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必武的司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社会主义司法思想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考察了董必武关于司法的政治性、司法的人民性、司法的公正性和司法的程序性等问题的基本论述,揭示了董必武司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品格,确证了董必武司法思想的革命性意义和现时代价值,进而强调董必武的司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与司法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潘勤 《法律科学》2003,7(1):33-37
董必武独特的经历使其刑法思想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和长久的生命力。董必武认为 ,治国应靠法制 ,党要重视立法工作 ,以依法办事代替运动治国 ,这些观点构成了他的刑事立法思想。在刑事司法方面 ,董必武认为应重视刑事司法的程序 ,反对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 ,坚持依法办事 ,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是我国法制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董必武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极其重视对我国政法干部的培养,强调政法干部在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最先在党内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指出依法办事是政法干部的行动准则,是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董必武的政法干部培养现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必武同志早在一九五六年就提出“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卓越见解。董必武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学习和研究他的法律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董必武同志认为依法办事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必须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同志的民主建政思想很丰富,在他的民主建政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政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民主建政的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建政的重要保障——民主法制建设;民主建政的基本政策——统一战线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董必武同志的民主建政思想。  相似文献   

6.
黄洪波 《法学杂志》2004,25(6):34-36
关于行政刑法的性质,历来存在“行政法说”和“刑法说”的争论,近年来又出现了“双重属性说”,即认为行政刑法兼具有行政法和刑法的性质,应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但是,从行政刑法的概念界定上,我国行政刑法不属于行政法,双重属性说也就无成立的前提;从逻辑上,不能得出行政刑法具有双重性质的结论,相反,行政刑法具有刑法的性质;从学科上,行政刑法也不足以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应该是刑法的一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董必武同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律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性质,提出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主张一切法制工作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思想,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思想、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8.
司法独立的核心内涵就是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董必武同志关于司法独立的诸多经典论述涉及到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司法独立与司法为民、司法工作与司法队伍建设等,这些论述对我们当今的法治中国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是我国政法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宪制和法制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认真研究董必武的宪法思想,不仅有宪法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进一步贯彻实施现行宪法,加强我国的宪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法国际化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理念更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彩霞 《中国法学》2005,1(2):142-151
刑法理念是指人们对刑法的性质、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犯罪、刑罚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知,它具有中介外化功能、预测功能、批判功能与导引功能。我国作为法治后发型国家,实现刑法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就是刑法的国际化,这不仅包括制度层面上刑法规范的国际化,还包括精神层面上刑法理念的国际化。刑法性质观、刑法机能观、刑法作用观、刑法理性观、犯罪观与刑罚观等理念的更新,是我国刑法国际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