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企业是实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既是国家经…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创新型县(市)的内涵和特征建设创新型县(市),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生产方式根本转变和科技跨越式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创新成为城市之魂。临安建设创新型县(市)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精神突出。自主创新精神深入人心市民普遍具…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那么,什么叫自主创新,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创新有多方面含义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但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不是一般的创新,而是专指经济、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这里要强调一点,所谓技术创新,并非单指技术领域内的活动,而是涵盖了经济活动中能产生新效益的各个方面。上世纪…  相似文献   

5.
郑瑜 《群众》2006,(5):15-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了贯彻这一要求,务必做好相关各方面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留学人员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06,(1):1-1
新年伊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遏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蔡兵 《岭南学刊》2009,(2):9-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广东今后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纲要》高度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广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意义,并对广东今后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战略部署。指出应当从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和转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切实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正式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切创新来源于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部署。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企业创新人才,建立一支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生产一线人才队伍。当前,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生产一线理所当然地上升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国家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形式,民族创新能力也就是国家创新能力。当前,全国人民“强我中华”的意识更加清醒与深刻,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国家创新能力的涵义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运用各种资源依靠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体。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是主要产业,自给自足的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创新的主体是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相似文献   

11.
姚明 《浙江人事》2007,(2):18-19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舞台的有力保障。不久前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核心是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能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与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良性互动,共生共荣,才会演绎出一曲美妙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2.
名词解释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1-21
自主创新 它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以我为主发展与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科技战略方针。自主创新的方式主要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曾庆红副主席在杭州考察时强调:“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郑宇民 《今日浙江》2005,(23):10-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区先后出台《广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广西。同时,我区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制糖、铝业等11个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对重大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节能环保柴油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一批优秀科技成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家之间以科教实力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则越来越趋于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实现知识创新,需要有创新的物质基础、环境等条件,更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而缺少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吸引凝聚和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可以说已成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但是长期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是国家“十六字方针”的核心,也是上海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两个率先”和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构筑新型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创新的全过程,贯穿到创新的各个环节,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拥有自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面、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我就此谈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和智力一样,是一个组合变量,是活力形态的智力,是综合运用智力结构中的多元智力对信息等要素进行整合加工的聚变力。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我国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是自主创新的源泉,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促使高校教师职业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从创造教学到发展教学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