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六盘水市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贵州省六盘水市自启动"3155工程"以来,现代高效山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8月,已累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223.33万亩,建成猕猴桃基地84.13万亩、中药基地31.12万亩、油茶基地28.21万亩、花卉苗圃9.58万亩、刺梨25.18万、特色经果基地16.28万亩,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21.33万亩,全市共建设23个现代高  相似文献   

2.
沿河自治县通过狠抓秋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间作套种,计划到今年底全县创建万元田1万亩、万元山2万亩;到2016年,累计创建万元田5万亩、万元山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省在政策牵动、市场拉动、改革推动、科技带动下,通过实施水稻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的科技"三百"工程,全面完成了增产增收任务.全省粮食面积94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70万亩以上,增长3.0%;总产量达3326.5万吨,增产143.2万吨,增长4.5%;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35.7元,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正>绥阳县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县委书记王晓旭、县长余航海分别包保洋川镇万亩大坝和风华镇万亩大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晓明、县政协主席钟方伟分别包保蒲场镇万亩大坝和旺草镇万亩大坝;县委将耕地保护纳入对各乡镇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为保护生态环境守住耕地红线,绥阳县把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放在首位,加强对山、水、空气、土壤和万亩大坝的一体管护,切实守住守好山  相似文献   

5.
农三师四十二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森、牧业为辅,二三产业兼营的农业团场。全团总入口4532人,土地面积21.7万亩,耕地面积3.5万亩,共有17个基层单位。该团坚持走“稳粮攻棉、套种小茴香、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发展思路。2005年,该团植棉2.6万亩,籽棉总产突破1100万公斤,皮棉单位152公斤;套种小茴香2.3万亩,收获茴香411吨;牲畜存栏1.58万头(只),肉类总产543吨;植树造林440亩,育苗面积70亩;种植苹果、红枣、香梨1000余亩,水果总产700余吨;全团已形成“棉花、林果、畜牧”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局面,庭院经济成为该团经济…  相似文献   

6.
武艳艳 《求实》2012,(Z1):115-117
引言2010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旱灾的侵扰,尤以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21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780万亩(重旱2862万亩、干枯167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280万亩;有2595万人、18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  相似文献   

7.
杏花怒放、杨柳拂翠的阳春时节,在宁县,1000亩新建钢架大棚即将落成;6万亩新栽苹果、3万亩紫花苜蓿、5万亩粮饲兼用玉米种植任务逐步落实……这是宁县县  相似文献   

8.
<正>大竹县因"竹多竹大"而得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6.3万亩,森林覆盖率33.23%;现有绿竹39.8万亩,总蓄量近200万吨,被称为"川东绿竹之乡";现有优质香椿3.5万亩、国家AAA级景区1处。2008  相似文献   

9.
正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位于湖北省中部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地处荆门市东南部。全区国土面积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果园面积5万亩,水面面积1.5万亩;总人口8万人,下辖4个办事处,41个队、村、社区。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发现了中国第一粒人工稻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在田间管理上狠下功夫,多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抓管理,增效益,保安全。因此,该团的生产总值逐渐增高、职工们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今年,该团育苗辣椒面积2.5万亩,西红柿1.5万余亩,甜菜1.28万余亩,小麦2.4万亩。为促进职工收入更上  相似文献   

11.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提出守初心担使命、补短板强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毕节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要求,毕节市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补短板强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完成蔬菜种植302.95万亩,占计划的81.88%;食用菌6.5万亩,占计划的81.29%;中药材120.79万亩,占计划的133%;投产茶园28.42万亩,占计划的99.72%;生态家禽累计出栏2252.41万羽、禽蛋累计产量5.121万吨,分别占计划的61.04%、113.8%;水果11.73万亩,占计划的146.6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夏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争取和实施各类生态保护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2015年至去年,落实中央投资27.3亿元、省级投资7.6亿元,实施引黄济临供水工程、黄河干流临夏段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4项,各类重点水利工程84项,水土保持工程34项,全州自来水普及率9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5.5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五期、造林补贴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13项,完成人工造林71.3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90.16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92.26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17.66%;实施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48项,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4万亩;实施农业生态保护项目15项,完成人工种草面积31.6万亩,禁牧草原255.06万亩,退牧还草1.6万亩;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项,实施垃圾污水处理项目12项,全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2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46%,全州尾菜无害化处理利用率38%.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9)
<正>包头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题,并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十二五"以来,包头市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17.58万亩,森林面积由628万亩增加到703.9万亩,净增加75.9万亩;森林覆盖率以年均0.6个百分点递增,现已达到16.9%。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六大重点区域绿  相似文献   

14.
匡奇燃 《当代贵州》2022,(38):46-47
<正>黔西南州现有蔬菜种植规模化基地14.3万亩,其中100至500亩坝区11个,500至1000亩坝区27个,1000亩以上坝区14个,主要种植菜心、花菜、香葱、茭白等,涉及经营主体93家。今年上半年,累计种植蔬菜108万亩,累计采收145.1吨,产值达41.5亿元,商品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1,(9):58-59
近年来,贺兰县紧紧围绕自治区"三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把以优质粮产业为主导,以蔬菜、水产、奶牛为补充的"一优三特"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1.1万亩,粮食总产23.1万吨,较上年增14.3%;新建设施农业3.58万亩,累计达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6.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75万  相似文献   

16.
数字看宁夏     
39.9亿元上半年全区农业实现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0%。全区畜牧业生产积极向好,猪、牛、羊、家禽肉产量14.4万吨,同比增长2.3%;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4.4万吨,同比增长17.6%;蔬菜、瓜果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新建日光温室及拱棚2万亩,完成旧棚改造任务2.4万亩,新增供港蔬菜基地2万亩,蔬菜、瓜果产量同比增长4.0%。  相似文献   

17.
刘苏颉 《当代贵州》2020,(15):15-16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2019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超出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率16.3个百分点;全省推进38.44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和1097万亩储备林建设,完成营造林520万亩,退耕还林3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5%;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绿色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自治区水利厅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统揽,全力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倾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努力深化水利改革,统筹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力争各类水利投资总计50亿元;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建成通水;治理盐碱地2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0万  相似文献   

19.
渠县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农业"稳产水稻、主攻旱粮、猛攻红粮"的发展新思路,引导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扩种优势农产品和特色经济作物:重点扩种15万亩优质红粮,扩种10万亩苎麻,新种植2万亩渠县特色产业--七蕊黄花,并投入100万元启动鲜花贮藏、快餐黄花等项目;完成2万亩劣质红桔、锦橙高接换种,结合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等项目新建果园2万亩,并发展杂交柑、龙安柚、丰脐、新系塔罗科血橙等新品种;利用渠江、流江河流域滩涂沙地大面积种植天府9、10、13号系列高产花生10万亩;逐步建起粮油、生猪、黄花、水产、柑桔、中药材、苎麻、蚕桑等八大支柱产业及相应的八大加工龙头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体系,使全县优质农产品由去年的25%全面提高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20.
位于柳河县东南20公里处,有一个富裕的小镇——驼腰岭镇。在这个有1万多人口、2万多亩耕地的小镇里,光果树就有1500亩,林蛙放养面积2000亩;养鸡专业户186户,年存栏万只以上的20户;全镇90%的户养猪养牛,养羊80只以上的大户45个;有6个村养蚕,放养面积1600亩,成为全县的柞蚕基地。目前,全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