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税收被赋予了新的认识:它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货币或实物的行为,它具有强制性、实质有偿性和法定性的特征。税收法律关系不再被认为只是纳税人对国家的义务服从关系,而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对纳税人的理解转变为广义纳税人的理解,不仅包括税法上的狭义的直接纳税人,而且包括实际纳税人,其范围等于甚至大于公民。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税法也与传统行政法诀别,不再是以课税处分权为核心的行政法,它以权利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关于税收债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读王家林先生的文章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继光 《法学杂志》2005,26(5):54-56
读王家林先生的文章——《也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谈起——就一些税法新理论求教刘剑文教授》感触颇多,特撰写此文谈谈税收债法的几个基本问题。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对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问题,德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进行过相应的争论,最终得出了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较为统一的观点,并写入了德国《税收通则法,》该观点传播至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并作为一种通说被接受。①中国大陆只是在最近若干年才开始引进这种理论并逐渐成为税法学界主流的观点。②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国家征税必须依法进行,也就是说,国家能…  相似文献   

3.
陈风 《经济与法》2001,(9):17-18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税法执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必须同时注重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公民应了解相应的权利,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我国目前普遍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不合理现象。虽然我国《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权利,但纳税人对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却知之甚少。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确定和保护,成为我国税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首闻无论是税收立法抑或税法研究,纳税人的权利都往往易被忽视,尤其在片面强调“国家本位”和不当理解“国税优先原则”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有效地配置征纳双方的权利,如何公平地确定纳税主体的各项义务,这始终是税收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方...  相似文献   

5.
税法不同于民法和其他经济法,主要表现在: (1)调整社会关系的主体不同。税法虽然也同民法一样是调整以商品生产、流通为中心的财产关系,但税法是以国家政权为一方权利主体,直接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法律规定纳税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还规定了应纳税的数额,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税法所调整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而民法是调整以商品生产、流通为中心的财产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所调整的当事人双方的关系是平等关系。 (2)调整的原则不同。税法要体现统筹兼顾、合理负担的原则。要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  相似文献   

6.
试析《德国税法通则》对我国当前立法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基本法(或税法通则)》的制定是关系到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重新整合与完善,关系到纳税人权利保护与国家征税权实现的平衡,关系到最终实现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的税收法治建设的基础环节.在制定税法通则的过程中,对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加以平衡协调.为积极推进该浩大的税收立法工程,对外国先进的立法经验应当有所借鉴和吸收.《德国税法通则》(Abgabenordnunp)自1919年公布实旌以来,几经修改,已经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税收基本大法,对我国税法通则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特对《德国税法通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加以评介,以为我国《税收基本法(税法通则)》制定之借鉴.  相似文献   

7.
滞纳金,是行政机关对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相对人依一定比例、按日计征的货币给付义务,属于执行罚,其意义在于促进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在我国广泛适用于税收、运输、金融、邮电等领域,主要针对无法采取代执行的作为义务而适用,且这种作为义务多属于法律、法规等抽象行政行为直接设定的税收、规费等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0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千分之二的滞纳金”。纳税…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是税收的主体,是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负有纳税义务,但在我国税收领域和整个社会环境中,长期仅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了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导致纳税人利益的损害。本文通过分析纳税人权利及其性质,指出纳税人保护的内容与必要性,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9.
政法要闻     
(2006.4.21—2006.5.20)国家开征烟叶税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4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烟叶税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条例》明确,烟叶税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当天,即为烟叶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纳税。一批法规规章从5月起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2006年5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指出,《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4条至第11条中规定的违…  相似文献   

10.
税收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基本财产权,而我国《宪法》只规定了一条公民具有依法纳税义务的条款.现阶段,税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进法治国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观我国目前的《宪法》,无论是税收的法定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还是税权和纳税人权利的条款,都缺失严重.因此,本文认为加强对我国税收立宪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税收立宪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完善我国税收立宪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