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80年代,是我国对外经贸事业进入全面开放的崭新时期。在国际上,我们开拓和发展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往来。在国内,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80年代,是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的10年。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804.9亿美元,比1979年增加1.74倍。出口额达406.4亿美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营口,自去年三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批准享有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些权限以来,成绩斐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营口市把自身优势和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创汇——引进——消化——再创汇”的自费开放路子。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6,(51)
国务委员谷牧最近就我国的对外开放对本刊作了长篇谈话。他指出: 我国已初步形成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有层次、有重点的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正向外向型经济“爬坡”,深圳特区的市井萧条已告结束;沿海开放城市已引进重要的技术改造项目四千多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已建立较大的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三百多个;外商到内地搞合资、合作项目,也一样可以享受到特殊的优惠。 当然,我国还存在着改善投资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现各地正在加紧落实国务院的“二十二条”。  相似文献   

4.
最近,武汉市上上下下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推进象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有人提出,武汉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短“东富西贫”的差距。在前不  相似文献   

5.
思路是: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同时开放,形成多方位的、相互联系支援的开放网络和国民经济的统一有机系统。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常修泽副教授和该校国际经济系研究生戈晓宇,对沿海开发战略设想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后,在这一战略设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意见。常修泽对记者说,沿海地区开发战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但为了避免由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而可能使中国陷入新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境地,应该以沿海开放为主,同时实行“四沿渗透”的开放战略,以便我国整体协调地参加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2,(34)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地区”的决策,这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良机。 自从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沿海的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内地。有人把中国沿海地区比作一张弓,把沿长江地区比作一支箭,在沿海开放获得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再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搞好,那就如同弓张箭发,沿江地区的经济也就会象巨龙一样腾飞起来。  相似文献   

7.
苏杰 《瞭望》1996,(37)
我国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相继创办了一批过去国人听起来感到陌生的经济特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与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一起,构筑起全国多层次、全方位、梯次推进、成龙配套、互为补充的大开放格局。 福州更具特色,国办、侨办、民办开发区三足鼎立,成为闽江口的新景观。几年弹指一挥间,各类开发区投资区转眼长大了、壮实了,开始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发挥领头雁、顶梁柱和辐射源的作用,成为闽江口经济圈中最具活力的亮点。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11年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筑巢引鸟”,建立开发区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正如李岚清副总理在开发区外资投资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的:“开发区已经和正在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去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爆发了震撼国际社会的金融危机,它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连锁反应至今还十分强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等诸领域造成的影响也开始显现,特别是沿海一些开放程度、经济外向度高的区域受触动尤甚。福州是我国沿海首批开放的城市,去年三资企...  相似文献   

10.
沿海发展战略在东西部关系中地位如何?沿海地区的开放对东西部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东部和西部的经济怎样协调发展?当前,讨论东西部关系时,这几个问题常常是议论中心。新战略:非均衡发展 沿海发展战略的提出,对西部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西部各省的领导人、学者和企业家们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会,讨论沿海发展战略对西部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11.
马宇 《瞭望》2005,(46)
温家宝总理在中部调研时,曾十分感慨于中部地区较低的开放度。而在全球化市场化大背景下,较低的开放度,的确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实行的是梯度推进战略,即由点(特区、开发区)到面(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再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东部沿海开放地区,最先实行对外开放,并且政策优惠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钟河 《瞭望》1990,(10)
把治理整顿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鼓励沿海开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既定的国策。中央已重申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的基本政策措施不变,还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窗口和基地作用。 以沿海开放促全国经济发展 以经济特区为先导的沿海开放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地区布局上所作的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很大改变。从国内层面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开放的前沿逐渐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从对外开放来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并成立了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并与多国开始实施互联互通对接。形势发展赋予内陆口岸建设新的使命和任务,根据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经济新常态下内陆口岸建设要注重空间布局与现实需求的统一;注重层次性,突出点与面的结合;实现口岸建设与贸易量发展的总量动态平衡;构建内陆口岸与沿海口岸的分工协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哪儿?历史屏幕上显示:在沿海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里突破,带来了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内地全方位推展的格局。 那么,九十年代初,面对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又该如何迈向更高层次,实现经济的国际化?于是,保税区这个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启动点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既非通都大邑,又不是沿海开放城市。然而,十年生聚,十年发展,却奇迹般形成了全国小商品集散地,市场成交额连年名列全国集贸市场榜首,被人们誉为——华夏第一市。  相似文献   

16.
杨勇 《瞭望》1999,(43)
’99中秋,从北疆边睡传来一个万商瞩目的消息,伴随着喧天的鼓乐和声声礼炮,黑龙江省副省长王振川宣布,在漫长的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家以双方城市为基本区域的“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互市贸易区正式启动”。此举意义殊为不凡。它不仅是《中俄联合公报》中关于双方尽快制定面向对世纪的边境地区合作新模式意向在实践中的突破,同时也是我国沿边开放战略升级换代的一个里程碑,并且昭示着中国首家已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区雏型开始确大开放带来大发展实践合作新模式促进经贸新高潮儿十年代后我国对外开放自沿海向内陆全面纵深发展,沿边开放…  相似文献   

17.
李青 《瞭望》1985,(51)
十月六日至十日,由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办公室、青岛和烟台市政府以及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理论讨论会在烟台举行。来自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的专门从事对外开放问题的专家、学者等九十六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资料四十二篇。大会进行分组讨论和大会发言,探讨了中国沿海  相似文献   

18.
次国家政府外交在"桥头堡"开放战略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平 《学理论》2010,(18):4-7
中国国家"桥头堡"陆路开放战略思维已经逐渐清晰了。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是中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拓展与深化。与沿海开放相比,由于时代背景与问题领域的不同,"桥头堡"陆路开放战略的实施给内陆开放前沿省份的次国家政府外交事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正是由于时代和问题领域的不同,内陆开放前沿省份的次国家政府外交事务在"桥头堡"战略实施中应当具有更多的国家战略意识、能动性和持久战略规划,充实国家在"桥头堡"战略实施中的外交资源。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是继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城市之后开放的又一批经济开放区。从这组报道里,读者可以看到,当前,这三个沿海开放区正抓紧有利时机,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期尽快形成「贸工农」的生产格局,把更多的农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青岛是一个以轻纺工业、外贸港口、海洋科研、风景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沿海城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9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现辖5县1市6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641万,其中市区244.4平方公里,人口130万。 青岛是我国现化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建国之初,青岛就是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