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婷婷  陈冬林 《学理论》2010,(25):244-245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的孝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近年来,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孝德意识模糊甚至缺失的状况较为严重。因此,当前探讨高校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现状着手,提出高校实施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4)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客观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一些错误思潮也传播到学校,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少数辨别能力差、抵抗力弱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大学生的信仰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找准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路径是当今时代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占丽琴 《学理论》2013,(33):371-37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高校历来重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对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益问题凸显,当代大学生也不同程度上受利益问题困扰,大学生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指出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基础上,探析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大学生义利观可行性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他们积极向上,具有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强调自我的心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促进他们交往的同时也使人际交往虚拟化。应充分发挥理论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钟伟涛 《学理论》2013,(24):373-374
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在于形式和方法,其中通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多流于严肃刻板的理论知识,缺乏通俗化的表达和感受,使得马克思主义无法真正的大众化。就当代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全面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十分明显.试就如何有效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提出大学生就业不应忽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25)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僵化、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教师队伍有待优化等问题。创新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需要丰富和拓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形式和载体,精选教育内容,优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爱国主义、理性爱国的内涵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袁霞  王爱华 《学理论》2013,(16):205-206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要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通过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提升内在素养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践行。  相似文献   

12.
赵聪  周立平  郑文宝 《学理论》2013,(10):106-107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几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关怀和润泽。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4)
中共党史的地位、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党史教育路径要符合微信时代的特点。了解微信的特点,分析微信在党史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通过突出信息推送功能、实现"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平台建设等措施发挥微信公众平台载体作用,提出转变传统的党史教育观念、微信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师生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逐渐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要承担起引领的重任。实现以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三个统一"原则、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构建有效的衔接机制、实施合理的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层次思考,其关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论述,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出发,以"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发展的人"为研究切入点,将大学生放在社会历史的存在与发展中进行考察,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塑与建构路径,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方龄萱 《学理论》2015,(4):231-233
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迪、精神引导与道德提升;文化的养心作用既是物质不可取代的,又是金钱不能置换的。文化的这一性质和功能说明,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必须具有文明内涵和积极的教育意义,一旦失去了这个根本,就必然会贬值和变质。本文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现状、主要内容及其教育意义,阐述了当代大学生需要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日渐富足,受多种文化的冲击,我国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也日趋复杂、多样.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在科技时代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既有利于社会、科技、人的精神层面的协调发展,又能深刻的体现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3)
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有很好的契合点。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推动青年学生强化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当然,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属性,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因此,必须准确地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和属性,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结合,在提升理论认同、责任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于冉冉 《侨园》2021,(1):72-73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影响非常深远,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尤其近年来随着儒家文化现代化转型问题的日益凸显,更是吸引大批专家学者对相关领域展开深入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