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出发,可以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探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人的需要理论明显呈现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并最终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实现了对人之需要的全面具体地把握。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发生学逻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必须从"具体整体性"的高度关照人的需要问题,树立能力本位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将人类知识与活动概括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三种形式,其中以伦理学、政治学这样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知识称为实践知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创制与实践活动,一方面把劳动的生产性视为包含实践价值在内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把实践的目的性看作劳动的本质。正是在这一认识论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变革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12,(3):51
本办法所指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参加的就业实践训练。本办法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就业见习基地),是指广西各级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相似文献   

4.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这一理想的确立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人的本质与人性等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理论是以人性的现实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马克思从现实生活中现实的人出发,把社会发展与人的活动、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其内在逻辑链条,即人的需要是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本动力,而生产活动实践不仅实现和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使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和提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点,考察与揭示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有三个特点: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物;有着许多人的需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的主体性培养为基础;以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现实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内容丰富,从本体论来说,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从历史观来说,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从价值论来说,把人作为目的和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弄清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从本体论来讲,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从历史观来讲,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从价值论来讲,把人作为目的和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弄清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的价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人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理论基础 ,实践被马克思认为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而自由全面的发展则被马克思看作人的价值实现的目标 ,三个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对现代形而上学基本建制和对以资本逻辑为原则的现代生活形式的双重批判中,本质重要的体现了其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在具体的感性活动(实践)中的切合与贯彻,称之为历史——实践——价值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之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应把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核心领会为历史的、价值的、实践原则,并依循这一原则来理解和浅析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当代意义,由此加深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从人的需要的任意点出发,解说人的价值,难免不出错。人的价值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哲学架构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提供了这一初步架构,其中"匮乏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二层级建构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有相通之处。马克思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匮乏性需要"的社会根源。成长性需要是人的价值的发源地。马克思提出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个未来人,更是一个有"自由个性"历史人,这更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与此相应,他的哲学的创立也经历了从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现代化反映到哲学上,其核心就是主体性问题,而在诸多主体性理论当中,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具有优先的解释效力和引导价值。通过对主体性理论的哲学史考察,进而分析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内涵,可以揭示他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尤其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一个关系重大、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为此,要首先认清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出发点,全面把握理论的主要观点。根据现时国内外实际,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内容需要发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本观从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的需要三个方面揭示了人的本质内涵,这一哲学内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视角和目的等理论建设和实践工作的发展,对澄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是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一个关系重大,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为此,要首先认清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出发点,全面把握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现时国内外实际,说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内容需要发展。强调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价值认同根源于人的需要的现实满足与层次提升,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衡量其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观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来源,从人的需要的合理性、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展现解读认同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区分"需要"和"想要",明晰人的需要的社会主义归旨,从而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弱认可、少践行现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王立胜 《理论前沿》2006,(12):29-31
马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实践活动才能达到真正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中心线索和价值指向。其现实规定性是实践性、社会性、利益性、特殊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批判错误的理论思潮,坚持唯物史观,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变革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人学理论尚欠缺对“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它忽视人的个体性、自然性和主体性,僵化地理解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理论上实践上造成消极后果。社会关系中的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自然性和主体性,应该给予全面的认识。社会关系是属于人的,是人从事合乎客观规律的能动活动的产物。人按照实践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主动追求和构建各种理想的社会关系,从而完成马克思所言的“环境的改造与人的活动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实践关系,不仅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具有深刻的依赖性和能动的改造性,而且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分化与统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资本利润、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置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中来考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