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虽然使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能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主要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差异性方面来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越来越模糊了两种社会形态的界限。其实,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体自觉是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前面两节,我们说明了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分析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  相似文献   

4.
《求实》1980,(Z2)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胜利?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按照人类社会自身运动的规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曾经象呼唤魔鬼一样把沉睡了千百年的生产力呼唤出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现在比我们高得多。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我们现阶段直接的中心工作,所以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更不能认为我们搞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是搞了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要以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6.
涂金坤 《求实》2005,1(12):72-75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根本观点。可是,过去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着重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按这个要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联系贵州实际,进行了较多的思考。 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过去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讲本质不讲公有制?现在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都从基本特征上去讲,小平同志从本质上讲,这就高一着。看事物,要看本质,这是大家的共识。 这五句话,有内在联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能做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有剥削、有两级分化,做不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则有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这一讲,想概括地说明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细致的分析,将留给以后各讲。由于生产关系在客观上同生产力和上属建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里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也准备做一些说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要热心于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1,(5)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的前提下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对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它以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彻底解放社会生产力 ,就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分析,创立了“一国胜利论”,并使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在世界上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疑,马列的理论和实践是具有开创新纪元的划时代伟大意义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摆在马列之后的社会主义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斯大林理所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斯大林是怎样回答的呢?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  相似文献   

12.
谢宏 《党的文献》2015,(2):94-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如何认识这种"理论断层"现象,关乎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推动人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历史。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首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这个"历史条件",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状况,同时涉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强弱,甚至和国际大环境有关,是"历史条件的总和"。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创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经典社会主义的内核,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探索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们对这条道路、这种探索有褒有贬,意见不一。“中国究竟往何处去?”这是我们议论的热点之一。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是要恢复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要补上资本主义的课,是要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不敢苟同。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把个体户、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等所有制形式的出现,看成是大逆不道的东西。认为只有实行公有制才算得上是社会主义,一切小私有制都应全部摒弃。我认为这种观点根本错误在于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没有把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标准统一起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和生产力水平相适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好“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惟一选择,也只有当好“三个代表”,我们党才能经受住任何考验,才能在各种挑战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好“三个代表”,最主要的就是要履行好共产党人的根本职能,这个根本职能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共产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个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人类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根据这个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加以分析之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然后在这些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先进国家的帮助下,某些落后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而又复杂的。事实上,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了革命,而是一系列经济较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分为多层次。但主要的系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相互联系的社会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体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分为多种层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多层次的状况。既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要适应落后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从邓小平关注分配问题谈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人们注意到他对分配问题的关注。如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他先从生产力方面讲了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然后又从生产关系方面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战后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一种对抗形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来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平衡和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减弱其强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某种不同于以往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级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界定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个重要判断 ,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之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一种新的科学论断第一 ,邓小平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他特别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纠正了过去多年来的许多错误思想和做法 ,如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脱离生产力的要求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 ,把许多束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一个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仍然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生产力的确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生产力要继续发展却遇到了多种多样的阻力。首先是生产关系里面有一些东西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