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先锋队》2013,(10):24
为扎实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昔阳县从县直机关选派优秀科级干部到农村工作相对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沉到一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创先争优。县里从涉农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家服务团,分组深入农村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第一书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我被信阳市委选派到光山县泼陂河镇邬围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离开机关到农村工作这两年来,我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修建村组道路、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以招商引资、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为突破,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以结对帮扶、联创共建为载体,推进和谐农村社区建设;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目前邬围孜经济基础薄弱、组织建设薄弱的面貌已明显改观,并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我个人也从一个农村工作的门外汉,逐步熟悉、掌握了农村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2010年,电影《第一书记》公映,主人公沈浩作为“第一书记”为下派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观影者为之动容。2012年,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一批批满怀豪情与信心的“第一书记”奔赴后进村、问题村、贫困村,将经过艺术加工的电影故事复制到现实农村,在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上选派我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我一定认真履职,带领大家发展致富。”前不久,广元青川县青溪镇副镇长冯国相到石玉村“走马上任”。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务实过硬、有能力做好基层工作等条件,广元在市、县、乡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和退出领导岗位的优秀干部中,公开遴选了422名干部到工作薄弱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在全省属于派出人数较多的市州之一。截至4月,“第一书记”收集意见建议2646条,帮助400多个村(社区)制订了发展规划,落实帮扶项目112个。  相似文献   

4.
张吉锋 《新长征》2012,(3):50-51
实施“三员”服务农村工作,是我市党建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配套推进农村“第一书记”制度的重要措施。“三员”即建立“经济发展咨询员、信访调解咨询员、社会保障咨询员”的“三员”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肥城市围绕强化基层基础,推进村级科学发展,不断创新方式,实行“倒排序”工作法,落实一理二促三调四帮措施,加快相对后进薄弱村转化升级,着力提高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脚上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选派到薄弱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们服务群众的真情写照。去年7月,在顺利完成首轮1115个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任务之后,辽宁省委组织部再次选派998名党员干部到薄弱村任第一书记,以此为标志全面启动第二轮薄弱村整顿建设工作。一年多来,这些第一书记牢记组织重托、群众期盼,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上接"天线"找项目,下连"地气"聚民心,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共同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自2001年开始,西宁市选择了500个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500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党建工作比较薄弱的农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了城乡“一千  相似文献   

8.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村党支部书记在一个村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领好头、把好方向的重任.责任重大。平安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9.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村庄徐向红,孔繁轲农村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来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越到基层,越到村庄,工作的难度越大,薄弱环节越多,容易被忽视,也...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增长中都发挥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农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给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带来了一定困难的现实问题,宾县县委宣传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阵地开展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结合现实的成功经验,探索一些能够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商丘市委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推出了以扶持100个弱村、培育100个强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扶弱培强”工程。他们精心挑选1302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其中,选派434名党员干部担任强村科学发展指导员或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06,(2):36-38
湘阴县是一个位于南洞庭湖滨的农业县,面积1581平方公里。人口69万,辖19个乡镇。418个村.有农村党员17100名。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从2002年12月开始.湘阴县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418名党员干部.到418个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这一举措的实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省委办公厅、组织部、政研室组成的调查组就此到该县新泉寺、三塘等7个乡镇的14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行区和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从2006年底开始,廊下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因地制宜,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挖掘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打莲湘”等民间艺术,确立了农民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王玉进 《江淮》2012,(2):33
近年来,为顺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各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这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探索。那么,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六要"。一要端正态度转角色。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突出重点,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强化村级组织等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当学生,不当"钦差大臣",当主人,不当客人。  相似文献   

16.
龚斯宇 《廉政瞭望》2014,(23):50-51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火了。荧屏上,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被派往大槐树村担任第一书记,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风波。出发前.马向阳被交代了三个方面的任务: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级民主自治,和帮助村民致富。  相似文献   

17.
长时期以来,农业、农村一直是我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农村的文化事业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然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迫切要求我们努力克服这种不平衡现象。因而,在党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从机关选派一批“精兵强将”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些干部工作尽职尽责、很有成效。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目前在我省虽然还处于试点阶段、探索阶段,但这项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农村的干部群众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经费投入缺乏、文化设施落后,人才队伍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文化资源匮乏、传播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应从转变观念、增加财政支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层次等几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杜梅萍 《前线》2009,(7):28-28
北京市“三农”工作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破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面临不少困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的联系点,市委农工委、市农委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重要契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把握农村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