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视与发展,"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浪潮不减。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入点,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如下:延深拓展和全面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扶持发展政策;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推广普及和更新发展社会创新创业思想理念;锐意进取和完善提高自我创新创业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杨冉 《学理论》2012,(8):112-113
随着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日渐严峻,大学生创业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应做好以下几点: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制度;进一步放开扶助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受到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不断地提高。文章介绍了创新创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氛围方面存在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国家政府报告中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视角,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方式,发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问题,从而通过有效创业实践教育途径,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发展创业经济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的必要前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扩大就业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我国现行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为创业政策缺乏整体协调性、政策取向核心不突出、缺乏灵活性。加快推进创业型经济发展扩内需保民生,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创业型经济发展政策法律体系;要对教育培训结构和体系进行研究与反思;重视引导和扶持农民创业经济发展;制订实现创新、创业、就业协调发展的创业专项计划;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为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3)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备受关注,高校创业教育受到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授,而在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在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开展的有效路径如下: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注重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以此丰富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8)
从"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力求在新时代掀起新的创业高潮。大学生作为创业实力主体和初创群体,是重要行为主体。创业自我效能能够成功推动创业活动的进行,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主体的创业瓶颈,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应做到: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优选路径;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明  来卓 《学理论》2011,(11):248-249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着观念滞后、体系不成熟、师资匮乏、社会氛围淡薄等主要问题。完善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有: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创业教育认知水平;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领导和支持,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改善校园和社会环境,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是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四川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促进了四川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特有的某些问题。为完善四川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有必需针对现存问题,在完善政府职能、政策内容、政策过程、政策质量、政策绩效评估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3)
在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促进高校在对人才的培养上有了重新定位。建立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当今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项严峻问题。分析探讨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高校要顺应这个趋势,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从心理、技能、意识三个方面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3)
文章在正确认识云南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国务院及省政府下发关于创新创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云南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如下:在思想上,统一指导思想,结合云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和需求,开创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内容上,从教育教学、模拟实训、实战三大平台逐级深入;在制度上,加强相关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6)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作为我国近年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热点与重点,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然而,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也逐渐显现。学院派式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我国应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转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扭转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3.
胡志勇  黄桂兵 《学理论》2013,(11):347-349
创业教育被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赋予其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校正方兴未艾。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优势,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革新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应成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破解大学生就业困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创新创业道德体系和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开设课程、师资培训、挖掘资源等措施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陆地 《学理论》2012,(2):133-134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现状而言,大学生创业人数的比例仍然偏小,成功率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即对创业者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因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全社会配合与家庭支持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马剑 《学理论》2009,(14):170-171
解决好转轨时期大学生的劳动就业问题,就高校本身来说首先要搞好创业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高校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机制,为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9)
创业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潮流,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群体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必要性。文章探析各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文化课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系列讲座和论坛结合。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好融合,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缺乏资金,金融扶持力度不够;认识模糊,创业意愿不强;用非所学,创业技能缺乏,创业经验不足;政策缺位,宣传、执行力不强;创业合力不足,创业环境不优等五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专项基金以破解资金瓶颈,引导大学生"村官"转变观念以有效激发其创业热情,加强培训以提升其创业能力,鼓励帮扶以优化其创业环境,全面分析以引导其理性创业,从而激励和帮助大学生"村官"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加强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系统的、全面的教育。针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展开了理论研讨与研究。提出可以通过以应用为目的加强理论课的教学、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学等方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以选取的辽宁省内地矿类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分层抽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分析当前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结合经济转型给地矿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如下:坚持"重在兴趣,重在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坚持全程化、分层次、多模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