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5)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思想阵地是否稳定,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否坚定。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环境等因素。分析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5)
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在新时期,尤其是当美国的战略东移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言论也是甚嚣尘上,当代的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外部挑战,在挑战面前如何增强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1)
通过对青海地区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意识的调研,了解少数民族同学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意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如下: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利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教学平台,增强民族政策认知与认同;加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的正面宣传,以客观、积极的形象引导青年大学生的观念与态度认知。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对外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经过滤的信息泥沙俱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受到了冲击与削弱,给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埋下隐性阻碍。因此,要打造湾区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就必须加强湾区大学生群体对国家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认同感,为湾区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内在能量。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4)
在全球化不可逆流的今天,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了严重的危机,由于西方的文化意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着重要地位,从而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步履维艰。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给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大学生爱国意识逐渐变弱、国家观念逐渐淡薄等多种状态下,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变得尤为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国家,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构建强大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6.
葛数金 《学理论》2013,(24):385-38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意义重大,本调查以藏族大学生为样本,运用调查问卷结合个别访谈方法,对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探索提高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外交博弈的核心领域乃至直接竞赛的战场。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之间存在的内外和区域性差异表明,国家形象的塑造必须进行战略性改变,调整经济和文化的优先序列,将文化纳入国家形象的首要考虑范畴并以此引导和塑造完整的中国形象。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除了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的包装与营销外,方法论上应尽量采取普遍主义的原则,并尽力避免特殊主义的原则,在与国际社会分享共有价值观念的对话中增进他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开拓对外传播新局面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一崭新的传播载体助力国家形象的构建,但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定型化国家形象延续、跨文化传播格局失衡等困境,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理念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为此,须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实现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何实现从民族认同转向国家认同呢?就我们国家而言,必须把握基本国情、注重考虑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这两个复杂的概念背后各自持有一套价值旨趣和伦理规范,导致现代民族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难以完全重合的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这两种认同的矛盾直接引发了诸多国家治理的难题。同时,在全球化的强力冲击下,“公民”概念也无法继续作为一种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效中介,必须探索一种团结多民族国家全体国民的新路径。而对以“文力”为代表的基于中国文化与历史基因的概念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世界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非我族类”思维惯性的国族整合之道。同时,对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有助于形成一种非“民族国家”模型的国家理论,这种新的国家理论指向的是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1.
杨未 《学理论》2014,(6):148-149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当代大学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对儒家文化是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深切地影响着民族认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例,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审慎地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某种积极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理论视野》2017,(3):23-2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外交博弈的核心领域乃至直接竞赛的战场。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之间存在的内外和区域性差异表明,国家形象的塑造必须进行战略性改变,调整经济和文化的优先序列,将文化纳入国家形象的首要考虑范畴并以此引导和塑造完整的中国形象。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除了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的包装与营销外,方法论上应尽量采取普遍主义的原则,并尽力避免特殊主义的原则,在与国际社会分享共有价值观念的对话中增进他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底蕴,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革命文化衍生出来的革命战士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的英勇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砥砺前行的精神食粮。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过分崇拜和过度消费,革命文化功利化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革命文化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加强其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既有助于宣传我们的优秀文化,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3)
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冲突必然导致政治认同的弱化。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需要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价值多元化则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情感,利益分化则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制约,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情感认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育手段及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等措施,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二十一年,部分香港民众反而越趋呈现出对内地的抵触和国家认同感的消弱,尤其是青少年。近年来,为什么出生、成长于回归后香港的年轻一代并未对内地、国家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却总以"他者"自居,其本土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凸显,而国家认同则不断被消解乃至缺失?历史教育的缺失是其认同危机产生的内在根源。回归前香港国史教育先天不足;回归后国民教育遭受抵制,国情国史教育存在重大缺憾与不足。因此,必须重视历史教育,从教材编写、国民教育推动及文化交流方面着手,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因此,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构建国家认同也成为民族国家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民族国家"多族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认同构建就成为民族国家必须优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民族国家的认同构建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和典型,并具有普遍性和巨大的影响:一是"民族模式",一是"族群模式"。前者为苏联、中国采用,后者为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不过,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不同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不过是解决"族"与"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具体方式。从总体趋势和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内国民享有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越是广泛和深厚,越是容易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家认同;反之,一个国家内国民分化或形成了各种刚性的社群组织,国家的认同就难免被这些刚性化的社群的认同所分割,从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认同不但影响到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与完善,而且关系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前景。对影响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下: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政绩资源;倡导社会交流意识形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学界、政界关注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只能是冲突关系。实际上,二者是兼容的,处理得当的话,可以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来,对和平协议或和平发展协议框架的研究就成了两岸理论界的热点。各界都不否认两岸国家认同应该成为和平协议或和平发展协议的基础性规定,  相似文献   

20.
感性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网络时代感性认同已经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现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内容表达的感性化以及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加工的感性化是网络意识形态感性认同的生成逻辑。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受众共情、增强其理论凝聚力、提升话语引领以及筑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都需要其建构更强的感性认同。激发网民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更强的感性认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应做到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