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治的发展促进了权利思维的普遍化,用权利话语思考社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这可以在“范跑跑”事件中体现出来。“范跑跑”事件存在“权利论”和“道德论”两种观点。但是,从权利的根本属性来看,范美忠的行为既是权利的,但是又不完全是权利的;既是道德的,但又不完全是道德的。权利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实现社会合作的基本要求。权利的享有并不是绝对的,还应当承担适度的责任一来自道德的、社会的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2.
防范群体性涉访事件发生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思想上不重视防范工作,在行动上不完善防范机制建设,而上级部门缺乏对县市一级防范工作的有效监督,致使群体性涉访事件频发,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只有从预防矛盾、化解矛盾和责任追究机制入手,才能更好地强化群体性涉访事件防范机制建设,公安机关更要充分发挥情报信息主要搜集者、风险评估重要参与者、矛盾化解直接推动者的作用,促使群体性涉访事件防范机制得到更好落实.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公司制度是一种容许和要求公司管理者倾其所能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制度。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则要求公司管理者在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众利益。表面看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似乎是对原有公司制度的一种违背和颠覆,其实质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为公司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合理性基础。我们主张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公司的营利性,而是认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使这种营利性能够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发展促进了权利思维的普遍化,用权利话语思考社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这可在"范跑跑"事件中体现出来."范跑跑"事件存在"权利论"和"道德论"两种观点.但是,从权利的根本属性来看,范美忠的行为既是权利的,但又不完全是权利的;既是道德的,但又不完全是道德的.权利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实现社会合作的基本要求.权利的享...  相似文献   

5.
牛建芳 《工会论坛》2011,17(1):86-87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是为企业管理者、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团体和个人的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包括: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作用、主导方面、防控重点等。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常态现象,它在对社会稳定形成干扰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社会管理者相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事件的主导方面,公平正义的缺失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是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专门生产物质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 ,是社会组织的一种。作为社会组织 ,应当承担义不容辞的社会道德责任。本文从“非典”下乡这一事实出发 ,阐述了关于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官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向导,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保证。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要建立"官德"规范体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行使职权能力;完善法规制度,制约权力行使。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公共行政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趋向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体系,通过其正常运作,确保国家权力主体能对行政部门及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一般公共行政的责任体系主要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及其各自运作机制,健全的责任体系及其良好运作对于坚持公共行政的责任原则和建设责任政府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是有序的社会,然而越是有序,越怕遭遇社会危机,形成对稳定结构的破坏力。SARS等一系列危机事件警示我们,社会危机和突发事件的逐渐增多,正在考验着政府应对危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者具有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的能力,其前提是建立起社会危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贪污、贿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现象,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严重问题。它破坏社会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和国家政策的实施,严重损害党和国家机关的声誉,毒化社会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遏制腐败,严惩贪污、贿赂行为是关健。 一、对我国现有廉政机构的几种改革建议的分析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贪污、贿赂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这一方面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党内有纪检机构,行政有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使人们对规范本身是什么清楚明了,而且,也必须关注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这是因为行为的认知问题(“知道做什么”的问题)和行为的发生问题(“需要什么”的问题)是探索实践规范性问题的基本前提。进而言之,对道德内涵品性的科学解读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公民道德的精神实质,更关系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综观古今中外人类伦理思想史,对道德品性的确认不外乎有两种倾向,一是指向主体(个体)维度,将道德主要理解为一种个体的道德责任或者说一种责任,即美德或个体美德。这是一种强调以个人内在德性的完满为基本道…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行政道德的内涵及其功能 1.基本内函 行政道德是行政主体的一种道德规范。掌握国家权力的行政主体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其活动与社会运转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行政管理作为一种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严谨的科学的管理,遵循着管理者自身和管理对象的运动规律,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行政体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除了制度定位、法律调整之外,还需要道德加以规范。恩格斯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在行政主体行使管理职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具体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过程中,必贯穿了其特有的道德规范—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是自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较特殊的职业道德,它也是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在强调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时特别指出:“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私。”行政道德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原则 ,可以表述为“求实”这一伦理范畴或道德规范。对于一般社会生活来说 ,求实是人的一种美德 ,而对于公务人员、国家干部等等社会治理者而言 ,求实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是不同于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的道德责任义务。现代社会治理者能否承担起求实的责任义务 ,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社会治理者。如果说在农业社会的统治型社会治理和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之中 ,求实精神与权力运行的现实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 ,在 2 0世纪后期迅速生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 ,求实精神的一切制度性的障碍都会得到消除 ,这时 ,服务型社会治理活动 ,对社会治理者的要求就是要把求实精神作为道德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来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使命,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和良知的呼吁,而且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不仅是一种理念、文化,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在体制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三鹿奶粉”事件是继“大头娃娃”事件之后又一社会影响巨大,造成民众食品安全恐惧和“中国问题制造”的严重企业责任与经济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尤其是一再恶化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现有企业责任、政府规制和食品安全治理的严重缺陷与不足。我们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激励兼容与信息对称理论,经济责任兼法律社会道德责任理论,借鉴国外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与社会参与的有效经验,提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强政府规制,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功能有效发挥,强化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社会诚信生态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者的效能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力兴衰。公共管理体制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管理者的实际表现,它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角色定位,并提出知能要求。对公共管理者来说,从政治、法律与道德责任及知识技能的维度上理解这些要求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婚姻家庭是与社会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一旦婚姻缔结,家庭形成,婚姻当事人之间就产生了对双方,对子女、对社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我国千万个和睦、幸福、稳定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反映出了我国社会良好的道德风貌和安定团结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不断增强的今天,离婚问题之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不仅是由于离婚纠纷的增加和离婚原因的复杂化,而且还在于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所以,正确对待离婚问题,依法行使离婚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并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既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党群之间的关系,又破坏了政府的形象。为此,结合当前行政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实际,积极构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相互联动的预防预警机制、调解机制、司法保障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突发型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由社会稳定状态的预测系统、社会矛盾监控与预警信息系统、社会矛盾的教育调解系统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系统构成。群体性事件突发后,对其处置主要包括了解事件真相、判断事件性质、分析事件责任、表明政府态度、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环节。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要坚持争取大多数、防止扩大化、谨慎出警、公正执法、掌握重点人员、及时取证等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