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欧关系经过60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及战略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入,双边互信及合作基础也日益稳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欧实力对比和相对地位的改变,中欧之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原有问题在新形势下又有了新发展,给当前中欧关系发展带来困扰.但未来中欧关系不会严重偏离正常发展轨道,将在克服分歧和摩擦中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欧"次区域合作"日益成为中欧合作的新支柱。作为中国次区域合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充当了中欧"次区域合作"的先行者,从合作理念创新、经贸关系发展等角度提升了中欧整体合作水平。开展"次区域合作"是由欧洲发展的次区域化趋势、中国深化对欧战略认知及中欧各自发展特点等因素所推动的。中国—北欧国家合作、中国—南欧国家合作或将成为中欧"次区域合作"下一步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欧关系的认知正在出现南辕北辙的错位现象,这种认知的错位在中国和欧洲引发了对中欧关系发展方向的多种不同判断。一种意见认为,虽然世界在发生变化,但是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局没有变,协调与合作仍然占据着中欧关系的主流;另外一种意见认为,中欧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纷争,中欧关系已经进入了一段调整期;还有一种意见提出,中欧关系既不战略,也不伙伴,应当重新定位中欧关系;更有人要求,将中欧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改为战略对冲关系,而且这种主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而对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本文将就此认知错位现象做一结构性分析,借以说明中欧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双方关系历史性的篇章。近十年来,中欧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双方利益融合日益紧密,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中欧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欧盟对华政策及中欧关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欧洲的"新中国观"入手,分析近年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并探讨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欧盟更加重视对华合作,但在对华交往中也更现实、实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日益受到重视。未来中欧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维护经济互补性,弱化竞争性。  相似文献   

6.
中欧关系在经历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演变后,如何进一步定位和确定发展方向成为当前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国领导人关于中欧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基本论断,既是对当前中欧关系基本定位的总体肯定,同时也是对中欧关系的复杂性和中欧相互依存性同时上升这一现实的认知。中欧关系需要中欧双方更积极地以战略眼光探索加深合作的新机遇,并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7.
60年来,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逐步深化与扩展,并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上升至全面战略伙伴的高度。但是,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中欧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与历史传统方面的差异性,使中欧关系中存在杂音。只要双方坚持平等相待,相互照顾核心利益、从战略角度出发把握关系主流,中欧关系就能解除消极因素,稳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的中欧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兰 《国际观察》2005,(1):47-52
中欧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与有效合作.本文回顾总结了90年代后半叶以来中欧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9·11"事件后中欧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挑战,并对中国如何把握机遇、化解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欧关系30年的发展既取得了显著成就,又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既彰显对称与协调、互动与合作的特性,又显现不对称与不和谐、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中欧关系的深化和演变受多重变量的影响,当今的中欧关系已步入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中欧实质性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中欧领导人会晤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中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中欧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新动力。气候变化议题反映出欧盟对华政策取向的变化,欧盟对华期望在不断提高,对华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1.
China-U.S. relations maintained a continued and steady growth accompanied with some positive and substantial changes during the 8-year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China-U. S. relations are faced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t a time whe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es to worsen and neo-liberalism is beginning to have a hold over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2.
Having had many ups and downs throughout the past fifty years,China and France have forged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a solid foundation,featuring extensive cooperation,mutual benefits and winwin results.After changes in their respective domestic situations,the two countries are now turning a new page in their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facing a historic opportunity.Together,they will build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that fea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ra.  相似文献   

13.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14.
The thirty years' reform and open door policies in China have injected elements of capitalism into the Chinese economy. These capitalist factors have had a huge impact on China's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economically speak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quite similar. The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which made them enemies in the first thirty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have lessened considerably, and the two now interact as commercially competitive partners. This current similarity,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s the foundation which guarantees the future success of Sino-U.S.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华援助是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促进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的背景下产生的,20多年来,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中日关系在逐步倒退。日本开始改变初衷,即对华援助从过去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转向以政治利益为目的。日本对华ODA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援助”金额逐渐减少,而且,日本政要多次表示对华经援“总有一天要毕业”。日本方面出现了与初衷不同的做法,给两国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30多年的曲折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现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投资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则陷入长期停滞,前景黯淡,日本企业纷纷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望进一步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Since 2014,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India relationship has followed a trend of starting high and ending low.The China-India relationship warmed up rapidly in the first two years,which nevertheless failed to bring about a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 in their bilateral relations,as India's strategic doubts about China and their differences of interests on numerous issues still pose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土耳其两国在1971年建立外交关系,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冷战的背景下,中土关系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2010年10月,中国和土耳其宣布正式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并非空洞的外交辞令,而是具有丰富的实质性内容。作为两个发展中的地区大国,中国和土耳其双方均着眼于未来,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各自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相称的作用。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动荡后,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凸显。随着中东和中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地位的上升,土耳其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Joshy Paul 《India Review》2013,12(3):221-242
ABSTRACT

The US and India have become closer in recent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last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in steady growth. Under both the Bush and Obama administrations, and now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oo, India is recei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US’ strategic policy toward the Indo–Pacific. India’s emergence as a credible power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has brought both countries much closer. The relationship has also steadily progressed as result of China’s emergence as a potential hegemon in Asia. The US faces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its preponderant position across the Indo–Pacific and requires strong allies in the region to help share the burden. In this regard, India could be the offshore balancer in Asia to counter China’s emergence as a potential hegem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黄琪轩 《东北亚论坛》2020,(1):42-53,127
当前,"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美国国内的严重冲击。这与一百年前,"古典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英国国内的冲击十分类似。为何在一百年间,英美两国均遭遇国内对国际秩序的严重冲击?本文指出,各国不同的产业-金融联系是一项"关键前情"。在解除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管制后,英美两国疏远的产业-金融联系加剧了资本跨国流动带来的问题。由于缺乏国内利益纽带约束,能够"用脚投票"的英美两国资本生产意愿降低;相对当地政府以及普通民众的议价能力提升。资本分得更多的经济份额。由贫富分化引发的政治问题日益凸显。理性的政治家利用国内分化的政治结构,动员国内民众,给自由国际秩序构成巨大压力。与英美不同,德国等有着紧密产业-金融联系的国家,即便面临资本全球化浪潮,国内冲击自由秩序的压力相对较小。基于其政治经济安排的特点,中国能为维护国际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