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事变”乃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程的重要步骤,究其发生的经济原因:一是为摆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走上了海外侵略的老路。二是为侵苏备战,国小兵少的日本势必要借助中华之物力。三是建设不断恶化的伪“满洲国”殖民地经济的迫切要求,日寇希望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互为补充,以稳固“满洲生命线”。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对物产丰饶的战略要冲——华北垂涎已久,挑起“华北事变”为其志所必行。  相似文献   

2.
回眸1945年福州沦陷时,我念小学三年级才10周岁,被日寇“派夫”到福州郊区义序修建飞机场。往事不堪回首,苦难的“童工”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福州第二次沦陷时,我家居住在井大门(今日井大路)八角楼。日寇“派夫”,由保甲长通知,每户每月要出两个义务“劳工”,到义序去修建飞机场。不出工的出钱也可以,每个“劳工”出一升米一斤米),以米代钱,雇人去“劳工”。那时候,我父亲远在东北抗日战场,家里生活靠亲戚接济,一贫如洗,哪里出得起米雇人去“劳工”,我只好顶替成人出工。早上6时,由保长召集“劳工”集合整队,日本兵押着“劳工”去…  相似文献   

3.
杨奇 《春秋》2014,(6):11-13
正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便有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至中国战场,使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企业陷于停滞。为了满足日本企业的要求,日本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通过了《关于将华人劳工移入日本内地的决议》,规定向日本移入中国劳工以弥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共计从中国强掳劳工34282人。被强掳途中以及在日期间,中国劳工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相似文献   

4.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从占领地区强行征召了大约1200万外籍劳工到德国企业做工,这其中主要是犹太人和中东欧国家的劳工。到1944年,德国企业中有30%的工人是来自外国的劳工。在1998年至1999年间,波兰、美国、俄罗斯等国众多的纳粹时期幸存劳工向本国和德国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德国政府为此决定对战时劳工实行全面赔偿。德国在2000年8月通过了"赔偿基金法案",对纳粹强制劳工的获赔资格和获赔金额作了详细规定,并成立了专门负责赔偿的机构:"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它的成立,既是幸存纳粹劳工争取权益的结果,也是德国政府和企业界勇于承担责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参战要求一再被拒后,改而采取“招工出洋、以工代兵、暗事参加”的变通方式曲线参战,向协约国输出30万劳工。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介入并积极参与操作,主动进行的劳工输出,也是为了国家政治、外交需要而进行的一次劳工输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这些赴欧华工成为一个政治参与性比较强的劳工群体,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斗争性。  相似文献   

6.
“榨血案”警示录刘郎一1994年12月27日,新乡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三中队队长刘振海正在审查一名颇有些劣迹的“盲流”,想不到竟于无意之间连带出了一桩令人震惊的“榨血案”。在新乡市罗在街31号院里,寄住着几位外地流窜至新的闲散人员,他们以招工为名,骗取...  相似文献   

7.
“回忆的残酷在于它会重新唤醒被遗忘的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时,让我们翻开那页血迹斑斑的屈辱历史,无数中国人民惨死日寇屠刀之下,罪恶的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仍未平复。据日本外务省管理局1946年制作的《华人劳工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书》记载,战争期间被掠往日本的中国劳工总人数为38935人,如果  相似文献   

8.
日据时期,大批大陆劳工赴台。与清代以前不同,他们是在台湾割让、两岸关系发生剧变的历史背景下渡台的。对这些被称作在台“华侨”的大陆劳工,日本殖民者依据台湾岛内政治、经济局势,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约束、管理。赴台大陆劳工大多来自闽、粤、浙等省,从事底层劳力之役,饱受日本殖民当局及资本家的压迫和榨取。为维护自身权益,他们也组织劳工团体以互助自救,并为台湾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24日,日本国会以142票多数赞成,47票反对,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一举动,引起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和正义的日本国民的强烈愤慨。我们不能不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的出台,是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军事格局中又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在亚洲的又一表现。一、与《和平宪法》背道而驰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国土上,日本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恢复家园的建设。1946年1月1…  相似文献   

10.
海外3000万华侨、华人,长期与居住国的各个民族混杂而居,相互接触,互为影响。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生活上的频繁交往,导致华侨华人自觉或非自觉的受到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同化”。从总体上来看,他们主要受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同化”,一是自然同化;二是强制同化。长期以来,海内外学者对“强制同化”华侨华人问题贬褒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应该理解”的,对“民族接近”、“民族融合”是有利的,是“可  相似文献   

11.
70年前,发生了一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昭垂青史的绥远抗战。今天,当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依然心潮涌动,备受震撼和激励。一、绥远抗战的前前后后绥远抗战发生在1936年8月至12月间,那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四省(黑、吉、辽、热),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又对华北发动新的进攻,策动“华北五省(冀、鲁、晋、察、绥)自治运动”,并加紧实施“满蒙计划”,将魔爪伸向内蒙古。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纠合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李守信和汉奸王英等加速准备进犯绥远(今内蒙…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华人反独促统大会,日本华侨华人组团踊跃前来参加,成员有老华侨、新华侨学人和日籍华人。日本华侨华人同今天与会的各位一样,坚决反对“台独“,主张和平统一中国,并为早日实现这个目的,愿献出绵薄力量。我本人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于1950年到日本的,朋友说是来留  相似文献   

13.
华人之窗     
法国北方华人协会法国北方华人协会于1992年10月21日在法国北部名城里尔宣布成立。这是一个不分地域、不分宗亲的华人社团,其宗旨定联络和团结华人,促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目前旅居法国北部地区的华人总数逾万,分散在十多个城镇。法国北方华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北部华人的团结,协会将成为法国北部的“华人之家”。吳靜雯获国际妇女论坛奖美国著名华裔女报人吴静雯在不久前于丹佛市召开的“国际妇女论坛”(IWF)第八届年会上荣获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4.
李文 《今日上海》2010,(8):21-21
七月盛夏,烈日酷暑,但是“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大型活动却吸引了全球的华侨华人。今年7月2日,日本中部华侨华人各团体组织了日本中部名古屋、爱知县、岐阜县等地的20余名华侨华人企业家作为先遣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参观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15.
社团是海外华人社会的核心和联系纽带。地球上凡有华人社会的地方,就必然会形成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华人社团。起初,华人社团大都是华侨华人赖以生存的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组织。后来,随着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华侨华人自身构成的变化,一些以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为纽带的新型的海外华人社团也应运而生,引起世人的注意,比如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一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最早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本土发生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各类文学社团风起云涌,这股潮流波及到海外,各华埠的华人文学社团因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萌建。1927年中国的政治动荡及1937年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中国许多文化人纷纷出洋避难,更促进了海外华人社团的兴盛。据统计,仅从1937年至1939年间,泰国就出现了40多个由华人组织参与的诗社、读书会、研究社等文学社团,如彷徨学社、椒文学社等。在菲律宾,有1933年由林健民组织的黑影文艺社,1936年由蓝天民领导的新生社。此外,还有由旅美华人组织的美洲华侨青年文艺社等。虽说这些文学社团大都寿命不长,且呈此起彼落之势,但对于团结组织散居各国的华裔文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五四”运动新思想,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的...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  相似文献   

17.
小保:在街头广告板、临街的电线杆子上,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工薪面议“的招工广告。一些中介、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简章也经常还有薪金面议的提法。”薪金面议“曾几何时是一个非常时髦的用语。其实他是诱骗劳动者上当,向劳动者骗取押金、介绍费的遮羞布。以前我和几个同乡从农村初来城市找活干,就上过招聘单位月薪面议的当,被人“黑”去了一二千元。薪金面议的提法是否应该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8.
程显辉 《春秋》2014,(2):6-8
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一1918),由于欧洲各主要交战国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于前线,后方生产劳动力紧缺,并且直接为战事服务也需大量劳工,本国供不应求,便把招用中国廉价劳工作为解决战时劳工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招工是由法国和英国分头出面进行的。法国主要由惠民公司承招,分设有天津、香港、浦口、青岛等多家分公司。青岛分公司于1917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9.
裴军 《人权》2003,(4):54-55
日本国会通过“有事法制” 借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危机的“东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众参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讨论长达26年之久的“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至此,日本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有事法制”,此举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期,洗衣工在加拿大华人职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成为在加华人谋生的重要出路.一战爆发后,加拿大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大量白人劳工陷入失业潮,白人资本家和政客为改善失业劳工的处境,将斗争矛头指向在加华工.191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发生了一次驱逐华人洗衣馆事件.为抵制来自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双重打击,华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是,在反驱逐斗争中,华人因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政党纷争等因素,致使其内部产生分裂,削弱了一致对外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