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昀,字晓岚,清代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多年,才思敏捷,广采博闻,精通联句,为世人留下了不少佳联绝对。乾隆庚午年,乾隆率群臣巡至热河,于重九节日驻跸避暑山庄万松龄。彭文勤出上联颂乾隆曰:“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联中拆松字为十八公,并以松指寿,乾隆看了,交给纪昀,要纪对出下联。纪即对以“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乾隆大喜,遂将此联悬于万壑松风殿上。纪昀是当时的大学者。有人问他,“四书”中有没有天然成对的名句?…  相似文献   

2.
钱大昕、纪昀、王昶、朱筠、王鸣盛五人,是19世纪乾嘉学派的五大汉学家,他们在乾隆十九年甲戌科同时高中进士.本文以他们五人的科举考试和相关经历为线索,试图探讨科举对他们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翟云升,字舜堂,号文泉。莱州人。善书,尤嗜古隶;好训诂,尤专音韵。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一、学优而弗仕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七月二十一日,翟云升出生于一书香门第。行二。其父学照,人称四先生。翟云升天资过人,“弱冠属文”,曾令“塾师避席”,文章每每传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绛,字梅叔另作枚叔,别号太炎,浙江余杭县人。他不仅是著名的学者,而且还是著名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1840年,满清沉重的国门被轰然撞开,古老的中国被  相似文献   

5.
画家郭味蕖     
郭味蕖(1908—1971),名忻,字味蕖,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四日出生于潍县城(今潍坊市潍城区)里郭宅街一书香门第。祖上曾是清乾隆间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赵之谦等人书画密友,味蕖夫人陈君绮为清末著名金石研究家、文物收藏家陈介祺的嫡裔。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5,(1)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诗书画三绝」。郑氏于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至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任范县知县后调潍县。是清代有名的清官,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近年来研究郑板桥的人日益增多,由于论述郑板桥的专著陆续出版和报刊上有关文章的大量问世,人们对郑板桥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郑板桥任范县令期间兼署朝城县,一人同时理二县的政事却鲜为人知。笔者在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任职期间,查阅过《朝城县续志》,并对官吏部分郑燮的名字产生了兴趣,决心弄清此处所录之部燮是不是板桥其人。因为同姓名者,古今有之,而且本人也只知郑板桥曾任范县知县,未听到其任朝城县令之说,更没有见到过有关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字晓岚,又号春帆,晚号石云,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县)景城村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卒于嘉庆十年(一八○五年),享年八十一岁,谥文达公.纪昀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四岁开始读书,聪颖过人,记忆力很强,有过目成诵之才.十一岁随父纪容舒(云南姚安知府)到北京见了见世面.二十四岁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举人,  相似文献   

8.
<正>16开定价:38000.00元在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中,清代的学术研究在许多领域达到了最高峰。如清代的经学、史学均足以凌驾前代,硕果累累;对先秦诸子的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对前代诗文的考据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就是历代文人学者所不擅长的宗教研究,也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众所周知,乾隆朝编《四库全书》是一项功垂千秋的工程。但是,根据规定参加者本人的著作是不能收入的。那时参与纂修的一大批学问家,程晋芳、庄存与、谢墉、戴震、纪昀、朱筠、周永年、彭元瑞、  相似文献   

9.
石柳邓传     
石柳邓是公元一七九五到一七九六年(乾隆、嘉庆年间)苗族人民大起义著名领导人之一。他于一七三七年(乾隆二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塘汛大寨寅(苗名闵墙寅)一个苗族农民家庭。他少年时代,家境贫困,只有少量土地,生计艰难。他父亲于农事之外,还得编草鞋出卖来勉强糊口。到起义前,他父母已经去世,全家共有夫妇二人,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由于劳动力多,勤俭持家,生活较前宽裕①。苗族人民有习武的传统,各地经常有人传授枪棒拳术。石柳邓从小就好习武艺,练  相似文献   

10.
蒋元枢(1739年-1781年),字仲升,别号香岩,常熟港口镇(今属张家港市)人,清乾隆年间台湾知府,为加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元枢祖父蒋廷锡是清雍正年间文华殿大学士,《明史》总裁,著名花鸟画家。父亲蒋溥是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世称父子宰相。元枢幼承家学,操行严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举,历任福建惠安、仙游、崇安、建阳、晋江等地知县,后升任同知(即知府副职),驻防厦门。厦门为澎、台咽喉,元枢悉心筹划,严加管理往来船舶,屡举便民便商之政,深受福建总督赏识。乾隆四十年(1775年)晋升台湾知府。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16,(3)
正说清朝军机处是个人才高度集中的藏龙卧虎之地,绝对不是虚言,因为在接下来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科殿试中,最终获得第三名的清朝著名学者和诗人赵翼,不仅是内阁中书和军机章京,而且在读卷官呈报的前十名试卷中,原本名列第一,只是因为其他因素,乾隆皇帝在钦点状元时,才将他与王杰的试卷对调了一下,结果王杰夺得状元,赵翼屈居探花。赵翼与状元擦肩而过,此事还颇具戏剧性。一清朝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从康熙、雍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01,(5)
天津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顾道馨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俗学专家,虽年逾古稀,仍于1990年春开始,和几个青年学者一道,沿大运河考察、采风。临清作为历史上的运河名城,顾老备感兴趣。交谈中他提及天津历史博物馆藏有中华书局1917年版、刘半农译注的由英国1798年乔治尼古拉出版社出版《乾隆英使觐见记》全册。图册中有一幅是绘制的  相似文献   

13.
李文奇 《春秋》2013,(2):57
刘墉(1720一1805),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市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历史上曾属诸城)人,清代大学士、大书法家。刘墉幼时在老家读书,后随父刘统勋迁居京城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乾隆六年(1741年)乡试中举。乾隆十六年(1751年)会试,以第六十四名中进士;殿试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一位年逾花甲、神采飞扬的学者,正在作题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学术报告。他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证,崭新的发现,赢来了此起彼伏的掌声。 这位学者,就是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难难著名学者纪晓岚,乾隆问他:“纪卿,忠孝怎么解释?”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乾隆立刻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臣领旨!”“你打算怎样去死?”“跳河。”“好,去吧!”纪晓岚走了没一会就回来了。彭隆问道:“纪卿,你  相似文献   

16.
同是分居在台湾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对于同一母体文化的研究和探讨,确有许多共同、共通之处,需要及时沟通与交流。这是一个研究大题目。本文只就台湾海峡两岸(包括香港地区和海外华人)学术界研究王国维美学思想这么一个范围,进行具体的介绍和评析。上篇王国维(1878~1927)生活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著名的学者,也是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四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人事》2008,(12):17-17
近日,一本名为《非常三国——1800年经典商话》的人才、企业管理类书籍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省人事厅人科所干部童伟宏新近推出的作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人才学家吴江研究员专门作序,著名政治学学者刘军宁研究员作了推荐。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15,(2):65
由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整理的宣统版《山东通志》完成影印工作,正式出版发行。该志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出自名家。山东巡抚张曜、杨士骧等前后苦心经营,耗费著名学者孙葆田半生心血,集数十位晚清著名学者智慧。二是历经坎坷。光绪十六年(1890年)设局修纂,宣统三年(1911年)修成,耗时达20年,江苏、浙江等文化大省都没能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变局中修成本省通志。三是背景特殊。该志历经甲午战争、戊戌变  相似文献   

19.
在江南古城常州的老城厢中,有一条古老的街前北岸。这里的明清古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饱浸沧桑。其中前北岸7号即是农工党党员赵争先生创办的“赵翼纪念馆”。一般人都知道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其实,赵翼不仅是经学家、书法家,而且还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清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党中央主席周谷城曾挥毫惠赠赵翼六世孙赵争先生对联一帧:“邱壑因天巧,松山有古风”(欧北诗句)。1995年,赵争先生腾出私房创办“赵翼史料陈列馆”,公开对外开放。2001年正式更名为“…  相似文献   

20.
裘樟松  叶军 《今日浙江》2002,(10):42-43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纂修,经10年完成的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浩繁,具有整理和保存乾隆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