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春梅 《学理论》2012,(35):336-3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祖波 《学理论》2013,(22):28-29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曾经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远大目标,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建设美丽中国,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强国之魂、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4.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解决大学生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各种难题的精神支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和践行中国精神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分三个部分对这一内容进行尝试与探索。第一部分,阐述了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第二部分提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中国精神对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指出了以弘扬中国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所采取的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长期以来我们党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倪景泉 《求知》2004,(10):24-25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思想家的民本哲学思想犹如一条红线,几乎贯穿于始终。对它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思想,更有利于发掘和弘扬我们固有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价值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好中国道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高举民族自信的大旗构建好社会主义中国的辉煌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结合《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召开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专题座谈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工作者、群团组织的代表、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的代表以及媒体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大家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正确认清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2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全面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人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44.1%,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使用率为85.7%,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在互联网、广电网、移动网融合的背景下要运用好现代网络传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统一思想,坚定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今日中国的崭新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引导民众牢牢把握机遇,从而实现个人梦、中国梦、民族梦。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2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崇高中国精神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培育和弘扬这种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深圳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力培育和弘扬深圳精神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文化领域近来形成了“国学热”。“国学热”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艺术的复兴。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增加,反映了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在这轮“国学热”中,人们对什么是国学,旧国学有哪些当代价值、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创新旧国学,弘扬国学的当代价值,如何发挥国学在塑造当代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等方面问题,都非常关注。本文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民族精神又集中表现在红色文化上。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敢于跟穷山恶水做斗争,重新改造山河,改变贫困面貌,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战线的一面旗帜。本文针对当前社会上广大干部群众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的缺失,重现陈永贵形象,并厘清陈永贵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顶层设计角度讲,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具体路径的角度看,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改革,从而实现富民梦、强国梦、民族梦、强军梦、美丽中国梦、和谐世界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中国梦"作为一个深刻政治理论的通俗表达,具有强大的精神价值。"中国梦"精神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力量的推动,这些力量主要包括道德力、领导力、精神创造力、自信力以及行动力,它们所形成的合力,助推"中国梦"精神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