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对话——通话的对象,是在距离地球表面300多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对话——迄今为止,ARISS(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进行过310次对话,还从来没有中国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有人实验舱"希望号"最大的主要舱组即将升空运往国际空间站。若装设作业顺利,日本将拥有首座有人太空实验室,并开始在太空进行各项实验,为登陆月球等太空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刚从太空给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归来,我国的“神六”又整装待发,并且较之“神五”将实现两人多天航行,离我国最终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又近了一步。那么,什么是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作为人类历史上第14名进行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返航了。北京时间2019年3月15日3时14分,科赫搭乘"联盟MS-12"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计划开展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59项实验和太空行走等活动。一直到她返航前,科赫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329天,创下了女性宇航员太空飞行时间的最长纪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站:一座神奇的“太空城”当苏联研制的人类第一个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即将发射上天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在10年内建成规模庞大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并邀请其盟国一起研制。经过反复磋商,美国、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和瑞士)、加拿大和日  相似文献   

7.
2014年5月14日,俄罗斯拒绝了美国关于2020年后继续使用国际空间站的请求,并停止了对美国提供俄制火箭发动机的供应。此举被看作是俄罗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媒体称,俄罗斯已经计划在半年内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这也是俄罗斯继高科技领域后。  相似文献   

8.
轶峰 《党员文摘》2008,(11):43-43
最近,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未来空间站计划,引起各国媒体广泛关注——这一安全可靠、功能完备的中国空间站.将使中国太空经济的发展实现飞跃.改变美国在太空经济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发射成功,随后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事业与国力国运休戚相关,这不仅在国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和自豪之情,也吸引了国际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称意味着中国向建设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4月29日,22.5吨重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地球轨道。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航天器进驻太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对设计为3个舱段基本构型的空间站而言,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主控舱段,既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已有能力支持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1.
12月1日胡锦涛在中央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党建设好,为实现“十五”计划提供坚强的保证。  12月2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成功地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12月3日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大法学院5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李鹏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  12月3日俄共“七大”在莫斯科闭幕,久加诺夫再次当选俄共中央主席。  12月4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京开幕,江泽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2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多数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有关国旗、国徽、国歌和军旗的4个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12.
一、发现月球上有水。 这为实现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设的设想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曙光”号被送入轨道。 “曙光”舱重24.2吨,造价2.5亿美元,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国际空间站实际建设从此开始。 三、阿尔法磁谱仪升空。 从而揭开了从空间探测宇宙中反物质的序幕。 四、早期多细胞动物研究有突破。 以此推断动物起源时间要前推五  相似文献   

13.
耻辱戒指     
人定胜天!多么豪迈的口号,充满了人类的自信,具有一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气魄;看着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雄伟壮丽的拦河大坝,滚滚向前的钢铁“巨龙”,移山填海的人工陆地,以及与人对弈的机器人、克隆的多利羊、航天飞机空间站……这些似乎都证明了“人定胜天”的正确。  相似文献   

14.
余建斌 《奋斗》2022,(5):66-67
<正>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22,(2)
@中国航天科工【一起分享2022年第一份梦想成真的快乐!】2022年1月1日,“青春与星空对话”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对外展出,这是在中国空间站举办的第一场天宫画展,共有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中国“天宫”。小小航天迷看到自己的作品飞上太空是怎样的心情?一起来分享2022年第一份梦想成真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16.
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l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直冲太空。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回望来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突破都坚实有力:第一次进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相似文献   

18.
肖菲 《保密工作》2023,(1):14-17
<正>1992年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至今,我国已经走过30余年载人航天追梦之旅。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浩瀚星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9.
环球资讯     
美最高法院判决布什无权下令成立特别军事法庭6月2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布什无权下令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国海军基地监狱的在押者。布什关于成立特别军事法庭的命令超越了总统权限。日本民主党党首小泽访华7月3日,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代表(党首)小泽一郎,开始了为期5天的中国之行,日本主流媒体对小泽访华极为关注。“发现”号成功升空7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9):66-66
天宫一号是中国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而研制的空间目标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它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交会对接试验;保障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并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于9月29日21时16分,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升空之后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