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惠好 《世纪行》2014,(3):18-19
<正>所谓转板机制,是根据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和挂牌标准,使挂牌企业在两个层次资本市场之间迁移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了由沪、深主板市场(包括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俗称"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俗称"四板"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3大层次5个板块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但上述各层次市场之间缺乏相互衔接与联动的转板制度,难以提  相似文献   

2.
<正> 在纷繁复杂的证券市场上,有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吸引人们的眼球。随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新昌企业上市更是被各界看好;而位于新昌的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并成为中小企业板的首支股票后,其他企业倍受鼓舞。胡老师上市“第一股” 2004年5月27日下午2时,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启动仪式前两小时,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呱呱落地——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文,招股说明书也于次日闪亮登场。新和成已于6月1日在深圳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3.
亚太经合组织妇女领导人第六次会议于2001年8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亚太妇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妇女领导人、女企业家、学术界的专家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400多人,研讨了以下四个议题:女企业家与国际市场;与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妇女在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社会性别观点融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进程.此次会议通过的一个<声明和建议>要提交到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正式会议,从而进一步推动APEC各经济体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6,(3)
正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是"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四项内容之一。"互联网+"的核心是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升级、改造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最终重构市场关系、销售终端与供应链,以适应基于新技术、新形势、新需求的全新社会环境。目前,"互联网+中小企业"尚处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起步阶段,江苏中小企业要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全球股市拥有资金已超过32万亿美元。我国的股市市值已达4万亿元人民币。证券市场使国内企业资本多元化,资本市场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我国主板市场门槛高,以及以前上市数量靠行政分配等因素,使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只能在证券这个资本市场之外徘徊、观望。认识二板市场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2000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指出,一旦立法和技术方面的准备成熟,我国大陆将设立二板市场。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或第一板市场而命名的。70年代以来,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23)
正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前沿领域面临创新突破重大节点,科创板对科创属性的坚持契合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对于科创板未来探索方向,专家建议继续坚守科创属性定位,同时,从更多维度考察上市公司质量,包括盈利质量等。作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科创板于7月22日迎来两岁生日。两年来,科创板上市包容性不断增强,一系列基础制度也在注册制带动下不断完善。这片"试验田"取得了哪些成果?目前市场聚焦哪些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正>"咣……"2014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台湾老板和一个川妹子共同挥起红布槌,响亮的开市锣响彻整个大厅,"鸿福制衣"在Q板(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成功挂牌,这是泸州第一家Q板挂牌的中小企业。这个喜庆的消息很快传到酒城泸州——川妹子和台湾老板在泸州的家。川妹子叫李泽英,台湾老板是她的丈夫,叫刘书铭。夫妻俩是四川泸州当地名人,不是因为他们的企业上Q板出名,而是因为20年前他俩结婚,泸州人嫁给台湾人,在  相似文献   

8.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融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建设,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与信用等级;二是创新金融制度,完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作用,完善法律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总体风险偏大,是融资的主要障碍,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历经六年,我国的中小企业板终于上市,而推出中小企业板的长远意义在于为创业板的出台做准备。创业板市场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通过对创业板市场国内价值的分析,指出创业板市场在我国是有其存在意义的,通过立法加以保护和规范十分必要。同时针对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法律上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10,23(1):100-101
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加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必须加强财税调控措施: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二要完善政府采购功能,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三要加强专项资金引导,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四要加强税收调控作用,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相似文献   

12.
一月大事记     
《人大建设》2010,(12):25-25
<正>(201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11月2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柏拴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到南阳视察了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情况。11月3日-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带队前往鹤壁市、濮阳市,调研了农村土地制度管理改革和农业"四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景亚南 《人民政坛》2014,(10):24-25
<正>中小企业是我省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优化经济结构、保障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9月26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结合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针对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重点在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了规范,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地制度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键词分别是:责任制、家庭经营、承包经营权和农业经营体系。农地制度改革折射出40年里国家治理层面的逻辑转换。在激励逻辑上,表现为"生产性激励"向"治理性激励"的转换;在制度逻辑上,表现为"经营性制度"向"财产性制度"的转换;在政治逻辑上,表现为"管控型政治"向"回应型政治"的转换。未来农地制度改革要充分考虑乡村分化、财政约束和央地关系等方面的现实境况,明确若干操作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专业市场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打破市场分割、推动要素市场形成等方面来推动竞争型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竞争型民营中小企业是专业市场发展的供给基础,竞争型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范围的扩大,能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使专业市场的竞争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要协调专业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型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1日,《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创制性地方性法规,条例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等重要内容,作出诸多前瞻性制度设计,从法规制度层面搭建起引领和保障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金支持第三章创业扶持第四章技术创新第五章市场开拓第六章社会服务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语录新闻     
<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  相似文献   

19.
《北京观察》2014,(2):46-4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将破解资本市场上供应主体不足的问题,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有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资金供应主体。"大城市病"怎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能否破局、工商资本怎样投资现代农业、国企改革如何推进……1月15日,北京市政协召开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王永庆、马光远、连玉明、马荣才四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武汉必须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比较优势扬特色,对标先进"补短板",推动技术、人才、资本、制度等创新要素多点联动,将规划和蓝图落地生根。一是要优化人才服务举措,引进并留住一流创新人才;二是要克服资本市场制约因素,探索财政金融引导新模式;三是要化解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矛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是要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发展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