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兼评香港回归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刘映仙*自80年代末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获得了阶段性发展,其中香港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1997年7月1日,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原则,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香港回归以后...  相似文献   

2.
这一切来得是如此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今年5月底,中国的股民又经历了一次切肤之痛的风险教育。一连串的调控政策,股市连续大跌,被套牢者无计其数。仅仅几天之前,股民还在憧憬着到香港回归时的投资大丰收,而在“凯旋门”前摔的这一跤,使之清醒些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股市以不断上涨来对应香港回归倒计时。盼回归迎九七,到了股民那里就变成了买股票迎九七,像几年前炒作西藏上市股票冠以“民族团结”概念股一样,潇洒地炒一回九七概念。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1998,(1)
1997年5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赴港采访团首批44人抵达香港时,他们没有想到,一批本地和外国记者已等候他们多时。香港回归新闻大战尚未正式打响,中央电视台自己先成了别人的“新闻”。其他传媒对中央电视台感兴趣是有理由的,因为在一个世界性新闻事件中,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向全球提供主信号的电视媒体。香港回归吸引了全世界700多家传煤的8000多名采编人员,这超过了海湾战争、奥运会、南非曼德拉大选获胜和纪念诺曼底登陆50周年的报道规模,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新闻事件。曾让人遗憾的是,在香港回归之前的世界性新闻报道中,中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逐步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了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进一步深入探讨“一国两制”方针的深层理论内涵,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展望其光辉的未来前景,将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 一、“一国两制”方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与两岸关系李家泉*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理论,至今有十几个年头了,这一理论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问题上的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创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决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了。1997年香港回归,率先垂范,付诸实践,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举世瞩目的创举。1999年澳门回归再度向世人证实“一国两制”务实可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分三步走战略迈出两步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亦将更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30日,我在位于德陶莱茵河畔的科隆市应邀参加了由维尔纳·索内(Werner Sonne)先生主持的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联合举办的“凤凰”时事述评节目中有关“香港回归中国”的新闻论坛。这是我于去年4月1日至8月31日在德国讲学活动期间的一次重要经历。没能在中国、在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与国人、家人一起欢庆香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之所以可以在香港回归之后,继续维持其繁荣与稳定,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北京将香港在1997年之后的“繁荣与稳定”视为政策成功的关键,因而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就使得十余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得力于北京片面的努力,从北京到香港都忽视了香港对维护“一国两制”应该存在的责任。本文认为北京和香港应该将“一国两制”,视为一种在国家典范下的新制度,欲使“一国两制”成为不同于“一国一制”的制度,香港不应对抗“一国”,更应该与“一国”合作,才能使“一国两制”成为香港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独家策划”栏目面世一年有余,影响渐大。1998年,我们将做得更好!“策划”一词,近年来走俏不已。但“策划”的实践则源远流长。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奇才罕遇的大战略家、大策划家。气吞山河的“三大战役”,独具匠心的“中美上海公报”和“一国两制”构想,这些都已经成为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经典案例。在1997年,香港回归、江泽民访美等历史性事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高明的构思,经过了多少缜密的实践!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本刊特推出“1997,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专题,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国际展望》2007,568(14)
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活动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而神秘的07式新军服也随之首次公开亮相,并引起世人瞩目。对于中国新军服的首次露面,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均表示出了高度的关注,并不约而同的以“走向时尚”作为标题,把即将到来的中国军服全面换装视为中国军队全面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澳门由于自身的经济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所扮演的角色远不能同香港相提并论。但香港回归前后,澳门与台湾的关系发展迅速,澳门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部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澳台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从当年12月起,就有一些台湾居民经过澳门返回大陆,少部分台商也尝试到澳门投资。台驻澳门组织也有所恢复。虽然1967年被迫撤到香港的“国民党澳门支部”没有正式返回澳门,其领导人也多在香港居住,但“澳门台北旅游贸易办事处”在1991年1月以“私人公司”…  相似文献   

12.
3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连庆教授、王炳元教授、李义虎副教授在临湖轩接受了澳大利改《澳人报》(The Australian)外事主编谢里登(Greg Sheridan)的采访,并就有关中国在地区和世界安全体系中的作用、香港回归祖国、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澳关系、“中国威胁论”及21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他的提问。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中,三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从历史、现状和未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直到19世纪末,它逐步被英国强行割占或“租借”。中国历届政府和中国人民争取香港回归的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香港的回归,必将对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除对上述内容进行阐述外,还拟对香港在回归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作一些预测。 。Z—、Li  相似文献   

14.
杜平 《南风窗》2007,(13):28-29
香港回归之前,笔者还在布鲁塞尔担任常驻记者。有一次在北约总部采访时,英国驻北约代表团的一名外交官和我聊起香港的前途,包括香港回归之后与中国内地的关系。这位官员向我提出了两个十分悲观的看法。第一种看法在当时的西方社会非常普遍,那就是,英国撤离香港之日,便是香港的自由走向终结之时,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容忍任何政治异己";第二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袁易明 《南风窗》2007,(13):38-39
香港回归既承载着在社会制度上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承载着两种类别经济制度的并存:香港充分自由的市场制度和内地的转型经济制度。在回归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实现平稳过渡、维持香港稳定是中心议题,其后5年,关于促进香港的繁荣又成为讨论的焦点。对内地而言,香港回归给国人带来政治上的自豪感,这是政治收益;在经  相似文献   

16.
对香港回归后闽台经贸合作关系的思考曾建权*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关系使福建成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经贸往来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给海峡两岸的经贸合...  相似文献   

17.
前年,正当中英两国谈判香港回归问题的时候,香港某些人,抽调资金,抛售港元、造谣惑众,引起港币对外汇率一跌再跌,一美元兑换港币达八元、九元,甚至超过十元。在这汇率“冲击波”的影响下,不仅影响香港的对外贸易,而且严重地扰乱了金融市场,出现了某些金融机构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倒闭等恶性事件,搞得人心惶惶。最后,不得不由港府出面干预,硬性规定港币与美元汇率为一美元兑换七元八角港元之后,才平息了事态。可见汇率风波对经济和市场的破坏性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18.
光阴如水,并不会为某个特别的日子而停顿。但历史却注定要在这一刻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世界也注定要在这一刻留下一片深深的痛惜: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邓小平——这位世界性的杰出领导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此刻,距离香港回归只有130多天时间。中国人民一直在心中祈祷,这位93岁的老人真能如他当年所言,“到香港去看一看,哪怕坐着轮椅也要到这块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我们又一次体会到时间的残酷。然而,只要我们把悲痛的心绪稍作整理,把含泪的目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召开,1997年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令世人瞩目.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在“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更加繁荣昌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总结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1997年,将是我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飞的一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跨世纪的时代需要具有跨世纪素质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应该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应该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关注.万事人为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0.
谭志强 《南风窗》2007,(13):45-45
匆匆地赶到台北,连续参加两场与"香港10年"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不过,当与接机的朋友谈起与"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时候,朋友笑着回答:台湾人不使用"回归"这两个字,除了部分关心台港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学者之外,现在市面上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香港回归10周年"或者"一国两制"这些事情。目前台湾最注意香港的应该是两个问题,一是香港扩大开放大陆观光客后对香港本身达成的效益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