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沈阳市委出台《意见》,规定可以对不作为代表进行劝辞或罢免,并不违法。这一规定强化了对代表的监督,有利于激发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无不妥。选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有依法“书面提出辞职”的权利,也就是说人大代表依法是可以辞职的,至于辞职缘由,法律没有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中共沈阳市委专门出台相关规定对不发言、不提建议、不参加代表活动的“三不”代表设立劝其辞职或罢免代表职务的问责机制,虽然有利于激活代表的权力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解决代表履职不作为的问题,但其在彰显出不可小觑的制度力量的同时,亦显出些许法外“劝辞”之无奈!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委关于"劝辞或罢免"人大代表的规定是极不妥当的.理由如下: 首先,地方人大是本级行政区域的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等法律规定选举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据《沈阳日报》报道,日前,沈阳市委出台了《中共沈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对代表在任期内不积极履行职责,或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认定已不具备代表资格的代表,劝其辞去或依法罢免其代表职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考评同级人大代表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混淆了两者之间法律关系。一是考评没有法律依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并没有赋予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大代表的权力。《选举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制度     
《中国监察》2009,(11):28-28
四川省广安市出台《审批违纪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案单位代表列席办法《试行)》 近日,该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审批违纪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案单位代表列席办法(试行)》,规定在案件审理完毕后,按照一定的程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案单位代表,列席审批案件的纪委常委会或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参与讨论,对案件的处理提出意见或建议。《办法》对出台办法的法规依据、内涵、案件选择、列席人员具备的条件以及实施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闫旭辉 《江淮法治》2010,(13):46-47
县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近年罢免案例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起罢免案,源于人大代表获刑,选民们为此质疑,犯罪分子怎能当代表?由此启动罢免程序,最终以多数赞同罢免了该代表的职务。对此,笔者认为,代表获刑并不是罢免代表的充分条件,因为罪有大小之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轻微犯罪且没有剥夺政冶权利的人大代表并不影响其履行职务,只要选民认可,即便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也可恢复。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从2010年起,浙江省宁海县全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这一消息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应:有人认为,代表点“单”政府做“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落实人大代表的权力,发挥人大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情况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如政府及政府部门,况且代表素质参差不齐,仅仅依靠代表投票来决定政府重大工程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9.
人大代表履职也要实行考勤登记,并将作为换届时代表能否连任的参考。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广州市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代表履职要进行考勤登记”的制度,明确要求“每位代表一年内参加大会闭会期间活动应在12天以上”。《意见》明确提出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应在年初把工作计划寄发给代表,代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参加或者应邀参加相关的活动,每年年中要进行一次为时3天的专题调研。(《信息时报》5月29日)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合法,也不合理.理由是: 一是终止办理重复建议法律不容许.《代表法》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有专门规定,《代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答复.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答复.”此规定只给了政府办理代表建议的权力,未给政府终止建议办理的权力.人大代表提建议是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代表通过提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方式,代表人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终止代表建议办理实际上是妨碍代表履行法定职责,是法律所不容许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2009年6月4日刊登郑家林先生撰写的题为《“人大代表”改称“人民代表”为好》的文章,主张应将“人大代表”改称为“人民代表”。此文引发了广大读者和人大工作者对这一话题的热烈探讨,“人大代表”改称“人民代表”到底妥否?有人认为,称谓应靠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判定;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不宜改称“人民代表”,还是沿用“人大代表”较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代表法第49、50条的规定,代表有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代会、被罢免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代表资格的终止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予以公告。实际工作中往往法定情形的出现和公告的时间不一致,如2013年5月29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罢免了周文斌全国人大代表职务,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周文斌代表资格终止,法定情形的出现和公告相差一个月。目前对终止代表资格从何时算起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从法定情形出现时算起,有人认为从公告之日算起。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每日电讯》7月22日报道.2005年12月.江苏省灌南县人大常委会依据“常委会有接受本级人大代表辞职的权力”的规定,出台了《关于本级人大代表辞职的暂行规定》.对因人事变动调离原选区.以及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代表提出辞去县人大代表的建议,实际上是对这类代表进行“劝辞”。目前。灌南县已有22名县人大代表被劝辞职,这一数字占全县人大代表总数的近1/10.这22名代表全部是近年由乡镇调进县城工作的,这一全国罕见的事引起全县轰动和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2,(3):14-15
通过媒体“晒”人大代表出勤名单、人大代表述职、问题代表被依法终止资格等,监督人大代表的法制文本不断被激活。对于部分重大贪腐案件官员,若罢免其人大代表职务,监督威力更大。  相似文献   

15.
据《人民之声报》消息:“山东省莱西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终止陈某的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资格,原因是该代表未经批准已经连续两次无故不出席莱西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人认为,对山东省莱西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进行缺会代表的代表资格终止。应当肯定;有人则认为。人大常委会无权决定终止人大代表资格。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一"期间,浏览新闻。两则关于罢免人大代表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其一,4月30日,在湖南省溆浦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有关部门作了关于县代表第138选区罢免米晓东县人大代表职务的情况报告,认为米晓东的人大代表职务已被原选区选民罢免,正式终止其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的资格。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考评同级人大代表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混淆了两者之间法律关系. 一是考评没有法律依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并没有赋予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大代表的权力.《选举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翟峰 《法治与社会》2013,(10):24-25
尽管我国宪法暨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是人大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而并未把监督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力赋予同级人大常委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人大常委会为鼓励同级代表依法履职而出台代表履职考评办法就是“混淆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关系”和“监督主体错位”。因为。按相关法律原则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并施行对同级人大代表的考评制度,是符合相关法律原则规定的。  相似文献   

19.
前沿话语     
谁来罢免人大代表衡阳县现任人大代表陆某因为赌博被公安查获并处罚,中共衡阳市纪委遂建议衡阳县人大组织对陆的代表职务进行罢免。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罢免案首先应当由陆所在选区的30名选民提出动议,然后才能交付表决。尽管衡阳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层层开会发动等方式,试图落实衡阳市纪委的“建议”,但最终由于没有凑够30人提名,这项罢免案遂胎死腹中。肖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认为,在人大代表罢免问题上,中国人似乎形成了一种社会经验——只要某位人大代表因为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检察院或者纪委查处,即便该人大代表对查处行为或者指控…  相似文献   

20.
某县一位人大代表在酒店参与赌博被警方当场抓获。根据该县所在市市委意见,市纪委致函县委,建议依法罢免该代表的县人大代表职务。但这一罢免建议,却因原选区联名提出罢免要求的选民人数没有达到法定数额而搁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架于法律之上,党也要在法律范围内依法行事。依照法律规定,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职务,须由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书面提出罢免要求。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提出申辩意见,然后由县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表决罢免要求。党委罢免人大代表的建议经过法定程序最终搁浅,彰显的民主法治意义极其深远:首先,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