诸如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结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见我国将5种强制措施单列一章,将其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局限在对公民的人身权方面,而对物的强制性措  相似文献   

16.
完善技术侦查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对于技术侦查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较少且过于原则化,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进行监督。为了完善技术侦查的法律监督,除了明确具体的事前审批程序外,检察机关可以在侦查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侦查,从而对技术侦查进行事中监督,还应建立事后通知机制以实现对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另外,我国可以尝试构建技术侦查措施的报告制度以及对违法侦查行为的制裁机制从而更好地预防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17.
王玄 《法制与社会》2012,(8):138-139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刑事案件处理中的各项强制措施,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强制措施的使用权大部分都集中在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处理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在侦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或多或少的都会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护人权,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权力,必须要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跟踪监督。侦查监督是检查机关的重要职能,它贯穿于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所有环节,在我国,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体现在各个方面,侦查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权、维护了法律、促使公安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本文就针对侦查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完善侦查程序应该考虑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进一步完善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要增加强制措施种类,如指定地点居住、停止公职、没收身份证、出境证件等。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修正后《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了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检察监督逐渐加强,但也存在着监督操作不明确、手段单一和监督效力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明确检察监督审查的"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适应性"标准;要细化程序性措施,规范强制性措施的适用;要明确检察机关在侦查监督中的制裁权与处置权;最后还要建立健全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0.
犯罪嫌疑人负有忍受侦查的义务,但对其课以义务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和程序性不作为义务原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接受强制侦查行为,遵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规定及如实进行陈述的义务。但如实陈述义务违背了犯罪嫌疑人分担义务的"程序性不作为义务"原则,立法上应当免去这一义务,而代之以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定义务将受到经济制裁和相当严厉的身体强制,甚至是致命的武器攻击,这些规定基本上符合比例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