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23)
<正>在十九大第一天的"党代表通道"中,一位靓丽的台湾女代表十分抢眼。面对媒体的提问,她的回答更是让人拍手称道。"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卢丽安。我研究英国文学和女性主义,我生长在宝岛台湾,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身为中国人为傲。爱台湾、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作为十九大党代表中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她说,自己回到大陆定居任教已经20年了,深刻地感受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3)
正台声·微热议@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台女子说"台湾不属于中国"被"胡同涮肉"老板解雇,你怎么看?#近日,一个名叫Winne的台湾女子,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说,她在悉尼一间大陆人开的"胡同涮肉"火锅店打工。老板哈总问她:"台湾是不是属于中国的?"Winnie答:"当然不是啊!"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2)
正未来几年,在大陆探索"引种园、示范园、推广园"的业态模式,赶超家族用几十年时间在台湾才能取得的成绩。我要以此向台湾的年轻人证明,大陆是踌躇满志的台湾青年创业兴业的乐土。关于他蔡志阳,1980年出生,出身台湾嘉义一个农业世家,拥有深厚的农业情结。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5)
正"人多地广、天然资源丰富以及拥有雄厚骄傲的文化资产",这是我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大陆。和大陆有关联的我,在台湾是被称为"外省人"的后代。外公在当时大陆战火遍地、混乱的年代,随着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落脚定居,在台湾生活养育了我的母亲,"外省人"二代。外公很亲切,浓浓的大陆口音显得跟台湾本省人不同,这也就代表着我和大陆的缘分及关系。  相似文献   

5.
易靖茗 《台声》2013,(7):90-93
在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的介绍下,我得以认识了这位从台湾嫁到大陆的台湾新娘,她叫邱斐瑄。她很忙,但这位爽朗、热情的大陆媳妇儿,还是抽出时间让我们与她一起,分享她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与先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15)
正她在台湾曾是一名资深记者,曾供职于《联合报》长达25年;她在台湾退休后,选择到厦大攻读博士;年过半百的她,现如今将自己的职业跑道转换到大陆,来到漳州师范大学任教;她就是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台籍教师施沛琳。"4天来从福州、厦门到漳州,跑了3场与海峡论坛有关的会议。想到2009年首次参加论坛,到现在已11年了,而我从当时只是来大陆参会短短停留几天的台湾同胞,到现在已是在大陆任教的高校教师,这些年见证大陆在各方面发展的飞跃式进步"。这段话是施沛琳在参加完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后,在"孟孟走天涯"的个人微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2)
正大陆惠台政策的温暖、细致和完善,让王孟筠在做好学校教职的同时,自愿成为联结桂台青年交流的"摆渡人"。在她看来,伴随大陆惠台政策"说到做到"的强度与力度,会有更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发展。关于她王孟筠,1986年出生,台湾台南人。2017年7月,在台湾东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赴大陆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就业。2019年3月份,获得了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以前没有出过国,这次去大陆,也不是出国。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我故乡""今天,我没有乡愁。打破近乡情怯、衣锦还乡的观念,希望我老的时候,还能带给大家最新的想法"——李敖深爱着故乡,他有着浓厚的大陆情结。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我的乡土,但我不在其内;台湾是我的乡土,但我被见于外。不过,对我来说,在内与见外,皆属过眼烟云,总归中国是我的乡土。在这乡土上,大陆也好,台湾也罢,对我都是  相似文献   

9.
杜少典  皮导 《台声》2023,(3):80-83
<正>我叫杜少典,1994年出生的河南人,如今带着台湾女友环游大陆。24岁,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台湾做交换生。那时候我有三个目标:一是在台湾跑一场马拉松;二是骑自行车环游台湾岛;三是找个女朋友。谁能想到,短短4个月的留学时间,我真的完成了这3件事,不仅找到了一个台湾女友,后来还把她带回大陆,开启了环游大陆之旅。  相似文献   

10.
王缇娜 《台声》2011,(12):78-78
2003年初我从台湾前来大陆工作至今,除了为自己当年孤注一掷的“先知先觉”而沾沾自喜外,也为两岸在签署ECFA之后对未来有更深的期许,历史的见证已从过去一窝蜂的“台湾的大陆热”转换到现在的“大陆的台湾热”。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6)
<正>近年来,桂台人员的交流伴随着经贸往来的增多,紧密而热络。不少去过台湾的朋友问我,在全球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重新洗牌的格局中,台湾已不再是个"发达经济体"了,当年的繁荣已成过眼烟云。多年来岛内蓝绿争吵不休政策徘徊不定,使台湾经济逐渐走向衰退,呈现难以逆转的边缘化趋势。论经济总量,台湾早已被大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发达省份超越;论外贸总额大陆是3.96万亿美元,台湾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3)
正谈话中,她拿出一袋叫做"客家雷茶"的东西,将少量牛奶混合在一起冲泡给我们喝,说那是只会在台湾有、在大陆就是万能的淘宝上也买不到的饮料。她告诉我们,自己零食几乎都是从台湾带过来。她是韦文心,毕业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学最后的一个学期,她到大陆的中国人民大学做交换生;大学毕业后,又到大陆找到了一份自己感兴趣、喜欢的工作。采访地点选择在她和朋友合租的房间内。她长发偏分、高挑的个子、古铜色的皮肤、偏瘦的娃娃脸,看上去并不像已经大学毕业的样子,倒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3)
正两岸关系从"破冰之旅"以来,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的人数与日俱增,不断发展,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据悉,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对台湾学生免试招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招生及培养管理制度,为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台湾青年大陆求学热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腾飞,台湾青年看好大陆的发展,想紧跟大陆的步伐,一同走向世界。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从2001年  相似文献   

14.
李英 《两岸关系》2001,(5):32-33
她的眼睛很迷人:纯洁,清澈,明亮。 她的眼睛也很迷失:充满着美丽的想象及对未来的憧憬。 她说她是大陆新娘,第一次去台湾夫家探亲。 在香港新机场与她邂逅,使我想起了另一个大陆新娘——小树。  相似文献   

15.
谭颖 《两岸关系》2014,(9):55-56
正"我发现很多朋友到台湾个人游,只有短短的几天,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我想写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透过在台湾看到的景点去理解台湾,认识台湾,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人都在想些什么"——廖信忠因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走红的台湾青年作家廖信忠住在名人荟萃的上海静安区。邻居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台湾的"邻家大男孩"居然是畅销书作家,蜂拥而至的媒体都冲他而来……融入上海,成为"她的一份子"廖信忠,1977年出生在台湾士林,台北长大的他对大陆有着深深的好奇。2005年他退出兵役,摇身一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21日,朱思婧登上了台北101大楼。过完这天,她满20岁,而在台湾4个月的交换生生活也圆满地画上句号。"俯瞰暮色笼罩的台北,回想这4个月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内心的感慨。越到时间的末尾,我越是进入一种失语的状态。"她说。朱思婧是2005年以来大陆近千名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的大学生之一。他们虽无留学之名,却有留学体验和经历,在异乡体验着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和喜怒哀乐。如今,他们"点点滴滴"的求学经历将会被真正的赴台留学者所复制。伴随着两岸大三通正式开启,2009年台湾当局拟对大陆学生赴台留学正式解禁,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这是台湾首次公开招收大陆学生。虽然具体方案和招收范围尚未确定,但这仍意味着两岸持续半个世纪在学生交流和学历互认上的隔阂,将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消弭。另一个令不少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兴奋的消息是,目前,大陆与台湾两地学历互认工作已经开始筹备,台湾将分步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率先获认可的将是北京大学等39所学术声望卓著的高校,随后扩大至77所"211工程"院校。大陆从1985年就开始招收台湾学生,目前在大陆就读的台生约有7000名。多年来,大陆台生的数量在增长,但...  相似文献   

17.
李绪元 《台声》2010,(12):45-45
<正> 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在苏州举行的现场报道,再现了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12对骨髓捐受者双方真情相见的动人场面。当看到大陆向台湾提供骨髓第一人杭彬与来自台湾的19岁女青年紧紧相拥、喜极而泣的画面时,我的心也一阵激动,为海峡两岸这对生命"髓缘者"的  相似文献   

18.
郭雪筠 《台声》2022,(17):56-58
<正>作为一个4岁开始就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人,方承暄听过台湾人认为她“不是台湾人”,也听过大陆人说“你是台湾的,不是大陆的”,她曾经陷入一个“到底我是哪里人”的迷茫时期。在高考作文时,方承暄曾这样写,“或许我对台湾不了解,但那里是我的家乡;或许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很熟悉。”这位台湾“80后”女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两个家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6,(16)
正福州成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热土大陆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机会,近年来推动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蔚然成风"。而福州地处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热土。V微博摘登1福州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市,创业与就业机遇多,与台湾"五缘"优势深厚,成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  相似文献   

20.
<正>轻轻端起茶盏,吹开水面的茶叶,让台湾高山茶的清香氤氲唇齿,这是台湾茶商陈世伟在济南时最喜欢的放松方式。"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媒介,我因茶走遍大陆、扎根大陆。"最初为推广台湾茶来到大陆的陈世伟,如今已经与大陆结缘整整20年。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历史名城,境内名泉众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