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评     
《红岩春秋》2014,(2):77-78
《毛泽东阅读史》 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陈晋 《新湘评论》2013,(23):24-28
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讲毛泽东的阅读史,就是对其风景的巡看。沿途细巡前,不妨在入门口微缩景观处稍作留步。预先体会一下,走进毛泽东的阅读世界,将看到什么。在中外大政治家中,像毛泽东那样在惊涛骇浪的征途中行走一生,又在广:无垠的书海里游弋一生的人物,并不多见:像他那样不仅酷爱读书,并且读有。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物,更属罕见。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毛泽东阅读、批注、评论、运用“二十四史”,常常体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鲜明观点.对毛泽东揽史,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从不回避,甚至有意彰显像严谨的历史学家那样的读史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史观,对中国历史发展运动线索进行整体评述;带着浓厚的情感,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关注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对“二十四史”记载的内容,采用批判分析的方法;毛泽东读史、评史、用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治国理政方法.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情感愉悦和情感表达史。更重要的是,毛泽东的阅读生涯和他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他的阅读史,也是他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个人的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来看,各个时期的阅读,都或隐或显地为了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切实而具体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  相似文献   

6.
纪国伟  王淑芳 《湘潮》2006,(11):4-6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资本论》便是其中之一。毛泽东一生读过多种版本的《资本论》,并且对书中许多章节、段落作了批注和圈画。圈画过的《资本论》及相关书籍毛泽东收藏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最早的版本是读书生活出版社印行,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在这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与将帅多次谈文论史,与从井冈山时期就在一起的陈毅说史更多。回头细数,毛泽东与陈毅谈古论今的时机,多为陈毅一生的重要时刻,而陈毅往往在此时受益更深。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出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梦》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说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  相似文献   

9.
王蒙 《党史文汇》2017,(12):29-32
正毛泽东爱读书,读了很多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读了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还是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一个忙于各种事务的党的最高领导人,读书多到如此地步,没有想到。《精讲》附录列出毛泽东一生阅读和推荐阅读的31个书目,就占用了94页篇幅(而这当然不是他一生阅读的全部),琳琅满目、浩瀚汪洋,令人愕然肃然。再看看毛泽东早年所发出的"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的心愿,他是说到做到了。毛泽东是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阅读过的大量历史典籍中,《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他情有独钟、最喜爱读的史书之一.毛泽东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谈及三国人物也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写的多是片言断语,但反映了毛泽东敢于反传统而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肖劲光,湖南长沙人,毛泽东的同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戎马倥偬的一生。可以称得上功勋卓著、名声显赫。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统帅,毛泽东熟知并深切了解每一位高级将领;跟随毛泽东枪林弹雨、南征北战几十年的将领们,也由衷地热爱、敬佩毛泽东同志。但共和国开国的上百名高级将领中,很少有人像肖劲光大将那样。与毛泽东直接共事时间那样长,相交相知那样深,也很少有人像肖劲光那样,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杉  子荫 《党史文苑》2003,(5):22-24
在家乡图书馆打下深厚学问基础毛泽东开始接触图书馆,是1910年秋离开家乡韶山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上学的时候。他在这里学习了半年。东山小学后斋有个小型藏书楼,收藏着许多中外书籍。毛泽东经常到藏书楼去阅览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对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很感兴趣,他反复阅读,甚至可以背诵。他读过一本名叫《世界英雄豪杰传》的书,其中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故事给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1911年春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他很爱看报纸,从《湘报》、《民立日报》上了解社会,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芦荻谈《水浒》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爱读古代的诗、文、史。但从1974年春天开始,他的视力明显减弱了,看东西模糊不清,读书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消除毛泽东不能读书的烦恼,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副主任张耀祠委托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谢静宜为主席物色“讲史”人选。1975年5月由谢静宜安排,北京大学中文系女教师芦荻来到毛泽东身边为毛泽东讲史。1975年8月14日,芦荻陪毛泽东读书。他们谈起了古典文学问题。毛泽东先谈李白,后谈柳宗元,接着谈起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毛泽东完全是在那里即…  相似文献   

14.
正《史记》是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它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征和三年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们公认的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班固的《汉书》鼎足而立的三部大书,位列《二十四史》第一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一生喜读《史记》,他不仅研读《史记》的视角独特,见解独具,而且善于从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中以史鉴今,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确实是空谷足音,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5.
睆砦 《党史纵横》2002,(7):24-27
《不怕鬼的故事》在60年代前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曾是进行党内干部整风必须阅读的书籍。从编选思路,到出版宣传,毛泽东都悉心过问,花了不少精力和心血。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注重这样一本书呢?在这本书的背后,透出沉甸甸的历史内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心态,以及一代伟人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不怕鬼”、不信邪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一部描写乱世纷争豪杰并起的奇书。 伟人爱奇书,奇书遇伟人,演绎出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钟爱《三国演义》 1910年早秋的一天,毛泽东离开家乡到湘乡县立东山高小读书,扁担的一头是卷成一捆的生活用品类的杂物,另一头的蓝子里却是他的两本宝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可见,《三国演义》在少年毛泽东心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这两三年前毛泽东与父亲的一次争执,更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由山西省人大副主任王文学同志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政德史鉴》是一本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书籍。“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即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  相似文献   

18.
台湾掀起“毛泽东热”毛泽东的名字在台湾曾是一大禁忌。然而近年来台湾出版界却掀起了一阵"毛泽东热",以毛泽东为名的书籍纷纷上市、而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也首次在台合法出版。台湾已出版的有关毛泽东的书可分两类:传记和作品,例如《自立报》出版的日木竹内实著《毛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起,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章,他读了很多,有的不知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毛泽东能熟读成诵。他读马列著作的特点是,有重点地读, 认真反复地读,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地  相似文献   

20.
吕春 《党史纵横》2013,(4):49-50
毛泽东喜爱读书,除了工作和休息,他所有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书上。毛泽东博览群书,各种类型的书籍都会涉猎。在所读的书中,他尤其偏爱古典书籍,《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熟读《红楼梦》据有关材料记载,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时间要比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同类小说稍晚些。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