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谢玲莉 《各界》2008,17(12)
随着跨国度、跨文化之间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中西方因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会在实际的商务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双方应清楚地认识到商务活动的背后是文化的交流,从而了解和分析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克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保证中外商务活动能够顺利、成功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王爽 《学理论》2012,(14):178-179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言语交际总是伴随着言语交际的出现而出现,在商务沟通中具有重大作用。跨文化商务沟通包含很多文化因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必须在有效的言语交流的基础之上给予非言语交际足够的重视,并要恰到好处地利用非言语交际因素。注重非言语交际对促进成功的商务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相凝 《学理论》2010,(7):121-121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往来和沟通的双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交流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务往来,而经常涉及到文化与文化的碰撞,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文化冲突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经常造成错失商机。因此,了解中西不同文化的语用知识差异对减少误解、促进商务交际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赵莉 《学理论》2011,(27):55-56
成功的商务信函有助于树立和展现企业良好的形象。商务信函的写作必须重视相应的礼仪规范及其要求。从礼仪规范的角度解析商务信函祝颂语的内容构成、书写格式和选择应用,以指导具体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李佳 《学理论》2012,(12):115-116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困难与障碍。其中,"面子"理论的不同就是一个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下"面子"理论的不同以及分析了造成理论不同的原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工作、生活和交际范围不断扩大,涉外活动日趋频繁,外语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商务沟通和谈判大多是用英语进行的,为了满足与外商进行商务沟通和往来的需要,仅仅把掌握英语语法、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作为学习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熟悉了对外商务沟通中的英语语言运用艺术和技巧,并能在沟通和交流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在不同的商务沟通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使所掌握的英语语法和表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沟通达到预期的目的。 国际商务沟通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使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的语言艺术和技巧也不同。本文将着重对国际贸易磋商过程四个环节中的一些英语语言运用艺术和技巧进行简要阐述,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3)
随着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联系,人类必须要具备更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应对从世界各国涌入的文化信息,商务活动是目前交流最密切的方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更需要这种交流能力的提升,了解不同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认知方式,则能够有效促进交流能力的发展,隐喻视角就是一种表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本文将从隐喻角度分析商务语篇中的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张志峰 《学理论》2011,(18):273-274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商务活动中日益增多。我们不仅要面对不同于本国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及经济环境。另外,还会遇到许多商务文化方面的障碍。而且,直接影响了对外业务的开展。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懂得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法律法规、了解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特点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在商务英语学习中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对国际商务人员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以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5)
通常语言是人们谈到交际时,首先所想到的第一要素,可语言仅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一个手段,却很少注意非语言交际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恰当运用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促进了良好的沟通。但在中西交往中,由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冲突"和"碰撞"会导致交流障碍,因此正确地理解其内涵,才会让人们在交往中表达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达到更好地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0.
商务外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外语交际能力与商务知识的复合素质。目前,我国商务外语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困境。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内力驱动和外力推动相互结合,个人发展与群体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商务交往日益增多。这些商务交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信函的形式进行的,所以了解商务信函的特点并准确翻译日益重要。鉴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一些探讨,以利于推动中外商务交往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商务成本框架为基础,以长三角主要城市商务成本为依据,进行宁波市商务成本的探析。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府服务与决策、基础设施等都是影响商务成本的重要因素。宁波市的商务成本较周边城市而言相对较低,从而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其中某些商务成本要素并不低。所以,宁波地区可以通过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工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降低影响商务成本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周江  王春阳  鲍平平 《学理论》2010,(21):122-123
随着中国国际商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对具有跨文化商务交流技能的人才需求也更加紧迫。根据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课程目的和内容,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以增强学生文化差异意识、提高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重视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以文化价值观为重点,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商务楼宇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围绕"整体性"对商务楼宇党建中的"问题导向""模式创新""实践路径""效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集中研究,为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学界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理论研究中的整体性框架、深化整体性探索中的典型案例、促成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一,以此推动"整体性"在商务楼宇党建研究中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深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碰撞甚至冲突.我们需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进而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尽量避免或消除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综合体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整合集聚"和"提高效率"成为城镇化追求的重要目标,也为以"聚合与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综合体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伴随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蜂拥而上,局部地区出现了商业发展缺乏主题特色、商务发展跟不上城市产业发展步伐、居住环境缺乏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因此,创新发展成为城市综合体差异化竞争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追求商业设施和商业服务主题多元化和主题商业运营特色化,发展以办公、会展等为代表的高端商务设施和商务服务,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才能有效提升和优化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功能、商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一般会对会话的内容和风格有一种固定的预设。它会影响听方对会话的理解。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社会的约定上,也表现在不同传统文化的交流上。因此,在人际交往、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研究语言交际中的语境暗示有现实意义,它不仅需要交际各方根据话语的一系列表面特征或标志去理解进行中的会话,而且会大大增强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和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方面的,更主要的是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体系千差万别。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出来,同时,也造成人们在相互理解和交际过程等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全球化框架下的文化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晓丹 《理论探讨》2004,(2):116-11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正在日益被人们所瞩目。跨文化交际的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这就使全球化框架下的文化整合被提到重要位置。要想实现文化整合,首先必须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次要认清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及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挑战;最后要明晰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对策和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整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丽娜 《学理论》2013,(23):301-302
在对外商务汉语教学一些基本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基于对外商务汉语的需求和专门用途的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就"商务汉语"的特点、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商务汉语教学目标及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商务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