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工会必须准确把握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情况;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化危为机,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指引下,立足于各级工会工作的生动实践,坚持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实践难题,以创新的机制营造发展动力,以创新的工作体现作为,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最新成果主要内容由工会能力建设、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构成,最新成果的理论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邓良才 《时代风采》2009,(22):26-26
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情,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基于这一大前提,协调劳动关系要始终坚持双赢的原则,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与共谋企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劳动者利益、保证劳动者共事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密切配合原则,把维护企业发展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重要保证。在以上原则指导下,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2,(2):53-53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首先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内容包括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邹震 《中国工运》2007,(1):30-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要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践行这一理念,要求工会在维权工作中,必须善于从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入手,努力通过协调协商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合作,实现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最终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推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劳动关系,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是:相互依存、各尽所能、共决利益、和谐共赢.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既要肯定资本的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又要坚决有效地引导、限制和阻止资本的负面功能和消极作用;同时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利益相关、命运相连、共同合作的企...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工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人点.也是工会组织服务职工和服务大局的重要结合点.体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要求。工会组织必须准确把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中工会的角色定位,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对企业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工会面对金融危机,必须依据中国工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服务大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发展、共渡难关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工会组织是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推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当好建设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基石,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应当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以劳动者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为理念,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建立健全共商共决机制,积极促进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20,(3):77-77
[事件回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适应着新的形势不断发展演变:工会九大至十一大,工会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改革中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会十二大至十三大,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凸显了工会在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工人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工会十四大以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的提出和阐释,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确立的诚信原则不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坚持,而且在该法贯彻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坚持诚信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劳动关系当事人应当遵守;没有明文规定的,解决劳动关系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立法精神为指导,坚持该原则.坚持诚信原则不仅是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劳动教育,事关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局,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局。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同时,还存在师资队伍不全、“五育”融合度不高、主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研究建议:劳动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刻认识劳动的内涵及其价值底蕴,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要多元协同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立贯通“五育”的劳动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8,(11):1-1
中国工会十五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郑华 《重庆工运》2009,(5):18-21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劳动纠纷大量涌现,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探索新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分析冲突的原因,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从工会建设、集体合同立法、劳动监察等方面去化解劳动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姿态,壮大工会组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切实服务职工,成就凸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定了工会发展道路的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维权。展望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实现"中国梦"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9.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意在理解、贵在把握、重在坚持。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始终把握规律性、体现前瞻性、富于实效性,出色地履行党赋予工会的各项职能,以更加出色的表现、优异的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规律性要系统了解中国工会的发展历史。中国工会自1925年5月正式成立以来,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英勇奋斗,顽强拼搏,为完成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在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  相似文献   

20.
从法律实施的角度来看,劳动合同法需要基层工会的配合与支持。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同样也需要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工会工作者要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