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初查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工作实践中广泛存在,虽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初查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初查制度的合法性在学界仍饱受质疑。同时,由于受法律制约,初查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检察机关内部工作机制的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初查制度陷入困境,反思现行独立性立案程序是找到初查制度出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初查,是检察机关自侦部门的重要工作,但其法律地位、程序不明,权力制约不力,自侦方法缺乏。本文对此作出了法律分析,提出了初查工作的规范和拓展的准则,对规范初查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初查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问题。有关初查的性质和任务、初查与侦查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从公安机关初查工作几个理论误区入手,论述了公安机关初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具体分析了初查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最后探讨了初查与侦查工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反贪初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初查案件线索的管理较粗放、初查措施手段的适用较落后、初查法律文书的制作不规范以及初查监督机制的建设有缺陷。究其原因主要为:对于反贪初查工作的性质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关于反贪初查工作的地位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以及关于反贪初查工作的评价存在一定不良导向。为此,应着重从多方面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犯罪初查制度面临诸项瓶颈,原因是立案条件过高,初查难以达到证明标准;现有初查手段有限且受限制过多,难以应对经济犯罪初查的复杂形势;初查行为性质法律界定不明,讼争纷纭。故此,应对经济犯罪初查制度进行司法性改良;解构当前的程序顺位,重建经济犯罪初查制度;构建司法审查机制,重构经济犯罪初查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公安刑事案件初查制度的建立,是由我国刑事立案条件和刑事案件的侦查模式所决定的。公安刑事案件初查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法律规范的缺失。顺应刑事犯罪侦查的内在规律,结合我国目前刑事诉讼工作的实际情况,把刑事案件初查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中,作为刑事立案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大势所趋。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规范和完善公安刑事案件初查的主体、管辖权、期间、工作流程,细化初查措施,强化诉讼权利,是公安刑事司法实务部门和理论部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反贪工作是检察院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职责。当前反贪工作面临着困境,如案件线索减少、举报成案率低、初查阶段搜集被调查对象的信息面临的困境、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对反贪工作的影响等。反贪干警应通过网络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侦查模式,从而大大提高案件成案率。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犯罪初查制度面临诸项瓶颈,原因是立案条件过高,初查难以达到证明标准;现有初查手段有限且受限制过多,难以应对经济犯罪初查的复杂形势;初查行为性质法律界定不明,讼争纷纭。故此,应对经济犯罪初查制度进行司法性改良;解构当前的程序顺位,重建经济犯罪初查制度;构建司法审查机制,重构经济犯罪初查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凸显出经济犯罪侦查初查的重要地位,经济犯罪侦查初查折射出我国受案、立案制度的缺陷:立案规定与侦查实践的不协调“、立案前审查”的规定与初查实践的不协调、秘密侦查规定的缺无与司法实践的不协调。应当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客观把握侦查工作的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的受案、立案制度:立足实践需要,使秘密侦查有法可依;反映客观规律,科学确定启动侦查程序的条件;适应时代要求,完善对侦查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初查工作的改进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案件线索管理及初查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能否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案件查办的成败。在职务犯罪日益复杂的今天,案件线索管理及初查工作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为办案人员所重视,同时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引发了一定关注和思考。本文对规范案件线索管理、提高初查工作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作为在司法实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更是名正言顺了,包括《高法解释》、《高检解释》以及《公安部规定》在内的若干文件进一步丰富了刑事和解的内容。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刑事诉讼法》法条为根本探讨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现状,分析新法颁布后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立法规定及其问题,以期对该制度更好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监察体制改革催生了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问题。这两部法律的衔接并非仅在技术层面进行简单的对接与协同,而面临着深层次的内在诉讼价值冲突协调。监察法强调刑事司法的“犯罪控制价值”,而刑事诉讼法力求“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内在价值的冲突让程序机制的衔接变得更为复杂,涉及 “侦查”与“调查”的区分与衔接、职务犯罪案件的管辖衔接、强制措施衔接、退回补充调查的程序衔接以及认罪认罚程序的衔接等。从政治效果看,“乱世用重典”的刑罚观可在短期内发挥震慑作用,形成不敢腐的氛围,但长远之计还应构建“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举的稳定制度,注重反腐的可持续性及程序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The reform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raises the consensus issue of the Supervision Law and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wo laws cannot be achieved only by the technical connection and synergy, but also by dissolving the inner conflicts of the litigation values. For one thing, the Supervision Law lays stress on the “Criminal Control Value”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for another,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trives to attach equal importance to both “Combating Crime”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Because of the conflicting schemes of values which are possessed by the two laws separatel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cesses becomes complex, which contain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nd supervising “survey”,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duty crime cases, the conversion of the coercive measures,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a case for supplementary survey, and the pleading guilty procedure for a lenient punishment, etc. For the political effect, “adopting severe punishment in trouble time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hort term, which may establish the atmosphere that no one dare to commit corruption crimes. But a system of both “Combating Crime” and“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s the long-term solution, which lays the emphasis on both the sustainability and the due process of the anti-corrup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案件集中管理是在新时期司法体制和工作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契合了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是确保刑事诉讼法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机制之一。检察机关应以刑事诉讼法实施为契机,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措施,确保案件集中管理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基本的、应然的和系统的刑事政策,应由纸面上的法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密切关系:刑罚结构的改变和刑罚的轻缓化是我国刑罚制度的发展方向;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注意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等措施或制度的运用,并建立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运行中应注意相关具体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各具特色,但在诉讼构造上仍未打破两大法系界限。在平衡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过程中,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与职权主义侦查模式相互借鉴,趋向融合。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从法治国家侦查程序中汲取了合理因素,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机关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都已于2013年1月1日生效。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在指引相关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理论界对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的研究严重滞后和缺失。因此,加强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的研究,从立法主义转向解释主义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梳理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的原因、功能等基本问题,认清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的困境与出路是研究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德国、意大利都曾照搬法国的预审法官制度,又先后于1975年和1988年通过新的《刑事诉讼法》予以了废除。但德国和意大利并未完全废除预审制度,而是根据其本国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了具有其本国特色的预审制度,原由预审法官行使的侦查和部分司法裁决职权,改由司法警察、检察官、侦查法官、中间程序或初步庭审程序法官等来行使。因此,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刑事司法语境中,虽无“预审”之名,但仍有“预审”之实。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刑诉法》的实施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律师介入、警察出庭、非法证据排除、技术侦查措施、电子数据采集、讯问程序变化等对侦查工作影响巨大。那么,这些影响有怎样的具体表现?侦查部门又是如何应对的?带着这些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展开调查,弄清2012年《刑诉法》对侦查工作产生的影响及侦查机关的实际应对,发现2012年《刑诉法》的缺漏与不足,促进2012年《刑诉法》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