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宏耀 《实践》2009,(7):27-27
磴口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们开心地说,新农村建设让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改善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看病也有保障了,咱是打心眼里高兴。民心工程润民心。近年来,磴口县协调了一定的资金,采取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捆绑"的方式,重点实施水、路、田、林等"民  相似文献   

2.
包春晖 《新长征》2006,(6):50-51
一、农村文化大院的形成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年来,我们乾安县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先后在10个乡(镇)举办了农民文化艺术节20余场(次)。但这种“赶集式”的文艺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经常性的文化需求。一些农民“文化人”便凑在一起,自发地办起了大秧歌,组织农民茶余饭后扭一扭。发展至今,活动形式逐渐地由扭到说,由说到唱,参与的农民也由几人逐步发展到十几人、几十人,而且由“间歇”型变成了“经常”型,成了扎根于村屯的不流动的宣传文化阵地,这便有了农村文化大院的雏形。这种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组织,由农民自办、自管、自娱、自乐,而且说的都是本村事,唱的都是本屯人,摸得着、看得见,深受农民欢迎。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就应是这样的文化,建设的就应是这样的新农村。对此,乾安县委高度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目前,已发展命名各类文化大院18家,虽然设备器材简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已初具雏形,发挥着官办文化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永 《当代党员》2006,(7):53-53
今年开春以来,电视、报纸上天天都在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亲们茶余饭后摆龙门阵说得最多的也是新农村,有的说“新农村就是坐在自家的林子里歇凉,不再怕蚊虫叮咬”,有的说“新农村就是农民不再掏钱,政府拿钱帮我们修路修桥修公园”……一说起这些。个个都巴不得早日建成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收到一封农民朋友的来信,他问了一个我都说不清的问题:新农村究竟是啥样?老实说,我也只知道中央说的那20字目标,至于啷个才叫新农村,我也说不清楚;怎样建设新农村,我心里更没有底。其实,对于新农村建设,不但农民有困惑,就连我们这些基层领导干部也同样有困惑。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和谐呢?解决主要矛盾,实现发展的和谐。“木桶”效应告诉我们,短腿制约着事物的发展。我国农村情况各不相同,制约当地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不相同:有的地方是医疗卫生事业滞后,农民因病返贫问题严重,有的地方是农民增收困难,有的地方是文化落后,有的地方是环保问题突出,等等。这些突出问题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的主要矛盾,要下大力气解决。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最重要的标准!"2月22日,在省委举办的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语重心长地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农民素质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一个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因素,并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培育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三大建设”。“三大建设”的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农民问题的理论,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总结、升华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乡间大课堂     
主讲老师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高级农艺师,叫李广和,据说是县里新农村建设讲师团的成员,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干20多年了,经常走乡串村地讲。国家为什么要搞新农村建设?咱农民为啥要接受更多的培训?阳光工程能给咱带来啥好处?他都讲。他还说苞米,讲大豆,谈高粱,论谷子,话科技,  相似文献   

10.
近闻,一个单位刚召开党委会研究人事任免的问题,不久其内幕就有局外人知晓了,甚至在会上哪个同志赞成,哪个同志反对,说了什么话,都一清二楚,得利的人高兴地笑了,不得利的人立即找到领导,要求领导不改变主意,就不接受安排的工作,搞得领导很为难。据反映,类似这种“跑风漏气”的情况在其他单位也不少见。 党内会上研究的问题出现“跑风漏气”的现象,不外四种情况:一是有的领导主动“说”出去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亲属知己;二是曲线“漏”出去的,这是通过与当  相似文献   

11.
张雨生 《唯实》2010,(3):94-95
有的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瘦身。又有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增肥。这些人往往是同一个部门的人,在这个场合说这种话,干这种事;在那个场合说那种话,干那种事。我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外行,但也觉得瘦身与增肥是相对立的,相矛盾的。权力既然要瘦身,就不应该去增肥,既然去增肥,也就瘦不了身。这种矛盾现象正在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楷模。他说,我从当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横下一条心,再苦再难也要让村里农民过上幸福日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的雏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胡锦涛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勇 《求贤》2006,(11):15-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加强“三农”建设,而“三农”建设的基础则是农民素质建设。在经济建设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经济建设才能走向正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全力塑造素质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年没回来,村里变化真大.简直和城市里一样了!”春节从广州回家过年的庆城县白马铺乡太乐村贾亮亮高兴地说,“村里不仅修了水泥路、建了高档小区、安装了路灯、新建了广场,过年还组织群众打鼓扭秧歌唱秦腔,乡亲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太乐村的变化仅仅是近年来庆城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转型的重点,也是难点。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怎样组织起来,建设新农村是当前的重点。因此,农民的组织能力建设,尤其是合作能力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要点。文章从农民合作的历史变迁梳理出农民合作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建议建设新农村要注重农民的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合作能力,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在现阶段,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原动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思想教育要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文明创建活动要适应农民群众特点、教育培训活动要结合农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18.
晏青 《当代贵州》2009,(16):17-17
"有了'农家店',购物实惠、安全又方便!现在我们要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城市有的,农村也有了,现在我们农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逛超市了."麻江县龙山乡共和村村民吴本元提着从农家店买来的城市人常用的品牌洗发水和金龙鱼食用调和油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9.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桂林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提升,强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及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还存在农民主体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缓慢和失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应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先进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志兰 《党史博采》2008,(11):2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宏伟大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最终将落实在基层,农村基层干部是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推动者。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来完成。因此,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可以这样说,支部书记是一个“官不大,但事儿挺多,权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