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对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2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养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近几年来,河池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及全国、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会议精神,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切实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肖善芳 《桂海论丛》2011,(Z1):19-21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增强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2010年初,自治区党校在全校主体班培训学习中开展的晚聚习活动,认真履行了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充分  相似文献   

4.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 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铁路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党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加强铁路党校建设,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执教能力建设是一项根本性的建设。一、加强铁路党校执教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加强铁路党校执教能力建设, 是完成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界正在广泛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必须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打造制高点、当好先锋队。一、根本要求:坚定政治忠诚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的主责主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校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工作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相似文献   

6.
汪德明 《长江论坛》2009,(3):14-16,43
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各类党校在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中担负重要责任。最近,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同志在全市党校工作会议上对武汉市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整合培训资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培训创新,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促进武汉科学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履行好党委建党校、管党校、办党校主体责任,创新思路和办法,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为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意见第一次在文件中明确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并强调党校承担着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9.
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是我党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更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推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力量.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1]充分发挥党校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突出主业主课,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把办好党校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何竹康(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加强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是办好党校的保证。各级党委务必把办好党校列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党校办...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健 《青年论坛》2007,(5):54-5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破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困境与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力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工作,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逻辑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学习逻辑有助于论证、表达思想,有助于掌握其它科学知识,有助于识别、驳斥诡辩。逻辑推理在公安、司法领域有广泛应用,加强警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囿于传统社会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无论普通社会成员,还是司法工作者的观念都不能完全与变化的形势相适应,司法工作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随着转型期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权利意识以及法治观念的增强,传统的司法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司法工作产生了新的需求,由此,司法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孕育着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刚健有为、重人格、重道德、重境界;和谐中庸、重整体、重直觉、重实用;变化日新、无物常在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既有精湛的智慧,也有消极过时的东西,应辩证分析、剔除糟粕、传承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对警务工作大有裨益,需要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15.
民俗具有社会性、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形成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其发展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对社会生活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全面渗透于社会环境之中 ,对公安工作有各种影响和作用。公安工作应严格依法尊重民俗 ,充分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相似文献   

16.
WB-Styled Work     
The World Bank-sponsored Shanghai Conference on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in May 2004 brought together more than 1,000 people, mos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shar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poverty-reduction efforts. The conference. which included analysis of more than 100 case studi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highlighted China's success in large-scale poverty reduction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flexible approaches that engage the poor in finding solutions to poverty.  相似文献   

17.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是人们近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内在的对立性,同时又有互补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可以统一,并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扬利抑弊,在利益分配多元化的情况下,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最佳结合点是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公安机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确立网络阵地意识、构建网络平台、网上网下联动、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行家里手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大都市生活中的青少年成长和青少年工作,一方面反映出大都市生活逻辑对青少年成长和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青少年成长、工作观念的独立和变化。因而,有必要从现代性大都市生活世界图景的变化还原这一情势,并在"人与都市"的交互关系中,调整"未来指向当下的规划"的生活观和对未来生活"遗赠"的工作观。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管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重要社会建设任务,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青年工作应该如何去创新呢?社会管理创新体制下的青年参与又是怎样的呢?共青团应该怎样组织青年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参与呢?结合广州共青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又有什么新思路呢?为此,本期前沿探析栏目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管理者,共同就以上种种问题进行探析。本刊将以下四篇短文,呈现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