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在—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政治代表性是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之体现,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前提,是中国政党制度优势之体现,是实现多党合作的必要性因素之一。现阶段,增强民主党派的代表性是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就中国的政党制度发表过《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通过对两部白皮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差异并阐释背后的原因,对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党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相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在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政党制度理论认识不断升华,对政党制度的定位、生成逻辑、功能价值的认识都有了深化发展。二是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不断丰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都有了新发展。三是政党制度各要素职责定位更加清晰,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概括了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总结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经验,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白皮书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阐述了多党合作制度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明确了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发了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科学定位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人民民主价值理念、统一战线政治联盟性质和多党合作重要政治准则等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深度聚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强化了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塑造了新时期参政党形象,战略性地提升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促进参政党理论建设、多党合作实践和多党合作"三化"建设方面都有新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开拓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新型政党制度视野下加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关键靠人、靠队伍。针对这一问题,民主党派应立足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抓住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能力建设和制度保障,参照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与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政治纲领与新型政党制度息息相关,这些内涵都决定着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方向、内容和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政治纲领与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决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民主党派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必须全面引领和指导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方向、内容和制度,同时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必然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集中反映与体现。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进程中,民主党派政治角色的基本范畴决定了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力坚持者、坚定维护者、切实贯彻者和着力发展者。  相似文献   

9.
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集中论述了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其长期性在于:一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长期性决定了民主党派把政治交接作为长期性的重要任务,二是民主党派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的长期性决定了民主党派必须把政治交接作为长期性的政治任务,三是抵御"西化"、"分化"战略的长期性要求民主党派必须把政治交接作为长期性的政治任务;其重要性在于:一是关系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关系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源自中国土壤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肩负着落实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责任,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落实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优势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政治组织优势作用;加强思想政...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中,当机动车与其所有人处于分离状态时,应当对传统责任主体认定依据进行合理反思,并应该引入控制力和收益这两个标准,对机动车与其所有人的分离状态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得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由所有人根据过错程度和收益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以实现机动车损害赔偿中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借鉴了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提高了对检察官公诉职能的要求,即要在法庭上亲自举证,通过事实说服法官,有效的行使国家追诉犯罪的职能。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侦检关系的规定,造成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不仅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公诉职能,而且有时还相互擎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检察官的公诉职能。通过考察国外的做法,我国应重新调整侦检关系,强化公诉职能,加强检察权对侦查权的控制,完善我国侦检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保荐职责的核心是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担保义务.违反这种法定义务,构成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侵害,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这种特殊侵权行为应采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由保荐机构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要厘清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与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责任的边界,以保证保荐人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律方法以促进"正当性"判决的获得为目标,而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判决的"正当性"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共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具体司法过程做出融贯性解释,并可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咸安区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的相关精神,开展了以乡镇撤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绩效。但其间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加剧了乡镇工作人员精减与公共事务增长之间的矛盾、基层民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乡镇规模扩大给老百姓办事带来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