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批评邓建国、冯小刚有“恶劣的炒作行为”到曝光王菲女儿有兔唇,从曝李湘李厚霖假结婚到公布刘德华儿子,宋祖德的猛料越来越惊世骇俗。无论宋祖德骂了谁、被骂的人从来没有跳出来回应过,受到攻击的明星们是没有底气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懒得费口舌?宋祖德的嘴瘾娱乐大众,糟蹋明星?被糟蹋者是否该让法律给这张嘴贴张封条?宋祖德:过过嘴瘾?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2年9月30日宋祖德以百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远华案”涉案保时捷,并要把它还给原主人杨钰莹开始,“宋祖德”这三个字,就成了内地娱乐圈挥之不去的“梦魇”。最开始宋祖德继承的是炒作大王邓建国的衣钵,他用披露演员猛料的方法来宣传自己投资的影视剧。从2005年开始,宋祖德炒作1.0版本升级成2.0,开始点名批评各娱乐明星,做到了定期骂人、谁红骂谁,而且谁出绯闻立马出来评论,反应之快强过任何一家媒体。从批评邓建国、冯小刚有“恶劣的炒作行为”到曝王菲女儿有兔唇,从曝李湘李厚霖假结婚到公布刘德华儿子照片,宋祖德的惊人之举让娱乐记者…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20日,在互联网上因“裸替”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邵小姗出版了自己的传记体随笔《我把青春献给谁》。在书中,邵小姗针对电影《夜宴》“裸替”不署名事件进行了彻底的披露。《夜宴》中,章子怡扮演的裸体镜头是由其替身邵小姗完成的——此事一经曝光,名不见经传的邵小姗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责骂声和支持声铺天盖地……那么,邵小姗为什么要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体?她为何要揭露娱乐圈中的“潜规则”?她这样做,是炒作还是挑战?她的男友会接受这一切吗?不让署名弱女子掀起“裸替”风波邵小姗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曾在中国歌…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10,(9):81-81
该书是被誉为“明星维权第一人”的杨大民律师所撰写的第一本书,他将自己代理的“金巧巧诉宋祖德一案”胜诉的经过娓娓道来,此案是宋祖德第一次败诉。适逢侵权责任法出台,金巧巧获得20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此案具有典型意义,开启了明星维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背景:虽然宋祖德早在2006年便开始在博客上多次“曝光”明星私人生活,但4年来他首次因此尝到了败诉(一审结果)的滋味。案件宣判后,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此案主审法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刘德恒,为读者讲述此案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6.
曾子 《法律与生活》2009,(19):23-24
天王巨星刘德华的婚姻一度成为舆论焦点,随之决堤的是娱乐圈中的“隐婚”暗流。当明星们纷纷高调地结婚生子时,“隐婚”似乎成了一种落伍又不得人心的选择。但是,与星光熠熠的娱乐圈相悖的是,在平淡和缓的寻常生活中,“隐婚”族群却在异乎寻常地壮大。他们有着另一个名字,“伪单身”。  相似文献   

7.
缘起:“死亡博客”引发网络暴力 2007年12月29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北京工作的女白领姜岩因为丈夫王菲的婚外情跳楼自杀。不知她是否预见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会引发怎样一场轩然大波,而这场轩然大波的载体就是她经常浏览的网络,导火索则是她的“死亡博客”。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记者不断地收到投诉电话,说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一带出现了一件怪事:众多警察出动,“强迫”村民种地,最后发生了部分所谓的“刁民”拒种,又遭“殴打”,被抓拘留的“5·15”事件。许多人士不由提出疑问:警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殴打村民吗?是不是误传或造谣?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的,现在为什么强迫农民种地?农民以土地为生,他们到底为何拒种良田?不种土地是自己的权力,又为何被殴打和被抓?是警察违法还是村民违法?根据编辑部的安排,记者于6月22日至26日赶到事发地区,深入实地进行了调查考证,又接待了部分群众和律师的来访。现不带任何倾向,原本录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在电影大师谢晋不幸身故后,“大嘴”宋祖德几次三番在博客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谢晋的死是一夜风流所致。谢晋遗孀、83岁高龄的徐大雯将一纸长达5000多字的诉状递交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状告宋祖德,称“辱人者,人必辱之”。  相似文献   

10.
《法人》2006,(10)
中国民营企业始终处在争论之中。9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10年的时间里,大家一直在热议的是如何给名义上为公有制企业的私有企业摘掉“红帽子”的问题;2004年之后,“原罪风波”震动全国;时下,大家更多地谈论的则是那些名号响亮的民营企业明星的“法律意识”,他们在市场上翻云覆雨的大量资金来自何方,为何他们东窗事发后往往会有一些官员受到牵连随之“下马”?  相似文献   

11.
继一位央视主持人被人在博客里公开两段婚史后,港星杨恭如又在写博客时爆出周海媚曾患红斑狼疮的往事,外界顿时一片哗然。就在网友们纵情点击名人博客的时候,对某些人而言,博客正在变成“定时炸弹”。尽管杨恭如后来解释说自己是无心的,她不清楚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承认自己写的时候欠考虑,但周海媚的“粉丝”们仍然炮轰她的行为“不厚道”、“真是太不道德了”,认为其目的是自我炒作。其实,不只是名人的隐私可能会被曝光。随着博客数量与日俱增,还有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网上曝出明星“诈捐门”事件,各方反应热烈。这一事件也让明星们感觉到了做慈善不规范带来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06,(4)
这年头,地产商们除了盖房,还热衷于写博客! 在新浪网的博客栏中,其中一项是专门为地产人士开辟的“地产圈博客”, 王石、潘石屹、任志强、冯仑、黄怒波等地产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纷纷在新浪博客上耕耘着自己的“一块天地”,并  相似文献   

14.
“远华案红色保时捷”使宋祖德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商人一时间变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以一两天一次的频率在博客中爆料名人的私人生活内容,他成为知名度极高的争议性人物。  相似文献   

15.
北漂律师     
到2004年底,北京律师的总数已经逼近10000,律师事务所达到800多家。在采访中,不少人都说了同一句话:3个在京城执业的律师里,至少有两个“北漂”。还有一个趋势引人瞩目,“漂”到北京做律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是谁,为何北漂?浩瀚京城,他们怎么寻找自己的位置?孤身北漂,他们吃在哪里睡在何处,漂泊的辛酸向谁倾诉?在竞争惨烈的律师业,他们演绎着怎样的成功和失败?北漂律师群落的存在与壮大,对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娜 《法人》2006,(4):106-110
专业探讨也好,炒作也罢,两个盖房子的入就像娱乐明星一样被网络这个强大的传播器推到了台前。潘石屹和任志强在博客上关于“贫富分区”的PK,算得上是“全民博客年”的一个大事件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江淮法治》2008,(8):21-21
近年来,娱乐圈爆料的种种“新闻事件”可是数不胜数,几乎让人目不暇接。对于这类新闻,公众已经习以为常,往往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已。但是,在岁末年初.由港台明星陈冠希引发的一起“艳照门”事件却再次冲击了人们的视角,可称上是鼠年的又一场“雪灾”。此事件影响之大,危害之大,公愤之大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8.
理琪 《法制与社会》2011,(17):44-46
用搜狐微博官网的话来说,微博就是“一句话博客”,博友们可以将自己在每天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是突发的感想,通过一句话或者一幅图片发布到互联网中与朋友们分享:与此同时,博友们也可以关注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人,随时了解他们的动态,甚至可以“围观”名人、朋友,看看他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博友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发布自己的微博,  相似文献   

19.
石岩  亦农 《法庭内外》2009,(3):10-13
2008年3月,“死亡博客”中的主人公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3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反网络暴力”中国第一案。而同年1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该案的宣判以及2009年1月1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则再度引发了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网络问政如何走出“好细腰”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武 《政府法制》2009,(21):24-24
在拥有99个县市区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省,一年多时间内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开创了全国少有的官员集体网络问政之风。不少民生博客开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东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没有自己原创博文,全是某某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打理,有的半年不更新。这些博客引起了网友不满。(10月6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