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转型、政治变革、心理嬗变、文化发展等多种宏观因素嵌入微观的网络空间并持续发酵所致。剧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阶层分化、利益调整和分配不公等现实问题,大众对于平等的朴素诉求在网络空间以民意的方式迅速聚合和集中表达,构成网络民粹主义的民意聚合机制;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民众高涨的参与热情与制度性吸纳相对不足,人民话语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裂缝,构成了网络民粹主义的激进民主参与机制;线下大众心理的网络投射、网络大众心理的生成和极化网络舆论的集中表达等环节,构成网络民粹主义的舆情极化机制;商业利益推动下的网络文化媚俗逐利趋向,大众娱乐狂欢隐藏着对精英文化的抵制和解构,二者共同构成网络民粹文化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与话语赋权,以话语策略生产参与公共政策的博弈,如参与公共事件舆论、社会运动等,集体聚合来影响行政权力。网络民粹主义在本质上仍然为民粹主义,其具有民粹主义反抗精英、推崇人民、批判性、暴戾性、非理性的基本特征。结合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可以发现其内在机理与背后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发展弊端。以此提出改善民生、阶层糅合,话语融合、平衡阶层,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网络社会组织的赋权,提升公众参与网络舆论表达的实践能力来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滥觞进行消解,从而使公共政策能够真正回归至公共利益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张林 《理论导刊》2023,(5):79-87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主要包括“悲情式”情感鼓动、“抗争式”情感激发、“闹大式”情感渲染、“狂欢式”情感宣泄等主要模式。通过“苦难”叙事激发普遍同情和愤怒,形塑“人民—他者”二元对立的话语空间,借题造势制造“民意至上”舆论审判,戏谑化表达煽动象征性“大众反叛”,是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惯用手法。面对网络民粹主义多元化的情感动员及其潜在威胁,应该采取系统化、制度化、差异化、协同化的疏导策略,以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负面情感,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话语热情,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进行针对性情感导引,建构“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为民粹主义提供了强大基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舆论引导中,特别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依法进行科学、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5.
新近在欧美兴起的第三波民粹主义,已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这种民粹在当下中国虽不存在,但以网络民粹主义的特有形式展现出来。网络民粹主义作为民粹主义的一种特有现象,既具有民粹主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因网络技术的应用而衍生出的独有特质。网络民粹主义虽然具有一定的促进参与、让人民发声等积极意义,但是它的非理性、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反建制倾向则需要有效规制。无论是在理念价值、制度规范还是在实践层面,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都是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有力回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倡导的理性协商、多元共识、制度化路径可以逐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发挥正向有序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实现从网络民粹向网络民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铺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自由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平等性、虚拟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大容量等特质为民意的自由表达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技术支持.观照社会现实的网络民意既彰显出有利于促进政策问题的建构、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和实现民主价值的积极面相,也凸显着平民性本色与下层社会的价值诉求与反精英、反权威的民粹主义面相.实践中,需要在充分发挥网络民意积极面相功能的同时,对网络民意的民粹主义面相进行睿智的审视与判断,以防范其破坏性,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民粹主义新的表现形式。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互联网与民粹主义的结合,其存在形式与表现样态相对于传统民粹主义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影响范围大,更具有潜在威胁性。网络民粹主义对我们党和国家工作指导思想、道德秩序、政治信仰与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引领控导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不仅需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的关系、先富带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更迫切要求健全完善网民政治参与机制,引导网民主体,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动员的意义上看,各种形态的民粹主义兴盛与社会权利不平等密切相关,能够区别的特征,在于它反映出来的社会政治含义。当今中国的民粹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源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且两种因素相互交织,比如民族中心主义史观、精英阶层一定程度的权贵化与腐化以及底层民众的衰落;二是源于混乱的社会思潮和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比如极左或极右思潮、狭隘民族主义。防止民粹主义毁坏秩序和阻止民粹主义演变为大众政治,一是推行法治主义,一是要消除社会权利不平等。但从根本上讲,根除民粹主义滋生土壤需要在社会自治的基础上完成社会治理转型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0)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多异质主体在对话交流中的共存性,将其与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传播高校性等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互识、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在促进教学工作完成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关怀式的教育活动和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多角度地梳理了国内学界关于列宁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的相关议题,即列宁为何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和革命派民粹主义的不同态度,以及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网络民粹主义治理是把治理的理念运用到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特定对象上的活动,宏观上属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范畴。网络民粹主义治理作为一种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过程,具有与网络管制、规制不同的内涵和意蕴。网络民粹主义治理机制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民主和民粹的复杂关系,把网络民粹主义纳入到协商民主的轨道之内;需要把网民自发性的政治参与热情规约在制度规范的边界之内;需要修复网络生态,构建网络空间的自我净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2021,254(4)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列宁对民粹主义的辩证批判是研究列宁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列宁批判民粹主义的辩证性体现在对民粹主义不同流派及其阶级实质的深刻剖析;体现在既揭示民粹主义的反动性、局限性,也肯定其革命性、历史进步性的辩证臧否;体现在对民粹主义与俄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关系的客观评价。在批判民粹主义的过程中,列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俄国经济社会的认识,实现了历史辩证法与革命辩证法的统一,其思想对于俄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婵 《学理论》2015,(2):5-6
近些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民粹主义思潮。网络民粹主义总体表现为民族民粹主义、民主民粹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三种类型。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认真剖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相关知识和思想被大众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乃至思想传递的途径。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构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和机制。基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大学生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交往网络,即"内聚性网络"和"桥接性网络"。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两种社会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显著影响,其中"内聚性网络"比"桥接性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更为强烈。应针对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制定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平等性、聚集性等特征的突显,网络成为中国民粹主义的主要阵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或反映。网民采取群起而攻之或非理性恶搞的方式,将怀疑和批评的矛头集中指向知识、权力、财富甚至法律权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遏制权威、关怀弱势群体的同时,极易造成社会冲突的一面也逐步显现。因此,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风险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粹主义是由社会转型矛盾诱发的蔓延于网络舆情的一种立场、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开阔文化视野、促进政治参与、激发了爱国情怀,又曲解正确认知、冲击科学信念、加剧了极端行为。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引导网络民粹主义的着力点应在于:管好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管好阵地,以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管好队伍,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春芽 《政治学研究》2020,(1):102-111,M0006
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是代表性危机的结果。从政党政治的角度,主流政党疏离社会、融入国家,由代表组织转变为统治机构,导致政治回应性的弱化。主流政党代表功能的萎缩,促使社会成员转向民粹主义的替代模式。为了控制政策议程,民粹主义政党仍然需要遵循选举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固然挑战了主流的民主模式,但它同样可以在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构政党体制,扩展政治代表的渠道。只有客观地分析国家、社会与政党在代表性建构中的互动机制,才能准确地认识民粹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民粹主义的内涵和实证研究的分析表明,民粹主义是一个可以测量的概念。通过对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民粹话语的梳理,形成了一个包含仇视官员、民族民粹主义、反体制、仇视富人、民粹司法和仇视专家等6个维度23个指标的民粹程度量表。运用这个量表考察中国社会各阶层样本,发现中国在整体上并不具备明显的民粹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新阶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由于民粹主义与爱国主义都具有较强的民族情怀,因而容易出现混淆。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弄清民粹主义思潮的消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有效防范民粹主义思潮滋生漫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等要求,明确了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方向,凸显了警惕民粹主义网络化(即网络民粹主义)的新风险。网络民粹主义传承了传统民粹主义的“极端平民化”内核,通过非理性话语体系和网络参与的失范性行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社会引导力,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力。鉴于此,我们必须正视改革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机制,规范民众相处的社会秩序,打造开放民主的网络参与平台,提升民众政治参与及网络道德水平,综合运用技术、法治手段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以达到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