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记得十年前,我刚进财政所不久,工作之余就在荧光屏前或舞厅里消磨时光。妻子见状便对我说:“闲得无聊,不妨看些专业书,写点调研文章来充实自己。”“我还能写调研文章?”我对此有些疑惑。“能!”在妻子的鞭策下,我尝试着写了一篇题为《财政周转金占用费应实行按月收取制度》的论文寄给《财会月刊》,一月之后竟被刊用了。记得接到样刊那天正是我与妻子结婚的纪念日,其可谓双喜临门,自然增强了我写作的信心。光阴似箭,我学习写作转眼过了两年。妻子对我说:“现在有很多在职人员读电大职大,你应该进一步充实自己,才能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你应…  相似文献   

2.
梁治平等人写作的《我的大学》,写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写怎样与学术有心或无心的接触,写怎样在学术上取得硕果累累,等等。阅读这些情真意切的回忆性文章,一方面,能使我们这一代人更清晰地体察上一代人求学和成长的艰难和坎坷,感受一位学者甚或“大师”级人物在思想和知识求索道路上的艰辛与快乐;另一方面,通过品味、反思甚或联想,可以思考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学习及其它可能思考也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曲向阳 《人权》2003,(2):48-48
我是湖北省枣阳市的一名业余作者。从1993年9月起,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主要写些诸如散文、随笔、言论、小小说等体裁的文章。多年来,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费在了读书看报刊和写作之上,当别人在电视机前欣赏着精彩的节目时,我在奋笔疾书;当别人早已进入了梦乡的时候,我在挑灯夜战。在我咀嚼着脑力劳动的艰辛的同时,也品尝了收获的喜悦。我的一  相似文献   

4.
梁治平等人写作的《我的大学》 ,写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写怎样与学术有心或无心的接触 ,写怎样在学术上取得硕果累累 ,等等。阅读这些情真意切的回忆性文章 ,一方面 ,能使我们这一代人更清晰地体察上一代人求学和成长的艰难和坎坷 ,感受一位学者甚或“大师”级人物在思想和知识求索道路上的艰辛与快乐 ;另一方面 ,通过品味、反思甚或联想 ,可以思考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学习及其它可能思考也应当思考的问题。记得刚刚接触法学 ,就有教法理学的老师告诉我们 ,要学好法学 ,必须得有很好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背景 ;后来 ,一位有点激进思想的老…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9,(12):105-105
从《野火集》到《目送》,你写作风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龙应台:我发现在解释龙应台写作风格发展时,中国大陆和海外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大陆有一种声音——当初写"野火"的人,怎么越写越小了,怒目金刚怎么变成儿女私情?而在海外看法刚好相反。海外反而会说,龙应台从小变大了,以前你是针对社会现实去写文章,但那些都是立即的、短暂的、表面的,真正接近生命本体的,  相似文献   

6.
能够写诗的女子,一定是知恩并充满感激的幸运的人将爱情、青春、朝起暮落的风景一一书写。生命的美丽之处不就在于此,不但能感受,更能细细密密地织出许多人生的悲喜。若你能容我在浪潮的来与去之间在这极静默屏息的刹那若你能容我写下我最后的一句话那两只白色的水鸟仍在船头回旋飞翔向海的灰紫色的山坡上传来模糊的桅子花香一生中三次来过渡次次都有同样温柔的夕暮这百转千回的命运啊我们不得不含泪向它臣服在浪潮的来与去之间在洁净的沙洲上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忧伤可是我的水笔仔啊请容我请容我就此停笔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最后的一句也…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大手笔的学者看来,随笔这东西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玩艺,成不了气候。但我认为,能写好小文章的人,一定能写好大文章;能写好大文章的人,却不见得也能写好小文章。这大概是因为,小文章如同小楷,稍有纰漏,就会一览无遗;而大文章如同狂草,只要整体布局得当,有些小毛病,也不大要紧。小文章得讲究遣词造句,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情趣、理趣、文趣;而大文章不大需要讲究这些。当然,将两者如此类比,有失偏颇。毕竟建造大型建筑物要比雕琢盆景更费时,更费力,也更费材料。比较正确的态度就是"各美其美,多元共存"。  相似文献   

8.
对文学,对写作,我心怀感激。有文学相伴的日子妙不可言。青春文学当红领军人物雪小禅说:“写作是一场修行。”而我更觉得,写作,其实是一场自我与灵魂的对峙与角逐。写作,是为了寻觅灵魂的真实,倾诉人生的各种感触,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在不停地与自我作斗争,逼迫它取掉所有的伪饰与迷乱,显出最本真最质朴的一面。写着写着,感觉心里空了,感觉自己又回复到一种空蒙的状态,于是,又逼迫自己静下心去阅读,去思考,于是,这灵感才能如山泉之水喷涌不绝,自己这心里也才是踏实的,生活,也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 似乎是命中注定,这一生必与写作有缘。近20年来,业余时间中,我几乎把缕缕时光都抛撒在了写作的沙滩上。倾情写作,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而写作并发表的200多万字的作品,公开出版的6部著述,更是成了活脱脱的见证。不少人曾经好言相劝:写作是一件劳心伤神的苦差使,何必如此较真跟自己过不去。每当此时,我脸无愠色,只是莞尔一笑,答曰:“我写,因为我快乐。”是啊,对于不是圈内的人来说,他们实在是难以体味并分享其中的快乐的。我有一位夜间烧锅炉的工人朋友,他节假日惟一喜欢的活儿就是收集蝴蝶标本。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写作是一项基本功。写提案、写社情民意、写调研报告、写报道、写计划、写总结,都体现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不仅仅在于文章写得多,更在于文章写得精巧。文在精巧,确也不易。本人从事党派工作近30年,宣传工作做了近20年,有一些写作实践和投稿经验与大家分享。论作品:境界分明写了几十年文章,悟出了一点道理,我认为写作的态度和水平有四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人: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同意不同意,我就这样默默称呼了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就像谜一样吸引了我。我不敢对你说。也不敢让你知道我是谁。因为我知道你有一个幸福的家。而且,我不想让你把我归入贪图体声名权势的那一类女人之列。我纯粹地爱着你,就像爱着自己的一个梦。我永远永远也不想让梦醒来。好好保重你自己,保重你的身体、微笑和灵魂。我以我的生命起誓,我不是一个轻浮的人,也不是一个恶作剧制造者。之所以给你写这封信,也许只是为了让我内心澎湃的爱情变得平和一点儿。如果你看了这封信会觉得恐慌不安或者鄙视和反弃…  相似文献   

12.
有记者问我:"你最感幸运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赶上了好时候,能够选择我所喜爱的写作,先是新闻写作,后是文学创作."记者没往深里问,我也没再多说.其实就这个话题我还可以多说几句. 一个人生命有限,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情就不错了.至于干什么,因受社会分工制约和种种客观条件所限,人们往往并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常常要听从于命运的安排.拿我自己来说,与种地相比,我比较喜欢写作;与挖煤相比,我更热衷于挖掘我自己.  相似文献   

13.
《乡音》2007,(10)
我家在南皮县农村,本人在南皮县王寺镇供职,是县政协委员。因平时喜欢舞文弄墨,所以在乡亲们眼里我是个"文化人",平时人们称我为"笔杆子委员"。我乐意接受这个"民封"的称号,既是"笔杆子",又是"委员",两全其美,何乐而不受?既然有了这顶桂冠,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得为老百姓办点事。平时,乡亲们找我写书信,写诉状,写答辩状,写申诉书,甚至写个悼词什么的,我都来者不拒,一律完成"写作任务"。有时乡亲们无材料可写,也常来我家坐坐,把日常的烦恼向我说说,生活的情况对我谈谈。这都是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在哪里写作     
刘庆邦 《北京观察》2017,(12):64-69
<正>一支笔闯天下,我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我说了那么多写作的地方,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我还没说到,那就是我的心,我一直在自己的心里写作。幸运的是,我比较早的理解了自己,意识到自己喜欢写作。每个人都只有一生,在短短的一生里,不可能做很多事情,倾其一生,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不错,就算没有虚度光阴。文章千古事,写作正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只有舍得投入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在写作这条道上走到底,并写得稍稍像点儿样子。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您好!有一件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今年年初的时候,队里鼓励大家写文章投给当地的报纸。我从小就对写作感兴趣,尤其是写一些小的散文,于是我就写了好几篇,并都将它们交到了队长那里。可是当报纸出来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可是作者姓名却不是我的,而成了我们班长的,我有些气不过,后来队长找到我,说是队里在评先进,所以把作者的姓名改成了我们的班长。但这件事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我感觉他们这么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您说呢?期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勇李勇:你好!姓名是公民社会属性的代号和标志,是公民区别于他人从…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23岁.是一名派出所民警,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轮到我值班的时候.警务工作很多,尽管我也能够处理.但是特别害怕出警.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这种反应比较明显,致使我在值班的前一天就感到心理紧张.这使我很困惑。我们派出所有好几个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年龄也和我差不多。我在闲暇时也和他们聊起过值班出警的这些话题.他们都说害怕的体验不明显,这更让我对自己的感受担忧。  相似文献   

17.
钱江 《今日浙江》2001,(3):40-41
我们相识已近20年,作为朋友,对于她的成长道路,她的刻苦写作、博览群书,通过努力成为作家中的佼佼者,一位有着较高水平的学者型作家的过程,我和朋友们都看在眼里,也曾多次受到感动。她在许多年前就曾与我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的成功不应是靠包装出来的,尤其作为一名作家,更应当让自己的作品来讲话。可以肯定,她不会愿意我写这些,但有一些她生活  相似文献   

18.
王奎章 《春秋》2009,(2):44-45
早就想写一篇为地瓜请功的小文,实在是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与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与我的生命,与我的家庭以及周围的人们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每每想起它,看见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地瓜情节.想起儿时围着锅台等着去喝母亲做的地瓜粥的情景,想起那些与地瓜有关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22)
正如果不来湖南、不住浏阳,我可能不会动笔写神话。这块土地的神奇魔力,会很容易把你拖进另一个肉眼看不到的时空。我有本写神话的书,因疫情和插画等种种情况拖了很久,今年终于要出版了。前年出版社让我写一篇"为什么要写神话"的文章,那时我还没接"大城小事"专栏,那篇文章关于浏阳只字未提,但写了近一年关于浏阳的专栏后,  相似文献   

20.
一地尊严     
<正>他是一个父亲。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沦落为一个沿街乞讨、渴求怜悯的人。他把一张硬纸板做的广告牌立在纸箱旁边,上面写着:好心人,求你救救我的儿子,他还那么小,生命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可是他患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钱,需要好心人的帮助。他低着头,不敢看街上匆匆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