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询     
党务问答党组织能否发展长期借调人员入党?因工作需要,下属单位的一名同志被我单位长期借调。该同志在原单位早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我单位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请问,像他这种长期借调人员,借调单位党组织能否发展其入党?[沈阳]王子义因工作需要,上级单位从下属单位借调人员是常  相似文献   

2.
国土局一名小小职员,利用借调到临时机构所握有的权力,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竟然受贿186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正基本案情钱某,党员,借调到某县财政局工作一年,表现良好。2016年4月,该财政局空缺两个编制,局党组决定,优先从借调人员中选择优秀人员调入。当时借调人员共3名,钱某为保万全,通过其叔叔送给时任该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某的妻子刘某(非党员)1万元,希望她能帮忙。刘某收钱后没给张某说出实情,只是多次有  相似文献   

4.
党务信箱     
1.问:我单位因人手不够,向下属单位借调了一个同志。这名同志要求入党,请问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答:两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同志要求入党,入党申请应向原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该党组织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借调时间超过两年的,入党申请应向现在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现在工作单位党组织负责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借调单位和原工作单位的党组织应相互配合,保持联系,共同负起责任。2.问:支部党员大会应多长时间召开一次?答: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情况下每3个月召开一次。按期召开党员大会,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正前些天,跟一个在报社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想尽快结束在市委借调的日子,因为心里太不踏实了。朋友本是报社的一名编辑,因当地市委宣传部缺人,便把他借调过去。到市委以后,工作量要繁重一些。接待、写稿子、收发文件、对接乡镇……最让他头疼的是,无论在市委表现得有多出色,原单位领导不了解,借调单位又没有提拔的机会,他觉得这会耽误自己的发展。因借调单位跟原单位不在一个地方,他与原来的同事关系也日渐生疏。现在,眼看着8个月借调期即将过去,他想赶快回到原单位,只是借调单位迟迟没有表态,原单位领导也在询问他回来的时间,让他进退两难。其实,不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都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先锋队》2005,(21)
借调人员要求入党,应当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介休市胡家园93号雷士诚问:我们单位因工作多人员少,就向外单位借调了一个人。这名同志要求入党,请问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本刊编辑部答:两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同志要求入党,入党申请应向原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该党组织  相似文献   

7.
咨询台     
《先锋队》1998,(6)
咨询台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太原市读者王建中问:我单位有一位同志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现在他要求入党,应该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本刊编辑部答:临时或短期(一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要求入党,入党申请应向原所在单...  相似文献   

8.
政府机关“借调”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调”是指一个单位或部门从另一个单位或部门借用临时、编外人员的做法。这种现象近年来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已成为当前推进机构改革、开展人员分流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解决。本文试就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加以分析。 一、“借调”现象的特点和危害: 目前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广,但相对集中。各级政府机关大多存在“借调”人员,其中执法执纪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机关相对集中。二是相对比例大,绝对人数多。据统计,仅河南全省乡镇机关,止1999年8月就…  相似文献   

9.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党员。去年年底,我从原单位借调到现在的单位工作。原来说借调三四个月,也就没有转党员组织关系。但由于现单位的工作量很大,人手不够用,我的借调时间又延长了,可是领导没具体说还需要多长时间。因为现在工作单位与原单位不在一地,我不能及时赶回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也因为组织关系没有调转,我又不好参加借调单位的党员组织生活。我知道党章对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有关规定,很担心因为长时间不参加组织生活给自己带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先锋队》2000,(3)
能否在招聘人员和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长子县读者张晓萍问 :能否在招聘人员和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省委组织部王建文答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一些单位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逐渐增多。党组织对招聘人员中申请入党的同志 ,应同对待其他申请入党的人一样 ,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对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 ,经过培养、教育和考察 ,确实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的 ,经征求其原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 ,可以发展他们入党。关于在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的问题 ,可参照上述意见办理。在实施发展党员计划中应注意哪些…  相似文献   

11.
组工问答     
能否在招聘人员和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 答:党组织对招聘人员中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同对待其他申请入党的人一样,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他们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经过培养、教育和考察,确实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的,经征求其原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可以发展他们入党。在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的问题,可参照上述意见办理。  相似文献   

12.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1,(6):54-55
党建问答贵阳市李隶问: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来到新单位后不到半年,就被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像我这样的情况要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长期借调人员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相似文献   

13.
党务问答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基层党员。去年年底,我从原单位借调到现在的单位工作。原来说借调三四个月,也就没有转党员组织关系。但由于现单位的工作量很大,人手不够用,我的借调时间又延长了,可是领导没具体说还需要多长时间。因为现在工作单位与原单位不在一地,我不能及时赶回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也因为组织关系没有调转,我又不好参加借调单位的党员组织生活。我知道党章对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有关规定,很担心因为长时间不参加组织生活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因此,我想请教一下,像我现在这种情况,我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该在哪边?我又该如何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14,(9):14-14
重拳整治“吃空饷”——江西安远县承拳整治“吃个饷”行为。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内部自查、举报反映、督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清理“吃空饷”的停薪留职人员70人、自动离岗人员19人、长期旷工人员29人、违规借调人员196人。  相似文献   

15.
刘岩 《党史博览》2011,(4):19-24
1968年12月1日.我从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被借调到“军委办事组”工作。1969年12月,“文革”开始后停止工作的总政治部恢复办公,“军委办事组”所属的两个业务工作机构——政工室、干部室的几十名工作人员。大部分被转到总政治部工作.我亦随往。现将我在“军委办事组”期间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整理若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李鹏飞 《党课》2009,(9):124-125
“借调”,顾名思义,就是:你还是原单位的人,你的行政工资关系还在原单位。上级机关先把你借来使用,有了机会再正式把你调过来。“借调”现象由来已久,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机关人员流出后得不到及时补充,人手不够用;二是工作量大、人员编制少:三是机关中人手虽然不少,但是胜任业务工作的人却较少;四是上级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敬业精神不足,向下级单位“借人”使用,就可以把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五是“借调”人员比较“听话”,能力强,并且无需为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操心。  相似文献   

17.
第三个春天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记述了第一次工作调动的事,最近的这第二次调动更让人感触,不妨和大家说一说。 两年前的一个春日,我被借调到外单位搞农建工作。很多人都以为凭我的能力和表现,过不了多久就会正式调入这个部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有个能发挥自己特长、体现自己价值、更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正1956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务工作很多,从各单位借调了不少同志参加会务工作。当时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工作,部里有一些同志被借调去,我也去了。记得我们宣传处(局级)的副处长张军和14级的大干事林路被调去参加写简报,去了会场;我参加会议文件、材料的校对工作。和  相似文献   

19.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6):73-73
多年前,我们部门的一个女同事被借调到别的部门帮忙,其他同事急着找一份资料,就打开了她的抽屉,有没有找到资料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这名女同事回来后发现有人动了她办公桌,大发雷霆.那是我在职场见过得最大的怒火,她的尖头高跟皮鞋把旁边的金属资料桓都踹变形了。  相似文献   

20.
正衡水市桃城区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引导工作,加强思想上的关心爱护、能力上的提升培养、使用上的放手锻炼,让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有动力,施展才华有平台,沉下心来在基层进步成长。"安下心"工作,端正心态。严格执行新考录公务员、选调生服务基层年限政策,严格抽调、借调年轻干部程序。对于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年轻干部,一律不允许抽调、借调到其他岗位。建立人文关怀、谈心交流、正向激励三项帮扶机制,帮助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