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2年夏天,我从公安系统调到县级纪委工作,作为纪检人和文学爱好者,开始了与廉政瞭望杂志的不解之缘。17年间,我一路辗转多个工作岗位,《廉政瞭望》像一个亲密的朋友,一直陪伴着我,引导和指导着我的成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廉政瞭望》杂志人也大多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廉政瞭望》最吸引我的是她的"理想"。从创刊起,杂志就致力于全方位、多视角反映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兼具了理论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     
《廉政瞭望》2006,(2):3-3
2006年的第一个月,就从《廉政瞭望》上读到《岁末民生调查》一组文章,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3.
正1994年,我刚从广元市旺苍县的一名教师转战至纪检监察一线。当时主要负责反腐倡廉教育和县纪委办公室工作,有幸接触到了《廉政瞭望》的前身——省纪委主办的《党风党纪月刊》、省监察厅主办的《四川监察》,并具体负责刊物学刊用刊工作。《廉政瞭望》一晃到了而立之年,我也算是跟着杂志风雨同舟,一起走过了近30年的时间。于我个人来说,《廉政瞭望》既是我学习业务知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载体,更是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关于公车改革的一组独家策划的专题报道,日前被中央政策研究室以《社会上对公车改革的反映和建议》为题,摘编进《党建动态》。近年来,公车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廉政瞭望》这组策划包括《一道非解不可的题》、《一道难解的题》、《一道多解的题》、《国外是如何管理公务用车的》等4篇文章。文章分析了加快公车改革的理由,系统总结了当前各地公车改革的试点探索,客观分析了推行公车改革步履艰难的原因,并对公车改革如何深入推进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廉政瞭望》专题报道再获中央高层关注@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第六期刊出的《基层干部,您在乡村还好吗?》一组文章, 选题非常精妙,文章也十分有分量。笔者读了几遍,忍不住为之叫好。这一专题的三篇文章相得益彰, 各有侧重:《一位镇党委书记的一天》反映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琐碎、繁杂以及生活上的清贫、简朴;《我为基层干部说句公道话》结合自身基层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正>《廉政瞭望》今年第18期报道了白恩培在云南省委书记任内,曾有省委领导强行修改GDP数据的事件。据称,一名副省级领导曾坐镇统计局,说全国同期GDP都是两位数,云南一位数太丢脸了,从7.5%被改为12%。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香港廉政公署,前来考察交流的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分会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进行了一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法要义》的专题讲座。聆听讲座的,有包括廉署高层在内的100余人。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是任建明多年来的愿望,也与廉政瞭望多年的办刊宗旨紧密相关。4月13日,廉政瞭望记者在北京专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我来到纪检监察战线,如今已走过15个年头。作为面向党员干部的反腐败杂志,《廉政瞭望》是我多年来爱不释手、挑灯夜读的桌前"老友"。对我来说,杂志能够在做到专业的同时,给像我这样的普通公务员传递实用的信息、发人深省的案例以及精彩的文化报道,而不是打起官腔说教,是最吸引人的一点。许多报道给党员干部提供了可行的工作方法。譬如2018年第6期策划《调研方法论》的《碰上套路,不妨"将计就计"》一文,梳理了领导调研可能遇到的"套路",并用实战经验解读这些"套  相似文献   

9.
正《廉政瞭望》30岁啦,真不容易!在当下这个网络为大、自媒体风行的信息时代,很多传统的纸媒早已窘态凸现,更何况《廉政瞭望》是由机关刊物转型而来的杂志。现在能办得风生水起,从蜀地走向全国,确实难得!一般来说,一份有影响、有长久生命力的刊物,都会有吸引读者的诀窍或是很有特色的东西,《廉政瞭望》也不例外。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与时俱进的专题谋划、做严  相似文献   

10.
<正>"当您拿到本期刊物的时候,呈现在您面前的,已不是过去的《四川监察》,而是全新的反腐倡廉月刊——《廉政瞭望》……从《四川监察》到《廉政瞭望》,我们风雨兼程,孜孜以求……"这是2002年9月《廉政瞭望》更名后第一期的卷首语。它在全国各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刊物中率先提出面向市场转型,旨在以更宽广的眼界、更深厚的思想、更丰富的内涵,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收到《廉政瞭望》杂志今年第一期时,窗外正飘雪。杂志活泼的版式,新鲜的栏目,给人惊喜无限。卷首语《2011:一个小人物的期盼》更像是一缕暖风,吹人心扉。  相似文献   

12.
衡洁 《廉政瞭望》2007,(12):20-22
在巴州区党政正职民主测评结束的当天下午,《廉政瞭望》记者对这次测评的主导者、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进行了专访。阳光作业:从革命党变执政党廉政瞭望:您以前在新都力主对乡镇  相似文献   

13.
《反腐杂志出怪招,聘“包公”代言发传单》。2007年4月26日,在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上,《重庆商报》以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的图片对《廉政瞭望》请“包公”代言进行了报道。4月25日,全国书市在重庆开幕。为加大宣传力扩大影响力,《廉政瞭望》特从重庆  相似文献   

14.
<正>去年,我们刚纪念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廉政瞭望》迎来了创刊30周年。这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因为《廉政瞭望》本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88年1月,四川省监察厅成立后,决定创办内部发行的综合机关刊物《四川监察》,这是很有远见的一项决策。1989年1月《四川监察》创刊,同年7月14日,经省新闻出版局报请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四川监察》由内部刊物改为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2006年的第一个月,就从《廉政 瞭望》上读到《岁末民生调查》一组文章,让人眼前一亮。低调平实的视线、镜头般的叙述手法、来自最基层民众的真实声音、鲜活生动的细节,这些都折射出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低层人民深切的悲悯情怀。反腐败与亲民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廉政瞭望》在岁末年初将视角对准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提醒我们的官员在节庆年关加强自律,不忘爱民亲民为民之心,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王雪(河北)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简称《廉政准则》),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禁止”、52个“不准”。时值中央纪委法规室副主任侯觉非应邀到四川作学习《廉政准则》的专题辅导讲座,《廉政瞭望》记者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7.
面孔     
《廉政瞭望》2012,(17):10-10
雷高飞:县长承诺“不贪钱不贪色”引热议 “我承诺‘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这是湖南省贫困县祁东县人民政府县长日前雷高飞在一份万言述廉书中的几句话。官员公开承诺的多,这么直白的真不多。据报道。雷高飞在当地是一名个性官员。尽管有网友对他把公务员必须做到的变成为公开承诺内容不以为然,但《廉政瞭望》认为:能有这种勇气和底气的官员,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18.
6月16日,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廉政瞭望》杂志社经精心策划,特邀请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专饰“包公”的资深演员王维忠,扮成包拯形象出现在展位上。“包公”一身正气、疾恶如仇的品格正好与《廉政瞭望》的定位相吻合。“包公”的出现,成为书市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06,(7):30-30
为了把握高层动态,创新办刊思路,寻求智力支持,6月7日至12日,《廉政瞭望》主编廖翥、副主编胡桂林及记者一行,在北京展开了一段“取经”之旅:拜见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中央纪委原副秘书长李任仕,拜访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的知名反腐学者,向期刊出版界的专家问计问策。正是:桐花万里求索路,寻师揽智在京城。《廉政瞭望》北京“取经”记  相似文献   

20.
知音     
“《党风与廉政》是我们的知音”。“我们喜欢《党风与廉政》,离不开《党风与廉政》”。这是笔者常听到读者们发出的肺腑之言。我作为《党风与廉政》的一名忠实读者,深有体会。我们达仁镇各机关单位、村支部和部分党员干部每年订阅《党风与廉政》,一些党员示范户和党员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