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名校,高价租学区房已经算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英国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入读心仪学校,利用学校照顾有特殊需要孩子的政策漏洞买通私人医生,开具孩子患病的假证明,以便让孩子排在等候入学名单的前列。家长提出的入学理由包括孩子患哮喘、湿疹、晕车等,或  相似文献   

2.
实际上,即便是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国家,也有"学区房"的概念。政府虽然极力均衡教育资源,淡化名校概念,但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很多国家都在上演,也步步催涨了学区房的租金和房价。美国:房价高低与学区好坏成正比在美国,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面临搬家择校的问题。与中国的家长们一样,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在美国,好学区是和昂贵的地价画等号的。西海岸洛杉矶排名第一的圣马力诺学区,没有公寓,只有独立房。该地区一栋独立房最低价已经炒到200万美元一套。  相似文献   

3.
争议“学区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水 《廉政瞭望》2010,(4):46-47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往上爬!”歌词写就的生活,用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何其贴切。而在这为“壳”奋斗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学区房购买者,与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样,学区房也是由老百姓独特智慧创造的概念,拥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内涵,将原本距离遥远的学校、地区和房产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张压存父母身上的“壳”。  相似文献   

4.
想买辆私家车,但摇不上号;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得不购买天价学区房;想给父母找家放心的养老院,怎料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要排到数年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二三十年前生活必需品的短缺不同,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民生“新短缺”。如何应对此挑战?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3):112-113
替你分忧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虽然聪明,但很贪玩,在学习上缺少主动性,成绩难有较大提高。为此,我们做家长的很着急,不管怎样催促、批评,这孩子就是听不进去,要么项嘴,要么不理睬。今求助“三T公司”的有关专家,就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给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家住南京秦淮区的陈强夫妇,想买个学区房让孩子上夫子庙小学,最终看中了学校旁边的一个老小区。付了首付款还没来得及办贷款,夫妻二人就兴冲冲地和房主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房子过户之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9):116-117
[求助者说]我是一位年轻的孩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缺少沟通和交流。孩子见到我时缺少亲近感,很少主动说话。总是躲得远远的。孩子对我说的话要么不听,要么害怕,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当父母的都想把他培养教育好,可如果父子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今请“三T公司”就此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8.
又到毕业时     
郑挺 《廉政瞭望》2012,(11):4-4
我在安徽的一所专科大学上学。今年大三快毕业了,学校收了近4000块学费,上了两个月的课,然后班主任天天催我们把就业协议书签了。 为了让我们能签上就业协议书,学校邀请了上百家企业到学校参加毕业招聘会,还宣传说是来校企业最多的一届。然而走进招聘现场,去逛逛那些招聘单位,才发现这些企业,要么招几十个销售人员,不用说是那种工资低、流动性大的“传单工”,要么只招一两个,门槛极高。不少公司,宣传自己的多,诚恳引进人才的少。这样的招聘,对我们实用吗?  相似文献   

9.
修养撷英     
《前线》1998,(6)
修养撷英孩子没考上高中以后有一年夏天,刘少奇有个孩子考高中,考了几个学校都没考上。当时,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主席的孩子还能上不了高中?只要刘少奇一句话,上哪所高中不成,刘少奇听到这些议论,专门就此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并邀请了一些工作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20):76-78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兴趣班、特长班,恨不得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是,学龄前儿童真的需要精通这么多的才艺吗?精通更多才艺就能保证孩子未来的成功吗?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好友喜迁新居,一家人欢天喜地,但美中不足的是正念小学的孩子在离新家较远的另一个学区上学,很不方便。这位朋友就转学的事同孩子商量过,苦口婆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但孩子就是不同意。原因是,孩子在原学校的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还在班里担任班长职务,转到新学校,他怕班长当不成,故而不愿转学。最后,家长只好依了孩子。听了朋友的叙述,我不禁愕然,一个小学生,“官”念竞这么强,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学校离家再远点也忍受,这种心态令人担忧。愕然之余,不禁使我联想到某些为官者的所作所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  相似文献   

12.
衡洁 《廉政瞭望》2011,(8):54-55
迄今为止,湖北仙桃体操学校培养出了4名体操世界冠军,这座小城也因此赢得了“体操之乡”的称号。当地有很多孩子从4岁开始接受专业的体操训练,尽管他们中有8成注定与赛场无缘。  相似文献   

13.
因为“对口名校”,所以“奇货可居”——近年采.在不少城市的住宅市场中,所谓的“学区房”成为最特殊的“衍生品”,近日.上海中心城区地方政府接连出手,向炒卖“学区房”开刀。  相似文献   

14.
冲儿 《先锋队》2011,(6):57-57
在理财上,美国有一条“1/3法则”。很多美国父母会鼓励孩子将自己赚的到钱1/3存到银行、1/3用于零花、1/3用来捐献。因为捐献可以培养孩子的慈善心和让孩子了解金钱对一个人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外,金钱更会造福于他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自己的财富来自社会、最终也需要回馈社会的观念,这样的人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也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孩子请学校周围的商贩老板冒充家长去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请爷爷奶奶或七大姑八大姨等作为家长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有的领导派自己的下属替自己去参加家长会:还有家长干脆不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即便是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多半是低着头来学校.参加完家长会后,不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家长交流,又低着头匆匆地离开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下跪求学     
《廉政瞭望》2012,(13):43-43
近日,深圳南山区上百名家长涌进区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上公立小学。蔡女士说,他们从外地来深圳十几年,满足申请公办学校就读的条件,为了取得各项证明,从老家来回奔波,费时费力,而社会还有人运作“1.5万元一个学位”。一名家长还带着孩子跪在该局信访办公室门口1小时。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因为气候、空气质量、投奔子女等因素,退休后离开工作地到异地生活的人很多。在享受宜人气候、清新空气、天伦之乐的同时,身在异乡,也有很多不便。就说这医保卡,由于跨省份不通用,有个大病小病、查个体什么的,要么回到原住地,要么就得自己掏腰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的农村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子女上学的需求,农民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希望有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04年春,湖北省保康县城关镇小学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9.
汤勇在7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成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要么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通过一味高压,靠分数、靠追求片面升学率去赢得"名校"桂冠;要么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到处挖优质生源。一些学校甚至组建专门队伍,通过内线和提供信息费等方式,寻找好生源,再以各种承诺和重奖等将其挖走。还有的"名校"双管齐  相似文献   

20.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当了两年多的村官。回想当初,在接受培训时,和很多大学生村官一样,听着先进人物的事迹,热血沸腾。但在热血之余,又颇有几分忐忑,纵观几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要么大学专业为农学,可以为农民朋友提供农业技术上的支持;要么可得资金的支持,成功创业为民谋福利;要么魄力十足,敢为人先,生龙活虎,奋发有为。而我专业距农甚远,身无长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