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占武 《侨园》2022,(Z1):80-81
<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当代年轻人务必要掌握的思想品德内容,其中尤以大学生最为甚之。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衡量其个人性格特点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奠定其后续生活发展的一项重要思想基础。但就目前的大学生思想现状看,很多学生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在多元文化下产生了动摇。所以加大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增强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引领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准确研判我国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的基本现状,引导大学生群体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从根本上破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和短板,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质量,是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引领的根本理路。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8)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影响着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的传播与认同带来了诸多影响,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本文分别探讨了它的现实意义以及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认同的培育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常与""艰苦"与"贫乏"相联,红色文化是否能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灵的共鸣呢?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选择和认同红色文化存在一定危机。科学应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危机,要立足于文化认同理论与文化自觉的思维,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实践,才能促使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真信、真学、真用的质朴情感,从而自觉吸纳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沉淀入大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但从全球角度看,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从我国社会发展看,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淡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从高校教育看,急功近利的"实惠"教育弱化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使他们成为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6.
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但从全球角度看,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从我国社会发展看,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淡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从高校教育看,急功近利的"实惠"教育弱化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使他们成为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中国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为滋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要求,树立起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中国文化自信必要性的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进行分析,重点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内涵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同时科学梳理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等主要特征,有利于在明确中国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4)
多元文化伴随经济、政治全球化冲击我国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中国梦"具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它赋予传统文化认同新鲜活力,并通过中华民族共圆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注入正能量。用"中国梦"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新型媒体,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可有效消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0)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建设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在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当今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文化自信培育要根据其心理特点选择有效方法的思路。一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文化;二是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批判意识;三是注重历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作为振兴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社会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培育文化自信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价值为研究目标,首先讨论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以及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引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最后从文化培养、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论述文化自信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战略意义,即以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化载体,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通过文化系统内部的建构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彰显了自身的社会功能。文化自信具有教化和激励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调控社会冲突和整合社会资源等重要社会功能。从社会化的视域来看,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既是文化社会化和主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思想价值社会化的过程。文化自信彰显了文化主体对民族文化的理性认知、反思、批判、认同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包容与接纳。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通过文化主体自觉内化的内在机制和自觉外化的外在机制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2)
红色文化对强化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价值,突出表现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促进个体认同,整合社会认同,实现价值认同。基于此,应该坚持兼容并蓄、文化扬弃、文化超越、文化多元多样的基本立场,以红色文化实现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整合、甄别、调适与引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当代价值值得每个人去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探讨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9)
受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爆炸的影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行文化肆意占领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领地,各类腐朽、堕落、颠倒的价值观势不可挡地入侵。正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从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8,(1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大学生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生力军。大学生如何培养文化自信成为当前重要的时代话题。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思想偏差的风险,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关探索:提高传统文化认知,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文精神认知。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决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空乏的理论名词,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从文化的本质规定性来看,当代中国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文化的特定属性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引领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现代文化的繁荣,而且能够有力地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杨未 《学理论》2014,(6):148-149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当代大学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对儒家文化是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深切地影响着民族认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例,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审慎地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某种积极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只是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审美,其中还需要承担保护和传承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担.在高校通识教育中,以地方音乐非遗文化为契合点,并结合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马运军 《学理论》2012,(35):170-171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我们国人的文化认同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一个是对现实文化体系的认同。对现实主流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提升文化认同,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指对于本民族所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在高度认同的前提下油然而生的自信心及自豪感。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大庆精神,提高优秀精神群众认同感是推动龙江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从继承传统、赋予时代价值两方面出发,深刻解析并把握新时代大庆精神的科学内涵,重新探析大庆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是顺应新时代步伐、增强大庆精神文化群众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推动龙江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