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人格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创造人格对人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特征的形成受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人格培养一要从"大教育"观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从"大课堂"的观念出发,把人格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校目中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克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制约,必须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必须同时具有“新颖”和“有社会意义”两个特性,创造力不仅需要想象力和思考力,并且与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和信念等个性品质有关。创造力的培养要遵循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高校教师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交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大学生人格特征、自尊、性别、年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入手,在了解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并要预防大学生高度焦虑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5.
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大学生之间开展心理互助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充分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助人品格和自助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心理互助有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设立大学生心理互助员、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心理互助作用等多种形式.学校要把大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作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开展心理互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则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三创"教育为核心,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7.
创造思维能力是人类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事物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学习和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通过多种相应的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游戏精神的特质决定其在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好的生存土壤,尤其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能发挥重要作用。游戏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素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愉悦感、创造意识、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整个人文环境应该赋予大学生更多机会来发展积极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9.
提升大学生的心里健康,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再次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关键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引导学生求异、质疑、开拓联想和想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司法警察类职业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独立生存能力和创造思维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素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要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入手,激发学生的独立愿望、创新志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大学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加强创造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创新教育应遵循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激励性的原则,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职业岗位的变化,灵活地创造性地设置专业,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礼"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核心,体现出以规条训练为基础,最终达到创造性的道德人格的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在今天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应该借鉴这种"礼"的德育观,既注重对规条的训练和解释,也要注重培养青少年开放的心灵和反思的能力,最终达到创造性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好人".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学中强调背诵记忆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教育开始求新求变。化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创造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性,即发展处于不稳定状态中,行为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性,表现为无序性、差异性、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可预见性等。不确定性是普遍的现象,复杂的不确定性给发展带来了困难,但也带来了创新的动力与挑战。本文从不确定性在发展实践中的反映,不确定性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在不确定性中进行确定性探寻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等视角入手,表明不确定性不是阻碍科学前行的障碍,而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应该视不确定性为友而不是对抗。发展需要将人们领到安全的确定性地带,探寻确定性不能将不确定性纳入思维定势和成见之中,必须创新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宽泛教育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实质上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强调英语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注意传授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输入文化,陶冶情操,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19.
领先者能否保持持久优势——大国变迁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先的大国在技术创新上能否保持持久的技术优势,必须从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内生增长角度考察,并用占主导地位的大国的动态变迁的历史过程加以考察分析。历史过程表明,领先者一般可以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如果被“创造性破坏”,主要原因源于自身活力丧失。这对中国有着直接的启示:必须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与高校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改革创新,是摆在中国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明确中国加入WTO与高校创新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早日步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