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执法是我国行政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于公安执法中的私权保护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和研究程度较高。公安机关执法的过程,与人们群众的私权紧密相连。通过论述公安机关执法的概念及在执法行为中涉及的公民私权,倡导公安机关合法公正地执法,注意保障公民的私权,以维护好公安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警察检查权剖析--从制度建构到现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检查执法中常常发生将治安检查权等同于刑事搜查权的现象,受到了来自法学界和普通公众的质疑,警察对此亦感到委屈和困惑.治安检查"搜查化"的原因主要来自检查权的制度性缺陷和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对法律和制度的误解两个方面.检查权与搜查权应当有明确的界限;警察在公共领域行使检查权与在公民私人领域行使检查权应当适用不同的规则;在公共领域进行治安检查应当以保障警察执法效率为主,适用宽松的法律控制,当警察针对私人领域行使检查权时,应当适用严格的法律控制;从尊重和保护公民宪法权利的角度着眼,公安机关应重新确立住宅检查和人身检查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一、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 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法律规定,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是人人生而有之的人格权,受到法律保护。在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公民的财产、住宅、房屋、通信、人身自由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会受到严重侵犯,合法权益会受到严重损害。可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法定权利和根本利益。搞好这一项工作,不仅是加强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也是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重要法律规范。公安机关正确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没收与收缴、告知制度、听证的适用和取缔的内容,才能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执法。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安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安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福建省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有法不依:执法失之于宽;滥用强制手段,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执法时违反法律程序和要求;缺乏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等。(二)有法难依:一是保护主义作梗;二是管辖分割导致执法尺度差异,存在管理死角;三是公检法对法律理解的认识不一,导致执法困难;四是某些法律规定过于苛刻,难以执行。(三)无法可依:对某些行为的处理尚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某些法律规定滞后;某些法律、法规不具体,执行时难以把握。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安民警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个人合法财产,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作斗争,教育和改造大多数,惩罚少数。在执法过程中公安民警必须遵守尊重保障人权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民警仍然存在一些有损当事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因此,探讨治安案件查处过程中如何避免侵犯人权事件的发生.确保公安民警办案公正合法.对于基层公安机关文明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格权立法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众多部分法。目前人格权立法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如人格权的法律规定地于原则,难于操作;民法通则对人格权的保护范围狭窄;人格权的保护方法不全面。公安院校人格权教学,在公安人员执法、守法方面保障公民人格权起重要作用。公安人格权教育系统化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民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比重,合理选用教材,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组织串讲、串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传统人格权制度涉及的相关法规主要保护公民人格的完整性不受到侵犯,注重公民非商业利益的人格保护,在商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民人格权所涉及的商业活动日益增多,除普通人格利益以外的相对独立的商事人格利益顺势而生。为适应商业化发展趋势,对于社会公民而言,其人格权潜在利益理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及认可。  相似文献   

9.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行为宗旨,公安民警的执法观念、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财产、人身权利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民法教学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公平、诚实信用、尊重私权的执法观念,对于全面提高人民警察的法律素养、纠正实践中出现的执法观念偏差、轻视个人权利等问题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民法在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及作用,对民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予以重新审视和思考,在教学改革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突出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体现为关注特殊群体,彰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扩大调整范围,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被处罚人的权利;规制警察权力,凸显人权保护。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树立人权观念,强化程序意识,规范制约警权,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基本思路:确立被侵害人权利救济措施,保障被侵害人合法权益;完善执法程序,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法律语言,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细化监督程序,推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11.
治安管理对人格权保护体现了预防性、主动性、实用性。治安管理保护人格权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利于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治安管理法规中的一些规定体现了对公民姓名权、婚姻自主权,生命健康权等人格权的保护。目前,少数公安干警缺乏保护人格权的意识,存在一些损害公民人格权的违法违纪现象。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强调治安管理人格权保护的意义,提高公安干警的素质,促进人格权保护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就业平等权保护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不利于维护稳定的法治秩序,也不符合就业平等权保护的国际化潮流。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公民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为此需要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刑讯逼供是发生在执法、司法活动中的严重侵犯公民人格权的渎职犯罪。刑讯逼供的主体多为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多发生在公安基层派出所,案件数量无法准确统计且屡禁不止。刑讯逼供成因主要有:执法、司法人员对口供的极端依赖、特权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检察审判机关查处不力,判刑偏轻等。禁治刑讯逼供的基本策略有:加强对刑讯逼供案件的查处审判力度,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加强执法监督,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执法为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强化对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执法行为的监督,可以更好地体现公安机关的人民性,促使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合法、正确行使职权,有效地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当前,影响执法为民的错误观点有执法就是专政、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执权等.公安机关在执法监督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以保障把执法为民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肖飞 《公安教育》2006,(3):34-36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在公安机关的全部执法活动中,刑事执法约占总数的30%,大力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监督,对于维护法律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当前基层刑事执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下,各地公安刑事执法正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少数基层单位、基层民警刑事执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仍然让许多群众心存不满,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关于刑…  相似文献   

16.
乌兰其其格 《前沿》2003,18(5):92-93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的隐私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公民隐私权受到侵犯时 ,只能以名誉权的保护方式来进行 ,本文通过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等问题的分析 ,针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隐私权的零散规定 ,提出进一步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朱玥 《天津人大》2006,(6):25-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既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又是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法律,也是公民约束自身行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现象严重,且呈现出组织化、产业化、链条化、技术化等特点。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共治,更需要立法部门及时完善有关法律,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守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9.
黎慈 《公安研究》2014,(11):41-46
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形象遭受舆论恶意抹黑、警察执法权益没能获得充分保障等现象表明,警察执法的社会尊重面临缺失的风险,这将会危害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保障警察执法获得社会尊重,亟须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完善相关立法,依法保护警察执法尊严;增强领导干部的尊重意识,切实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密切警民关系;加强涉警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浓厚的尊重氛围;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尊重警察的习惯,以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完善、科学、有效的维护警察执法尊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这就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规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唤和盘问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治安案件最常用的手段,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因此,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加以区分,不能混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传唤和盘问有以下几种不同: 1.传唤与盘问的法律依据不同。 盘问是依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进行。传唤的法律依据由于分为刑事传唤和治安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