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兵南下之前,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南宋情报。公元1161年9月,金国燕京人刘蕴古受命诈降南宋,刺探南宋朝廷机密。 刘蕴古为了与南宋朝廷搭上关系,就装成贩卖首饰的商人在南宋一带活动。他经常故意泄露一些金国的机密并夸下海口:取中原,灭大  相似文献   

2.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19):24-25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宋朝的丞相。的确,文天祥做过南宋的右丞相,但那时蒙古大军已然横扫江南,南宋朝廷行将就木,文天祥以丞相职与蒙古谈判。宋亡后又带领军队与蒙古人周旋,直至被俘。所以,文天祥的丞相是个战时丞相、谈判丞相。在此之前,他做过的最高的官职却是与法律有关的刑部侍郎。除了这个官职,他主要的从政履历是在湖南和江西两个地方担任提刑官。可以说文天祥是一个具备了丰富司法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3.
公元734年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将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一书带回日本。畅子兵法》传入日本后,其中有关间谍活动的理论,成为日本人从事间谍活动的经典。公元878年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威亚克斯·阿尔弗雷德乔装成竖琴师潜入侵略大不列颠领土的丹麦人军营,获得了丹麦人的作战计划,从而出奇制胜,打败了丹麦人。公元1130年我国南宋时期,金国策反了宋臣秦桧,派他回去做内应。秦桧于公元1130年回到宋朝,称自己是杀死了看守他的金兵逃回来的。秦桧回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奏书‘与金国求和”,并草拟了与金国议和的国书,得到了…  相似文献   

4.
晏默存 《春秋》2020,(2):55-58
他是南宋出使金国最早、次数最多、成果最明显的外交使臣。他四次使金,次次如赴雷区;两度被扣押拘禁,时间长达11年之久。面对高官厚禄、威逼利诱,他不辱使命,从容就义。由于宋朝重文抑武,导致军备薄弱,常吃败仗。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宋朝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在外交上可圈可点的成效不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少,而真正称得上卓越的外交家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5.
北宋朝廷图书馆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前沿》2002,(9):140-143
本文主要论述北宋朝廷图书馆的建立与管理工作的特点。朝廷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完善 ,表现在藏书分类的规范、流通制度的健全、征集图书的广泛、藏书整理与类书编纂的重视、图书装帧的改进、值日制度的固定与防火防盗的加强等七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前车覆,后车戒",这是中国的一条古训。《诗经》《尚书》《春秋》等先秦典籍的一条基本精神,就是要给后世留下历史经验教训,也即《资治通鉴序》所说"垂鉴戒于后世"。不重视历史经验教训,不以史为鉴,要犯大错、吃大亏。历史上就有忘记前车之鉴的人,南宋理宗赵昀便是一个典型。宋徽宗赵佶曾犯过一个致命的错误,即在宋朝的仇敌辽国被金国打得落花流水时,于1118年二月,派马政渡海到辽东,同金国订立"海  相似文献   

7.
宋金南北对峙时期,沿袭宋辽建立交聘制度,泛使是交聘中重要的使臣之一。与宋辽交聘相比,在宋金交聘中,不仅宋朝的泛使占据交聘的主动性,而且宋廷派遣泛使人次繁多,名目丰富。在不同历史时期,南宋向金国所遣泛使频率与数量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政治、军事政策;文人对遣使的不同态度,是其战争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海外传真     
美英窃听无处不在国际名人尽在掌握英国和美国的间谍组织为了刺探别国情报 ,设立全球间谍网络 ,暗中窃听国际名人的电话通讯 ,其中成为间谍窃听对象的竟包括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已故德兰修女、教皇保罗二世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的前情报官员麦逊披露 ,由于戴妃生前在国际慈善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 ,并曾致力参与扫雷活动 ,经常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系 ,美国政府早已掌握她的机密档案 ,更不时窃听她的电话 ,以便刺探别国情报。麦逊还透露 ,80年代英国出售武器给沙特阿拉伯时 ,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也曾参与…  相似文献   

9.
刘晓萍  王国平 《求索》2013,(10):76-78
至宋代,统治者对于加强朝廷对社会控制力,彰显君主地位,强化君主集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礼制的发展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下。更加凸显出了“礼法合流”,“礼制下移”的特点。随着宋朝统治者对于礼制的大范围推行,礼制与民俗、异域文化也在相互冲突和慢慢的渗透,礼制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本文主要对宋朝礼制发展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叙述,并阐述了宋朝礼制的发展对宋朝服饰文化带来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宋初年的洪皓是江西鄱阳人,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做一番事业。在他做秀州司录时,天降水灾,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洪皓毅然决定将路过秀州的官家运粮船队截下来救济灾民,并表示:“我愿以一身易万人命。”百姓因此称他为“洪佛子”。1129年,洪皓充任“通问使”出使金国,看望北宋灭亡时被金人掳走的微、钦二帝,并借机探听金国的情况。经过长途跋涉,洪皓终于来到金军占领的太原。此时,金国正欲消灭南宋,根本不把宋的使者放在眼中,他们诱逼洪皓去做官不成,就扣留了洪皓,并将他流放到环境恶劣的冷山(今吉林省北部),从此,洪皓…  相似文献   

11.
塔夫  关晚秋 《小康》2013,(5):84-86
宋朝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富庶的朝代,很多人认为宋朝"藏富于民",官民比例低,政治比较清明。但如果认真翻开历史,较较真,恐怕结论未必如此。宋朝官员的幸福生活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只有官员算是"国家公务员",自秦汉官员工资就开始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度",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来发放薪饷。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不过无论与前朝还是后朝,甚至与当代相比,其官员薪俸之优厚,都是令人咋舌的。以宋朝的一品大员(宰相、枢密主  相似文献   

12.
艾涛 《春秋》2013,(1):37-40
宋朝南移.赵氏皇室内迁临安.杭州就成了南宋的首都.上饶在南宋为信州州府所在地.这里离首都300多公里.不远不近.赣闽通往首都的官道在这里汇合,这里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3.
总发从军战诃朔矢志不移逐鞑虏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于佃农之家.北宋未年为了报效国家、抵抗外侮,曾四次投军,北赴燕京,西战太原,奔走大河南北,亲眼看到由于金兵南侵,黄河以北宋朝版土沦陷,广大人民处于女真贵族铁骑蹂躏之下,陷入水深火热,人民困苦不堪.而此时北宋朝廷腐败无能,将对金防线由燕京一线溃散于黄河沿岸,以致于靖康元年(1126)酿成汴京(开封)沦陷的"靖康之变".  相似文献   

14.
贡川古韵     
贡川,占称“发口”。白庸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时任朝廷御史中丞陈雍携子开发,距今已有1270年的历史,冈宋朝新科探花陈璀以“发口草席”进贡朝廷,宋钦宗下旨改为“贡川”。又冈与朱熹、罗从彦、李纲合称“南剑七贤”的陈瑾、陈渊、邓肃三位理学家出白贡川,  相似文献   

15.
赵普之奸(上) 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边报传契丹、北汉联军南侵。朝廷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陈桥驿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顺水推舟地接受后周幼主的所谓“禅位”.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这段史实,都认为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是被动的.他是被将士们拥戴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一个法制程度极高的封建王朝。宋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朝廷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法规来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尤其是在加强司法官员管理方面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岳飞必须死(七) 秦桧突然代表皇帝发表诏书,宣布对岳飞等人的任命。并不许返回部队。从而大体上实现了宋朝历史上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当年四月,朝廷以庆祝柘皋大捷的名义.将各地领兵将领特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紧急召回京城。在盛大的庆功宴会上.宰相秦桧突然代表皇帝发布诏书,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三人均不得返回部队。皇帝煌煌天语.相当亲切与堂皇,让人听起来心里很舒服:以往.朕只是把一路宣抚的职权托付给你们,权力还是小了些,如今,我要将国家军机中枢本兵(指枢密使)之重大职权托付给诸位。你们同心协力,不分彼此.集全军之力谁能抵御?扫除兀术之流何足道哉?意思是.这样重用他们之后.扫荡金国就根本不在话下了。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9,(3):76-78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辽国和北宋,建立起与西夏、南宋中足鼎立的大金帝国,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1,(10):61-61
邯郸市换届调整县级领导,29岁的闫宁被提升为馆陶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这位官员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年轻县长”。面对质疑,政府工作人员称县长简历是“机密”。  相似文献   

20.
独步当世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国祚并不十分长久,北宋167年,南宋152年。然而,有宋一朝,可能是最民主、最热闹,但也是最折腾的朝代。300年间,朝堂上充满了文臣们的争辩吵闹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