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甚完备,使得劳资关系的不和谐现象也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现出来,出现了大量劳资关系之间的摩擦、对立、冲突等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薛安泰 《学习论坛》2006,22(6):70-71
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研究社会冲突问题。冲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利益则是引发社会冲突的深层原因。冲突分观念冲突和行为冲突、个体冲突和群体冲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凸现期。要消解冲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消除不公平社会现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解决各种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劳动者和企业的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劳资关系主体受国内外经济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劳资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关系、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先富"和"后富"的关系深刻影响着劳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四大关系"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必然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各种复杂的社会冲突。我国目前化解社会冲突的社会管理策略都是基于社会、制度、政策等外在途径的,而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冲突,还必须建构化解社会冲突的内生性途径,这就是重视培养全体国民尤其是社会管理者的冲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性的特点,这些冲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与思考。社会冲突的存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来讲是必然的现象,同时也为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协调、控制社会冲突,并因势利导使社会冲突纳入良性运行的轨道,这是我们必须着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集体谈判:调解我国劳资矛盾的一种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龙 《唯实》2005,(2):25-28
一、我国劳资矛盾正在显性化 前不久,某市一电子厂3000多名员工,因不满薪水过低,走上街头阻塞了交通,这是资本与劳动冲突激化的表现。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劳动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劳资关系问题,即雇员与雇主(包括各自的组织)、劳工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并不存在劳资关系,劳动关系仅仅是劳动者与用人单化之间的简单关系;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在我国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中也出现了劳资关系,劳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资关系正经历转型期,矛盾冲突凸显。现实市场中劳资议价存在两级议价,二级议价机制的缺失是劳资冲突问题的根源。构建二级议价机制,维护二级议价的正常运行,要求形成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互动、制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后税时代乡村干部关系从“保护”、“逆保护”关系发展到“冲突”关系。具体来讲,税费时期乡干部充当了村干部的保护者,反过来,村干部对乡干部实行逆保护。税费取消以后乡村干部不再存在保护关系,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冲突也端倪初露。这种逆转性变化源自乡村干部之间目标取向的分异。展开来说,就是乡干部“疏农民”、“维稳定”与“竞升迁”的目标,与村干部“亲村民”、“促发展”与“保连任”目标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其矛盾化解也被非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西方集体谈判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集体谈判制度是一项有上百年历史,并有效推行至今的成熟制度,它能有效地保障工人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西方集体谈判的概念、结构与程序,及其功能与发展趋势,以求从中得到某些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劳资冲突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孙静 《世纪桥》2013,(5):51-52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公民参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在促进民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但同时由于NGO与政府之间天然存在着一种合作中的冲突关系,NGO也会对政治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将是我国NGO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协调劳资关系以促进生产发展,推动企业和谐以实现社会和谐,是党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点。劳资冲突是目前社会不和谐的突出表现,党和政府要通过提出指导思想,完善法制建设,发挥主导作用等措施,提高调控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3,(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劳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血汗工厂"频现,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冲突时有发生。劳资关系覆盖面极广,在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中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妥善处理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冲突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景观.让矛盾与冲突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分水岭.承认冲突的客观存在并设计出各种灵活的制度、体制对冲突加以引导、调节,是现代社会当然的理性选择.政治妥协在对多元性的尊重中展示某种共识,在不同的诉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是化解社会冲突、实现"多元一致"的合理路径.现代社会是冲突与妥协两种形式良好互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动力.以妥协化解冲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将使我国政治发展更富开放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邻避冲突在我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事实上,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都非传统意义上的邻避冲突,而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过渡”特征。因此,将邻避冲突划分为“传统型”与“过渡型”,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权利问题是邻避冲突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而冲突中的行为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和民众双方。因此,对邻避冲突中权利问题的分析可以在政府权力控制与民众权利抗争二者关系的框架下,以“过渡型”邻避冲突为切入点,立足于此类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解决全过程,从四个环节进行分析梳理,并通过政府对民众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权利的维护,为此类冲突事件的有效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各种矛盾冲突和激荡的过程.由于较早享有了经济和政治参与权,英国工人由早期的体制外暴力抗争逐步转向了改良式议会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体制内的合作力量.英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轨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跃生 《新视野》2023,(2):60-69
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结构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标志走到尽头,其本身固有的稳定性差、机制僵化、原则偏狭、包容不足等结构矛盾和缺陷,使其难于成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疫情后国际战略的结构矛盾与俄乌冲突后相互制裁带来的规则破坏、信心缺失、价值链衰落、国际货币体系碎片化等效应则使各种修补这一结构的努力成为不可能。在未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结构的可能发展方向中,全球经济的“双循环结构”成为一种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次优方案。而中国的对策选择就是将自身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球经济“双循环结构”有机结合,推动“双循环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主张政治问题经济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坚持劳动优先于资本。与之相应,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于推进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在21世纪,劳动与资本关系依然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劳动与资本哪一个具有优先性,在不同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的制度设计、价值取向与实践后果。对这一制度设计、价值取向和实践后果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中,资本明显具有优先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社会”,本质上乃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资本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社会主义的劳资关系中,劳动必然具有优先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力量、劳动者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于璐 《理论研究》2009,(4):44-45
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是一个文化激荡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和政治冲突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愈发夺目。本文通过对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论文《文明的冲突》的回应,论证了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主流是对话而非对峙,因而赋予多元文化主义以合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欧洲福利经济的发展总是相伴着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这使得欧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福利稳步增加、社会就业不断扩大。欧洲社会保险制度的政治创新奠定了和谐的劳资关系;福利经济的劳动逻辑价值提高了公民的劳动参与度;“就业第一”的福利经济改革改善了劳动供给结构。借鉴欧洲的经验,中国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巩固和谐劳资关系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社会就业,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文珍 《求实》2013,(2):34-37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长期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源泉、发展机制及路径的总和,它承载着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价值取向。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观点、理念、思维三个层次的价值冲突:表层的公平价值观和效率价值观冲突、中层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理念的冲突、深层的"本体思维"与"生态思维"的冲突。我国在价值调适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取向,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