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稳定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后发地区,具有边疆、民族、贫困等特点,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既有一般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宣传教育、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十条措施.既是治理边疆的治本之道,也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民族群众、实现人民思想统一、使民众齐心协力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巩固我国政治局面稳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调查实证,总结出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分析得出经验启示,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对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加强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更为特殊和重要。与内地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因其地域、民族、宗教等复杂性,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噪音杂音的干扰更多,理顺民心的难度更大,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遭遇严峻挑战。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有些是内地同样会面临的问题,有些是在边疆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6)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全部工作以及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主体。云南省蒙自市老寨乡面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特殊环境,着力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构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凝聚群众,从而提升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政治威望。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边疆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粘合剂、传声带、舆论场和减压阀的角色,具有设定社会目标、引领社会风向、协调社会行动、反馈社会效果的功能。正确发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社会稳定功能,对于促进我国边疆安全、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而且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还很落后。这就需要:加强治理,克服传统的治理习惯和治理思想,破除传统的土司制度观念;走现代治理之道,研究和把握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规律;走科学治理之道,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为本,走人本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7.
何克昌  贺良林 《学理论》2009,(7):179-180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红河州的民办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可以说内外交困,现状堪忧,严重限制了其民办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制约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内外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陈果 《政治学研究》2016,(4):91-100
网络舆情贯穿于突发性事件的始终,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生态影响重大。网络舆情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而且极易扰乱边疆民族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该地区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及影响较为特殊,其产生诱因的多源头性、传播主体的多民族性、传播过程的易爆发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以及传播态势的不确定性都加大了危机治理的难度。因此,对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实施有效治理,各级政府需要树立"网络边疆"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特殊性。在坚持"以防为主,及时预判"、"分级应对,分情处理"、"疏截并抓,以疏为主"及"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治理原则下,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贯穿于突发性事件的始终,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生态影响重大。网络舆情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而且极易扰乱边疆民族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该地区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及影响较为特殊,其产生诱因的多源头性、传播主体的多民族性、传播过程的易爆发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以及传播态势的不确定性都加大了危机治理的难度。因此,对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实施有效治理,各级政府需要树立"网络边疆"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特殊性。在坚持"以防为主,及时预判"、"分级应对,分情处理"、"疏截并抓,以疏为主"及"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治理原则下,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新形式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民族群众出现的新思潮、新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对进一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着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是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诉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包括关键性能力、辅助性能力、综合性能力三层结构性要素,分别指向政权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效能、国家治理效能。在三层结构性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交互运动中,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持久性稳固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保障,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夯实基础。作为能力的直接承担者,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应当以“能力体系”的整体视域观照“重点能力”的精准提升;作为能力的间接承担者,基层政府应当主动拓展“能力锻造”的多维场域和健全“体现能力”的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正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对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而言,网络舆情传播除了具有网络舆情共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特点外,还具有反映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多民族性、复杂性、易爆发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树立网络边疆意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转变舆情管理方式以及培育意见领袖,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的应然之径。  相似文献   

13.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实践贯穿和渗透在法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是法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法学来说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边疆民族地区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不足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法学实践教学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0)
新疆的贫困问题与稳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贫困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疆的反贫困工作中,国家给予了重点扶持,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但是,新疆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贫困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问题又制约新疆经济的发展。要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理好新疆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三个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当代中国大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发展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性"发展问题。以"中国梦"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革现行民族教育,开展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对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尤为重要.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困境日益显现.落实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创新,需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社区建设、更加突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公正合理且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及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定位是生态破坏引起的生态脆弱.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多元化支持系统,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义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关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的迫切需要和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在此针对目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状,正视新农村建设规划进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困难与问题,根据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实际加以探索研究,提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央政府、支援方政府和受援方政府在对口支援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加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对提升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政策运行效能的重要性。而加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在深入分析府际协作治理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系统剖析其面临的阻滞因素,并探寻有效化解之道。当前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援助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府际沟通协商机制、府际适应性学习机制与府际利益冲突协调机制不健全,以及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核心制度建设滞后。必须站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高度,探索有效化解这些阻滞因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入世后边疆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边疆民族地区入世后的一系列行政体制发展变革的更深层意义上,蕴涵着整个行政体系文化环境的变迁与创新。边疆民族地区传统行政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与WTO的相关精神冲突,当前着重要从行政体制文化、行政决策文化和行政法治文化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行政文化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