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著名书法家耿仲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耿仲敭先生的书法遗作展和书法集同时展出和出版发行。这是书法界的一件大事,令人兴奋。耿仲敭先生生前无论是在书法艺术上还是在做人的品德上都为人们十分崇敬。他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提倡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就更值得人们纪念和怀念这位德艺双馨的书法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李世俊1958年8月生于天津,满族。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毕业,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毕业,获MBA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副局长、民建辽宁省委副主委、辽宁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学宣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0年在文化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2006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中国书法名家作品展"。  相似文献   

3.
清中期以来,贵州印江县书法名家辈出,代不乏人,激励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为仕而学,先后涌现了一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仕人。在他们中不乏有书艺精湛,声名鹊起的大家。印江书法艺术传承一直没有断层,至今仍传承和弘扬了学习书法的优良传统,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美誉。  相似文献   

4.
李庆阳,省直机关干部,现为中国书画联谊会员,中国武夷书画社、丽州书画社书画师,山东省硬笔书协会员,山东省刻字艺术家协会理事、山东中山书画研究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的他深得名家陈维鹏、孙墨龙等人热心指点,在做好繁忙的工作的同时,潜心钻研,书法技艺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他先是在省内各种大赛中榜上有名,其后又在一些全国性甚至国际性比赛中连连获奖,作品被许多部门收藏。  相似文献   

5.
西贞先生1958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字子明,人称文源堂主人。他精书法.善篆刻,书法与印作风格淳朴、自然,深含骨气。无论是超世脱俗,还是平易畅达.皆直抒胸臆。 西贞先生家境平实,学书较早,得谦谦君子之风。人评其字,浑厚、博大、外圆内刚,似评其人。其外表温和多取其母,内在刚毅多取其父,天性宽厚,心性豁达。先生平时不  相似文献   

6.
林雅杰先生祖籍福建龙岩。世居广州。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任教员、讲师、副编审、研究员;后投身政界,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数十年间,立足文史,旁涉书画,以书生本色而从政。编著有《南越陶文录》、《广东历代书法图录》、《中国历代书法碑帖集》、《艺海同舟》等多种。在繁重的政务之余,醉心于书法的临习与创作,五体皆能,尤擅行草。近日,先生将历年书作及书学文论选编成册,名日《闲窗书课》,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书法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书法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开设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所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三方面介绍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书法技巧,同时还能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绍勇     
张绍勇字砚卿,号文溪堂主人。师从王朝瑞、刘锁祥等名家,工隶书,追求质拙、雄健、苍莽的金石气韵。爱好广泛,诗文、书画、摄影等均有涉猎,现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邮政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太原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古交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9.
现年68岁的吴光明.是秭归县两河口镇白庙岭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97年,因年事已高在白庙岭村文书岗位上离任后,他一有时间就习书法。2001年至今,吴光明先后有30多件作品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佳作奖、“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等奖项,其作品被《新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宝典》、《当代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集》等刊物收藏。  相似文献   

10.
赵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百忍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948年8月出生于中国书法之乡——安徽宿州市墉桥。自幼酷爱书画。七十年年初,得拜李百忍先生为师.为先生入室弟子,系统地研习了历代碑帖及书学理论。临帖从唐楷入手.上溯魏晋。  相似文献   

11.
书法对于我国青年来说,大都是比较熟悉的,有的甚至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年人热望在掌握和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使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修养。当今的青年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书法。这就给我们的团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仅就书法艺术的欣赏问题,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书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分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我国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法艺术经历了数代人的继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实现民主、共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山学"是对孙中山先生一生革命理论、实践的研究之学。深入研究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破解当前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庸武侠小说巧妙地将书法和武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不落俗套的书法武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展示和审美表达,书法武术同它的母体书法有着相类的审美内涵。书法武术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不仅是一种外在性的存在,而且也充溢着人生哲理韵味;唯有经过由术而道,由道而神明的修炼进境,才能够达到武者、书法和武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人心浮躁、追求多元,有的人把持不住自己的今天,作为一位在中国书法界颇有影响的书法家,杨修品先生以闲淡之天性,平和之心态,虚静之胸怀,无为之大道,精深之洞明,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有着"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美誉。书法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在审美传统上有着深厚的积淀。但是受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书法审美偏离优良的审美传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对此,在重塑方向上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植根传统,坚持书法与汉字的一体性,应坚持创新引领书法新发展。同时,应通过加强书法教育、改善书法批评推动书法审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警察院校和公安机关应积极营造书法美育的浓厚氛围,增强公安警队软实力,以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6.
沈尹默与现代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是紧密相联的。他在书法实践上致力于弘扬帖学,培养了大量的书法精英人才;他在书法被边缘化的年代坚持书法大业,重视书法研究会的功能,推进国际文化书法的发展,把书法从晚清文人的馆阁体中解放出来;他的一系列书法论稿,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独特的沈尹默书法体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将扛出沈尹默书法文化大旗,秉承他的书法精神,对书法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诗歌与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两大国粹,高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与传统文明,不仅如此,诗歌借助语言来“言志”,而书法依赖文字来表情达意,可以说在媒介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难怪有所成就的古人在“诗”与“书”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以此而言,小学的文学教育与书法教育务必要从这两者的结合点着手。但是,这种依存关系常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诗歌欣赏与写字被当作两项风马牛不相及的兴趣爱好,于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书法天赋,也有很多人能够背诵相当数量的诗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少年才俊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白谦慎先生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傅山交往和应酬的个案分析,揭示了交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交往和应酬扩大了傅山的文化影响力,为艺术家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可供适应的环境。这对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是有利的。但是,交往和应酬往往使艺术带上功利化色彩,降低了艺术的价值。白谦慎先生提出“应酬书法”,突破了传统“书为心画”的阐释理论。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书法和传授书法的前提应建立在良好书法欣赏的基础上,因此,高校书法教学要遵循"欣赏先行"的原则.书法欣赏具有能动性、主观性、反复性和综合性的规律;包括笔墨语言本身层面和笔墨语言所传达的引申含义两部分内容;并由此探寻提高书法欣赏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中国经济近代化方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