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茂生  秦俊勇 《小康》2005,(2):29-30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2.
我常常感慨:当代人的生活真是自在潇洒.凭着一张身份证就能走遍天下.到哪里工作.可以不必转户口办手续;到哪里生活,不需要这本本那票证。你喜欢在哪座城市生活.你就可以到哪座城市去打工租房或购房;有一些年轻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甚至轮流到每座自己喜欢的城市去工作生活一两年;而我们的农民兄弟们再也不被农村户口紧紧禁锢在那几亩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诗性福州     
每个周末,我都要沿着福州西湖的湖岸步行到车站,乘45分钟的公交车去鼓山登山。1800米的古道,一直延伸到眺望台。当我俯瞰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个词:“望家乡”。我喜欢以另一种心情眺望这座城市,常常遥望它,感受它的呼吸,哪怕我就生活在城市的腹地。  相似文献   

4.
流苏 《时代主人》2007,(11):44-45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张脸。成都这个城市.骨子里透着乐观,它的脸上只有喜怒两种表情。在这里几乎听不到普通话,大街小巷里全是浓浓的川音,即使你与他们讲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们也只是对你憨笑着继续说着“干啥子么”或是“要得”。这不是傲气,而是成都人实在太耿直也太快乐了。这个城市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忙和奢华.是怡然自得的。  相似文献   

5.
何雁 《今日海南》2008,(10):15-16
海口和三亚,一个是海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一个是蜚声海内外的新兴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分居海南岛北南两端,已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发展的两极。近年来,文化产业在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战略中都被摆上了显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5)
正热点唐山地震40周年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1)
<正>借IPW展会之机,应当地旅游局邀请,我来到了美国第五大城市——费城。作为美国昔日的首都,游览这座城市的重点似乎应该放在历史上,然而让我眼前一亮的却是这座城市的壁画艺术。人们都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觉得这句话更适用于费城的壁画。谁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每当听到一段特定的音乐旋律时,往往会想起自己曾经的故事和对这段旋律的记忆、理解和感受,继而在脑海中浮  相似文献   

8.
城市细读     
每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传奇。沉默不语的屋檐,街角的咖啡店,甚至一碗素淡的面里,都透出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味道。远远看去,都是钢筋水泥、商场马路,但你我都知道,每个城市都自成一派气度,  相似文献   

9.
<正>来到天津,如果你站在海河金钢桥上,北可望北洋时期河北新区,且通达京都;南可观九国租界,风情万种;西可看六百年旧城遗韵,沧桑岁月;东可见浩瀚渤海,波澜壮阔,而你的脚下正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三岔河口。这时,你会发现很难用某一个历史词汇,某一种文化现象,某一缕民俗民风来解读你的感受,来定位这座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天津文化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积淀丰厚,开放包容,她正好似历史舞台上的双面佳人,凝聚着复合多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兴的港口——海口从机场进入海口市区途中,我们简直被这座充满热带风光的滨海城市所陶醉。海口是海南的咽喉。凡是从大陆来到海南岛的旅客,不论是乘飞机还是坐轮船,一般都要经过这里。海口港的年吞吐量为八十三万吨。它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所归属的广东省海南行政区首府,是行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解放初,这里不到十万人,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的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了。  相似文献   

11.
海口这座邻海的城市所展现的是一种青春的气息。找它的历史根基,远远没有找这里的长寿老人容易。海南岛的百岁老人不足为奇,但是要找保留百年以上的古老建筑就难了,海口的骑楼老街可能算是难得一见的瑰宝。这些在水墨画中常出现的黑瓦白墙的民国民居,而今已是斑斑驳驳。雕花的外墙开始剥落,杉木楼板受腐蚀后塌陷,柱头出现了伤口撕开的裂缝。  相似文献   

12.
袁士多  秦俊勇 《小康》2005,(2):33-33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3.
王洪辉  胡颖 《小康》2005,(2):35-35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4.
张洪  胡颖 《小康》2005,(2):34-34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5.
张文昌  秦俊勇 《小康》2005,(2):32-33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程衍方 《小康》2005,(2):32-32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7.
周友章  胡颖 《小康》2005,(2):36-36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东  程衍方 《小康》2005,(2):31-31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9.
严真  秦俊勇 《小康》2005,(2):30-30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20.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