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美欧盟友关系的柱石和载体。当时由于苏联和华约集团的存在,大敌当前,北约基础牢固,美欧关系极为密切。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北约作为联系美欧的战略纽带趋于松散,美欧矛盾突显和上升。北约面临着未来发展和自我重新定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2013年末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一波三折,局势不断恶化。作为危机的外部直接参与方,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在乌克兰展开激烈博弈。美欧对基辅独立广场示威活动以及推翻亚努科维奇政权给予支持,而俄罗斯也随即采取报复措施,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西方为此对俄实施冷战后最大规模经济制裁。尽管,俄美欧各方积极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斡旋活动,但三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各有战略考量,不断对乌克兰施加各自的影响,使得乌克兰国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前景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3.
李荣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05,(3):11-12,45
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2004年,大国在中东的角力主要表现为欧美的软实力较量。应该说,伊拉克战争充分显示了美国硬实力的强大,同时也暴露美国软实力的缺陷。伊战后,法、德、俄等大国以其地缘优势以及政治、经济和外交资本,与美国展开软实力的较量,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近一年多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矛盾陡然升温,美国、欧共体和日本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实体之间的经济摩擦在加剧、矛盾在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欧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后又出现新争执,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再度搁浅。去年11月底,乌拉圭回合谈判曾出现过转机,美国和欧共体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规定了美欧减少和取消某些农产品补贴的时间表。这一妥协为打破长达6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带来了希望。但是美欧农产品妥协首先遭到法国、比利时等欧共体农业大国的反对。法国发表声明拒绝这一协定,认为这项协议与同年5月份欧共体通过的欧洲  相似文献   

5.
此文从美欧之间谁更需要对方、美欧关系中的假象、美欧关系的实质、美欧关系的前景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认为美欧之间存在着宗教、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在经济上它们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地交识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损俱损的地步。可以认为,美欧关系不可能发生突变,只会时好时坏,在某些问题上合,在另一问题上吵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转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恐斗争形势的日益复杂、激烈和严峻,作为反恐危机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和 重要内容,反恐预警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反恐国家的重视。反恐危机管理的重心由大规模恐怖袭 击的“应急处置”逐渐向“危机预警”转移。与美俄等国相比, 我国反恐预警建设方面不仅在整体 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与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远远不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反恐预 警是危机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包括反恐在内的我国综合性危机预警机制建设都需要在理论上进行 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印度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在“9·11”之后有了明显加强,双方在军事行动、联合军演、信息情报、法律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得到全面提升。其原因除了同为恐怖主义的受害国外,还有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和制衡中国、打压巴基斯坦的企图。但两国的合作关系也将受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印度与伊朗合作关系以及美印之间固有的信任危机、法律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印美深化反恐合作的道路并非平坦无阻。  相似文献   

8.
美欧冲突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与法国、德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冲突。伊战虽已结束,但这种冲突并未消除。美欧冲突的根源与核心不是相互政治文化差异和经济利益争夺,而是其战略安全利益的歧异。只要美国坚持和强化基于独超强势地位的单边主义政策,美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止息,且可能进一步上升与发展。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美欧联盟和整个大国关系势必产生深远影响。美欧冲突的深刻启示是:国际政治的根本驱动力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战略利益;大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是政治权力之争;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不会自动转化为军事力量,更不能替代军事力量;美欧的矛盾冲突不会形成全面对抗,但也具有一定的不可调和性质。  相似文献   

9.
邢骅 《国际问题研究》2007,(2):32-36,43
冷战后美欧关系从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对抗到布什总统连任后的和解经历了令人瞩目的波动.但波动因美欧关系的特质而上下有限,造成波动的三个变数是总体国际形势演变、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变化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对策.2003年布什总统访欧开始的美欧关系的改善几年来持续巩固与发展,标明双方关系进入一个以合作为主调的新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内凝聚双方的因素将超过分裂因素,美欧关系的新阶段在较长时期可望延续.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政府反恐预警机制改革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朗普上台伊始,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外部恐怖力量的恶性发展和本土“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频发严重威胁着美国安全,民众不安全感因此持续上升,加之美国反恐系统的缺陷,要求改革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呼声日增。特朗普政府改革反恐预警机制的举措主要包括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和分析、加强与盟友的情报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边界与海关的预防管控、强化反恐预防执法机制、修正国家威胁警报系统公告发布机制等五个方面。纵观特朗普政府执政近两年的反恐预警机制改革实践,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特朗普与情报界的紧张关系及特朗普政府的情报失误、强化移民治理机制、预防恐怖分子政策、对穆斯林敌对性的移民政策、边界预防管控的任性政策及反恐战略的不确定性等,都将影响美国正常反恐预警机制的形成,也会影响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效果与改革方向。美国要预防恐怖主义需要在国内解决社会分裂问题,在国外放弃霸凌政策以缓解反美力量的对美的敌对情绪,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才有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The US and most of Europe disagree over the validity of a human rights approach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These differences manifest themselves in policy outcomes with higher protections in Europe for the poor, the vulnerable, and the weak. The US approach of limited state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ppears to create insecurity for the needy. Europe's succes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presents an ethical challenge to US reluctance to accept legal obligations to provide a basic right of subsistence to its citizens.  相似文献   

12.
United States Human Rights Policy and Foreign Assist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furthers the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U.S. bilateral foreign aid. We buil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data set to date, extending the time period (1976–1995) and enlarging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under review (140). Rhetoric aside, human rights considerations did play a role in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a state received military aid during the Reagan and Bush administrations, but not for the Carter or Clinton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human rights was a determinant factor in the decision to grant economic aid, albeit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To the question Does a state's human rights record affect the amount of U.S. bilateral aid it receives? we answer yes for economic aid, but no for military aid. Human rights considerations are neither the only nor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in aid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伊拉克战争已基本结束 ,但由此引发的欧美之间的分歧并未消除。欧美之间传统的战略同盟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并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际政治,尽管纷繁复杂、曲折多变,但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冷战结束后,权利政治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变得更为突出。主权与人权是紧密相连的两大政治权利,两权并重,应同时充实和完善,不可偏废;两权相辅相成,既相互依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对立;两权内外相交(即主要属于国内问题,又具有国际性),既一致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更不能相互排斥。正确处理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外,同时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揭露“人权高于主权”错误论调的用心。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与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期间及冷战后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急剧增加的时期,我们看到大量分析冷战后维和行动形势变化的材料,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形势中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冷战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动向。很少有人把联合国维和行动面对的形势变化同美国冷战后的战略策略变化联系起来,本文拟就此略加填补。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冷战残留最严重的地区,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地缘战略共同作用。美国是对东北亚和平、安全与稳定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对美国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美国的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及军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在战争中成长和强大,通过战争维护和巩固世界霸权。美国频繁发动战争的原因包括:没有真正能与之匹敌的对手,选举政治迫使政治人物"讨好选民"与"做点什么",议会对总统进行战争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右翼保守势力对战争议题的操弄,在全球进行能源及资源利益争夺。美国虽然不时对战争进行反思,但综观历史,人们对美国领导人能否抵挡住因发动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的诱惑,不能不保持怀疑。  相似文献   

18.
Years of strategic missteps in oceans policy, naval strategy and a force structure in decline set the stage for U.S. defeat at sea in 2015. After decades of double-digit budget increase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was operating som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system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a 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 that could hit a moving aircraft carrier and a super-quiet diesel electric submarine that was stealthier than U.S. nuclear submarines. Coupling this new asymmetric naval force to visionary maritime strategy and oceans policy, China ensured that all elements of national power promoted its goal of dominating the East China Sea. The United States, in contrast, had a declining naval force structured around 10 aircraft carriers spread thinly throughout the globe. With a maritime strategy focused on lower-order partnerships, and a national oceans policy that devalued strategic interests in freedom of navigation, the stage was set for defeat at sea. This article recounts how China destroyed the USS George Washingt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2015. The political fallout from the disaster ended 75 years of U.S. dominance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cemented China's position as the Asian hegemo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